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4 月 10 日訊(記者 張屹鵬)激光雷達與視覺兩大傳感器路線,很大程度上指引着智能汽車下半場的技術方向。但無論作何選擇,高性價比、高可靠性、落地性強一直是不變的大前提與目标。此背景下," 雙目立體視覺 " 技術方案正顯現出成爲現階段主流的潛質。
4 月 8 日,市場有 " 大疆車載将配套比亞迪,提供高級輔助駕駛技術 " 的消息傳出。據此消息,該合作首先上車的是将于今年年内上市的比亞迪純電 SUV 海獅,合作方案中包括不依賴高精地圖的城市 NOA。
對此消息,比亞迪和大疆車載方面均未予以正面回應。
在此之前的 2023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大疆車載發布了全新一代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該方案以低至 32TOPS 的算力,7V/9V 的純視覺配置,通過 " 強視覺在線實時感知、無高精地圖依賴、無激光雷達依賴 " 實現包括城區記憶行車(32TOPS)/ 城區領航駕駛(80TOPS)在内的 L2+ 智能駕駛功能。同時,該純視覺輔助駕駛系統也支持擴展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高精度地圖等傳感器,增強系統的安全冗餘。大疆車載表示,目前産品已處于可用狀态,正在積極推進量産進程。
這已是 " 迪王 " 半個月内第二次牽手專注于純視覺解決方案的高級輔助駕駛技術系統供應商。3 月 25 日,自動駕駛初創公司鑒智機器人官方宣布,公司近日與比亞迪半導體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将基于雙目立體視覺系統的生産制造以及在汽車智能化方面的應用進行深度戰略合作,共同加速汽車智能化進程。
顧名思義,雙目立體視覺配備了兩個攝像頭,就像人的眼睛能看到三維立體的物體一樣,雙目立體視覺可以獲取物體長度、寬度、深度信息,較單目視覺的二維多了一個深度信息。
" 雙目立體視覺并非新鮮事物,在歐洲、日本等市場,奔馳 S 級、斯巴魯全系都是标配‘雙目’的,全球年出貨量可以達到 300 萬台。" 鑒智機器人 CTO、聯合創始人都大龍認爲,雙目立體視覺在國内遲遲沒有普及,歸因爲此前的相關工藝比較複雜、環境适用性不高,且可裝配的國産高端車較少。" 我們用深度學習的方式去做雙目立體視覺後,适配度、環境适用性大大提升。如今國内開始陸續有基于該方案的綜合解決方案産品落地,包括極狐阿爾法 s Hi 版、五菱 Kiwi、領克 009 等。"
大疆車載方面則稱,大疆全新一代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基礎配置爲 7V,包括一對大疆車載特有的前視慣導立體雙目攝像頭、一個後視單目攝像頭以及四個環視魚眼攝像頭,可在不依賴高精地圖的情況下實現除城區領航駕駛之外的所有功能(可結合高精地圖實現城區領航駕駛);若将算力提升至 80TOPS 後,增加兩個側視單目攝像頭,升級爲 9V,可以提升側方動态車輛檢測的能力,滿足路口左右轉、掉頭、環島通行等場景下的觀測需求,擺脫高精地圖實現包括城區領航駕駛在内的所有智能駕駛功能。" 此前大家在這方面的技術差不多,大疆車載最新的系統屬于前視慣導立體雙目,内部增加了 MCU、加速度 / 角速度感應器以及陀螺儀。" 大疆車載内部人士告訴記者。
除較單目視覺在功能上更加完善外,更低成本帶來的高性價比或亦是雙目立體視覺技術被 " 迪王 " 選中的主因。
在大疆車載負責人沈劭劼看來,一套 L2+ 智能駕駛系統的成本下限和上限分别占到整車的 3% 和 5%。" 在 L2+ 階段,智能駕駛系統帶給我們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駕駛疲勞。對于消費者來說,爲緩解疲勞這一個動作到底願意付出多少?這個其實就是自動駕駛系統成本的上界,我們希望通過雙目立體視覺給行業帶來可使用的低成本傳感器方案。" 黑芝麻智能創始人兼 CEO 單記章對此表示,"(3%-5% 成本)在很多場景都夠了,視覺方案很厲害,人類就是靠視覺(識别外界)。"
大幅降低整車智能化成本,尤其是傳感器的成本,将可以很大程度幫助車企實現競争優勢。據都大龍介紹," 以雙目立體視覺産品爲主的傳感器配置自身成本低,還可以減少傳感器數量,有效降低整車成本。" 都大龍表示," 相較激光雷達等方案,(雙目立體視覺)呈現一個數量級的成本降低。鑒智機器人雙目立體視覺除了可滿足高階智駕功能外,更可賦能其他智能化應用,如魔毯高程檢測、通過性檢測等,實現單一傳感器的多功能複用,降低整車綜合成本。"
自動駕駛企業争相選擇雙目立體視覺技術、努力爲比亞迪等頭部車企配套,後者背後的市場規模優勢是核心驅動力,這對于雙目立體視覺方案的普及應用非常關鍵,亦是成本持續下降的源泉。從長遠來看," 打好基本功 " 爲更高級别智能駕駛做準備是自動駕駛企業真正的 " 動機 ",正如大疆車載方面所言,以基礎的硬件構架實現核心智能駕駛功能,弱化對外部數據和昂貴傳感器的依賴,減少對現實環境的假設,是通向更高級别智能駕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