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的熱播懸疑劇來勢兇猛,而類型高熱的局面也成爲了後續待播劇的一把雙刃劍。
在馮小剛的另類懸疑《回響》打了啞炮之後,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迷霧劇場又卷土重來了。
這次的新劇究竟效果如何,拭目以待——
《塵封十三載》
該劇根據小說《黯夜之光》改編而成(豆瓣評分 8.2),由陳建斌、陳曉主演,
這也是迷霧劇場首次出現二十四集體量的一部劇。
這邊小妹必須得提一嘴陳曉,從去年《夢華錄》熱播再到今年《人生之路》收視率不斷攀升,轉型之路走得可謂非常漂亮。
有誰還記得他也是古偶出身?
這次他的新劇,講述的是一個跨度十三年的懸疑故事:
1997 年南都市的謎案未破,一直沒有追查到真兇的刑警衛峥嵘(陳建斌飾演)備受打擊離開一線,而曾經初出茅廬的刑警陸行知(陳曉飾演)漸漸褪去稚嫩青澀成爲缜密細緻的刑偵能手。
13 年後兇手行蹤複現,暴躁師傅和怨種徒弟再次開啓執着追兇之旅。
簡單來說,依舊是懸疑題材裏熟悉的師徒聯手雙雄出征配方,而且這個簡介多少有點夢回《他是誰》的感覺了。
重慶雨夜的荒廢木屋中,刑偵隊隊長陸行知正帶着隊員實施抓捕。
人質被成功解救,但他還是察覺到了不對勁。
不論從人質的傷口位置還是從屋内的擺設來看,嫌疑犯都該是個左撇子。(懷疑你們懸疑劇有在搞右撇子小團體)
但同事的一句 " 他上來就給我一記右勾拳 " 還是讓陸行知很快發現了破綻。
憑借敏銳的觀察,陸行知在床底下抓到了另外一個嫌犯。
巧合的是,這次行動中抓到的罪犯居然是十三年前曾被審問過的一名嫌疑人,而後續發生的又一起案件,竟再次印證了這個 " 巧合 "。
刑警隊又接到報案:一個家具展示會現場,出現了離奇命案。
前一天還正常下班的家居館,早上開門卻出現了一具女屍。
受害者全裸地躺在了浴缸裏,還被兇手精心擺成了一件 " 藝術品 " 的樣子。
現場采集不到兇手的鞋印等任何痕迹,這也說明了兇手并非新手,有備而來。
通過鑒定後,死者的姿勢讓法醫老呂聯想到了十三年前的那宗懸案,而地毯下搜查出來的一支 HB 鉛筆,更加确定了他的猜想。
同樣地點,同樣的物證,曾經的記憶又開始撞擊着陸行知的心 ......
1997 年,二十四歲的陸行知剛剛新婚。
雖然他也不清楚高幹家庭出生的高學曆妻子楊漫到底看上了自己什麽,但愛大抵如此,二人的小日子還是過得甜甜蜜蜜。
熱情有幹勁的小陸在入職刑警隊的第一天,就被分配給了老刑警衛峥嵘。
二人的相見并不美好,這個不按套路出牌的老油條嫌棄新徒弟的一身書生氣,還嘲諷他揣着掃把星,一來就打破了江北大隊一個月的平靜。
當時的江北區四處還是平房,警方趕到案發現場時,周圍早已圍滿了看熱鬧的人群。
廢棄的屋子裏一個赤裸的年輕女孩靠坐在沙發上,膚色慘白身體僵直,腳邊還有一直用過的 HB 鉛筆。
而透過邊上的矮櫃看去,現場就像是一幅詭異冰冷的油畫。
調查顯示,被害人柳夢是一名歌舞廳的舞者。
根據法醫老呂的判斷,兇手很可能是在門口将受害者打暈後拖進屋内行兇,且在行兇後,至少在案發現場停留了一兩個小時才離去,極其嚣張。
至于兇手是誰,有人告發是柳夢的追求者——姚樂。
這個求愛不得的落魄搖滾歌手在潛逃後被衛峥嵘抓獲,可無論如何他都堅決不承認自己行兇。
案件成了懸案,而十三年的時間裏從領導、同事、家屬甚至嫌疑人,所有人都因爲這個案件改變了原有的軌迹。
當年初出茅廬的小刑警看到屍體就忍不住嘔吐,現如今卻獨當一面成爲了隊長。
當前的家居館案件根據現場勘察情況來看,案發現場是否是第一現場,也打上了問号。
好在根據死者的指甲線索,陸行知确認了死者的身份:
王楠楠,同樣是學舞蹈出身,剛簽約的公司追夢傳媒的負責人正是當年那個嫌疑人姚樂。
且從王楠楠的聊天記錄來看,二人之間有着情感糾紛。
更離奇的是,王楠楠的屍檢物證中居然出現了柳夢的頭發!
當命運的齒輪又開始啓動,塵封的案件再次揭開。
姚樂會不會是王楠楠案的兇手?兇手的作案動機到底是什麽?
犯案現場留下的鉛筆又是代表着什麽信息?與舊案件相關的每一個人又爲何都欲言又止、面露悲情?
除此之外,師徒二人的變化也是暗藏玄機。
最開始,從陸行知和領導的沖突中可以得知,衛峥嵘之所以離開警隊大隐隐于市,可能和與其相熟的技術員有關。
這個意外如何發生,是個埋下的紐扣。
而跟陸行知十分相愛的妻子,爲什麽十三年後變成了前妻卻還保持着良好關系,也都是謎題。
說實話,小妹在追這部劇的時候,内心是戰戰兢兢的。
畢竟被《他是誰》傷害的心還沒有恢複,這邊又開始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追劇行動。
如果說大部分懸疑劇爛尾還是會使勁一下,不管合不合理,閉眼都要憋一個結局來,
那麽像《他是誰》這種主要核心案件完全不給交代,一行字幕解決的真沒見過,整個就是 " 西八編不圓了你們随便看看吧 " 的态度。
哪個觀衆老爺爲這個劇開了會員才是慘,上班擺爛都比它來得虔誠。
不過好在《塵封十三載》的開局足夠尊重原作小說,雙線叙事下鏡頭轉場也很利落。
而且喜劇色彩的台詞和人設都爲這部劇增色不少,能否成爲下一個爆款,那就要看編劇掉不掉鏈子了。
其實懸疑劇最忌諱的就是氣氛渲染到爆炸,結果到結尾變成了 " 就這 "。
好的懸疑劇絕對不僅僅是一個猜兇手的解謎遊戲,解謎過程中要麽解讀人性,要麽最終的謎底震撼人心。
這部劇的編劇就是原著作者,真希望這部劇能夠順延小說的好口碑,也能有一個跟原著一樣精彩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