EV 導購
專注于新能源車資訊及導購
關注
2023 年,疫情帶來的陰霾已逐漸散開,本是再度出發的時機,但汽車市場部分選手似乎無力再度站起來,比如之前我們聊過的威馬、觀緻,以及今天要跟大家聊一聊的天際汽車。
近日,網絡曝光了一則天際汽車(長沙)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天際汽車停工停産通知》。《通知》稱,鑒于公司資金情況和生産與銷售計劃影響,自 2023 年 4 月 1 日起,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産、停工政策。停工停産期間,員工社保仍按照原基數申報。但在第一個支付周期後,相關員工将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标準發放生活費,直至公司恢複生産。在此期間,員工可自行尋找新的就業機會,并主動離職,需提前告知人力資源部并辦理離職手續。
目前,天際汽車官方對此暫未有回應。有天際前員工透露,停工停産的消息基本屬實。另有現員工透露,天際汽車上海總部自 2 月份起,已連續 2 個月沒有發工資了,社保也存在斷繳的情況。有員工選擇離職,也有人選擇觀望。
其實在 3 月中旬的時候,網絡上也傳出了天際拖欠薪資的消息。停工停産也有迹可循,天際汽車建了 4 個廠,分别在湖南長沙、浙江紹興、廣西南甯和山東青島,規劃總産能超過 22 萬輛。不過,南甯工廠和青島工廠并未實際投産,紹興工廠從去年開始就隻存在維護設備等方面的工作,真正的量産是由長沙工廠來完成的。如今,長沙工廠也停産了,天際在生産方面基本等于停擺了。
從銷量上來看,天際汽車的停工停産也不讓人意外。2021 和 2022 年,天際汽車實現銷量 1778 輛、5321 輛,2023 年前 2 個月僅銷售 135 輛、51 輛。這個數據實在是少了點,要知道在去年下半年,其月銷均還能保持在 200 輛以上,高峰期超過 700 輛。
天際汽車的官網平台賬号還在運營,于 3 月 31 日發布了購車優惠信息。但購車也不是那麽方便了,以北京爲例,它已經沒有銷售門店了,想要購車可以去天津門店。你說,有多少人願意專門跑一趟?
回想曾經,天際汽車也是資金雄厚,劍指高端。它本是電咖汽車成立的高端品牌,後電咖汽車直接改名天際汽車,從東南代工轉變爲自己建廠。即便是跟 " 蔚小理 " 同期誕生的造車新勢力,很多人估計還是對它比較陌生。
因爲,産品不出圈。天際汽車目前有天際 ME7 和天際 ME5 兩款車型在售。首款車型 ME7 的量産之路就不太順利,其在 2019 年的 4 月的上海車展開啓預售,計劃同年交付,最終延遲到 2020 年 9 月才正式上市。在 ME7 不斷 " 跳票 " 時,蔚來和小鵬早已迎來了第二款甚至是第三款車型的量産。到了第二款車型 ME5,天際有意以價換量,指導價直接來到了 15 萬。可惜,它也撐不起這個品牌。
也曾曆經多輪融資,總金額多達百萬,最近一次融資發生在 2020 年 10 月 13 日,融資額超 50 億元,由地方政府産業引導基金、大型國有銀行領投。在今年 3 月中旬,有消息稱天際汽車将在近期完成 7.5 億元的新一輪融資。知情人士透露," 這筆資金最晚将于下周五(3 月 24 日)到賬。"
如果這筆融資到位,或能讓當下的天際汽車喘口氣,想要盤活它還是難于上青天的。更遑論,截止目前,并未有融資到位的消息傳出。
2015 年,造車新勢力井噴,不管有實力沒實力,反正一股腦都開始造車,憑借 PPT 都能融到不少資金。4 年後的 2019 年,新能源補貼退坡,一些沒有實際産品的造車新勢力被淘汰了;又過了一個 4 年,2023 年或許會成爲造車新勢力的又一次 " 大考 "。新能源競争激烈、市場掀起價格戰、新産品在硬實力和價格方面均 " 卷起來了 ",沒産品、沒資金的那部分造車新勢力真的會過得很艱難。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說了,造車新勢力經過優勝劣汰後,最後隻能剩下少數幾家,這是正常現象,2023 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充滿變化,融資難度加大,且單靠融資也難以生存。
天際汽車不是最後一個,下一個會是誰呢?
End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