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 花西子事件 " 将潑天富貴傳到文具界,也讓國産文具龍頭晨光股份(603899.SH)的讨論度直線飙升。作爲 " 文具茅 " 的晨光股份,過去曾經是被機構抱團的績優白馬股。但自 2021 年 2 月股價創下 99.17 元的曆史新高後持續走低,至今已跌去 60%;年内跌超 35%,跌幅居 22 家文娛用品股之首。
這其中固然有大環境預期轉弱、消費股整體疲軟的因素,但行業墊底的市場表現,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投資者對于公司成長空間及盈利能力的擔憂。
市場表現,來源:Wind
成立 15 年、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超 10 年,晨光股份75% 的淨利潤仍來源于傳統業務。在傳統文具業務增長逼近天花闆後,晨光着手布局高端零售業務,但由于在高端門店運營方面缺乏經驗,零售大店業務連續虧損多年,直至上半年才盈利。與此同時,晨光啓動的辦公直銷業務雖然營收占比已超 50%,但毛利率較低,對公司淨利潤的貢獻不足 1/3。
晨光股份對于 " 花西子事件 " 網絡熱度的敏銳把握,折射出公司急于抓住這波流量紅利來開辟第二增長極。然而,晨光股份的電商家底并不豐厚:運營 8 年來,雖然增長迅速,體量卻十分有限,且至今無法擺脫虧損泥潭。
積弱的電商渠道令人不得不懷疑,晨光股份的這波借勢營銷,能否助力公司再造業績神話。在高端化轉型陣痛遲遲未消、B 端業務難扛盈利大旗的情況下,面對淨利潤的考核重壓,如何依靠第二增長曲線賺得更多真金白銀,是眼下晨光股份必須直面的課題。
電商渠道積弱已久
前不久,花西子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評論,一句 " 真的有人會拿克重去衡量眉筆的價值嗎 " 引發一衆文具品牌的反應。在晨光官方旗艦店的直播間,主播舉着 " 自動鉛筆真不貴!一支眉筆 =12 支自動鉛筆,一支眉筆 =150 支鉛筆 " 字樣的手寫牌,并且把 " 不貴 " 二字寫在臉上,這一幽默的回應方式迅速成爲網友的讨論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被花西子成功送上頭條的晨光股份,其電商業務尚處于虧損狀态。
早在 2015 年,晨光股份成立晨光科技,負責線上全平台營銷和授權店鋪管理,業務範圍包括天貓、京東、拼多多等線上經營業務,以及抖音快手的直播業務。
财報顯示,2023 年上半年,晨光科技實現營業收入 3.7 億元,同比增長 60%。拉長時間線來看,晨光科技營業收入從 2016 年的 7885 萬元快速增長至 2022 年的 6.5 億元,年複合增速達到約 81.6%。不過在 2017 年出現 135% 的高增速後,晨光科技的營收增速再未超過 60%。
盡管電商業務營收增速較快,但對上市公司的營收貢獻度有限。翻閱曆年财報發現,最近 5 年,晨光科技占上市公司整體營收的比例始終不足 5%。
不僅如此,繼 2019 年錄得虧損 120.59 萬元後,晨光科技 2020 年虧損進一步擴大至 1195.77 萬元。此後的 2021 年、2022 年并未披露晨光科技的盈虧情況,不過據 9 月 28 日每經記者的電話調研,晨光股份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晨光科技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态。"
電商闆塊業績表現,钛媒體制表
在最新的一份投資者交流紀要中,晨光股份如此評價自己的電商業務:公司積極推進線上提升戰略,線上各主要平台有布局,不同的平台打法也各有不同,公司會根據各個平台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策略。一些新興平台的增長比較快,原有的一些大的平台的效率也在提升。既關注線上占比的提升,也關注線上運營質量的提升,上半年整體表現是不錯的。
" 潑天富貴 " 來的猝不及防,然而電商渠道長期積弱,難免令人懷疑晨光股份能否在借勢營銷中持續出圈。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曾表示,國貨文具借營銷收獲了關注,至于熱度會持續多久取決于多種因素。" 如果品牌能夠持續推出有趣、創意的産品和營銷活動,與消費者建立緊密的聯系和互動,這種熱度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否則可能隻會是一時的。"
江瀚認爲,在傳統文具需求下降的情況下,文具行業應該積極尋求轉型和突破。一方面,可以嘗試推出更多創新、有趣的産品,吸引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另一方面,可以探索數字化轉型,通過互聯網拓展新的銷售渠道和合作夥伴,以擴大市場份額和影響力。
高端化轉型尚未擺脫陣痛
事實上,晨光股份的優勢在于線下渠道,而校園周邊店是其核心競争力。截至 2022 年,晨光在全國擁有約 7 萬家使用 " 晨光文具 " 店招的零售終端。
随着國内人口結構變化,出生率下降,靠銷售數量增長的傳統核心業務對公司收入的貢獻開始減弱。翻閱往期财報不難發現,公司傳統核心業務收入增速總體呈波動下滑趨勢,遠不及新業務的增長速度。
新舊業務增速對比,钛媒體制表
" 國内文具消費呈現品牌化、創意化、個性化和高端化的趨勢,精品文創類産品需求進一步凸顯,推動從文具到文創生活的升級轉型。"晨光股份坦言,公司的傳統核心業務面臨着 90 後、00 後的個性化需求變化推動的新産品需求變化的挑戰。
爲應市場需求變化,晨光嘗試探索全新的業務模式,對現有傳統渠道進行升級,先後于 2014 年和 2016 年創立晨光生活館和九木雜物社,前者以 8-15 歲的學生作爲主要消費群體,銷售的産品以文具品類爲主,店鋪主要集中在新華書店及複合型書店;後者專注高端文創産品,以 15-29 歲的品質女生作爲目标消費群體,店鋪主要分布在各城市核心商圈的優質購物中心。
晨光對于九木雜物社新的五年戰略定位是:成爲晨光品牌和産品升級的橋頭堡,和全國領先的中高端文創雜貨零售品牌。不過從财務數據來看,晨光集團整個新零售業務(晨光生活館和九木雜物社)前期一直處于燒錢階段,2018 年 -2022 年 5 年合計燒掉 1.45 億元。
國金證券研報曾指出,高端化的必備要素有三個,分别是迎合又高于消費者需求的選品能力、打造爆款和定位高端的營銷能力、高端門店體驗式運營能力。" 顯然晨光股份在渠道方面有優勢,但在高端體驗式門店運營方面缺乏經驗,調整難度較高。"
好消息是,2023 年上半年九木雜物社終于實現盈利。報告期内,晨光生活館(含九木雜物社)實現營業收入 6.0 億元,同比增長 38%,其中,九木雜物社實現營業收入 5.6 億元,同比增長 40%,實現淨利潤 1,743 萬元,同比增長 272%。
這是晨光線下高端零售業務自成立以來首次實現盈利。但若就此斷言其擺脫虧損泥沼、實現對集團的反哺,還爲時尚早。
在推進産品高端化戰略中,晨光曾先後與航海王、故宮、大英博物館等聯名,獲得一定成效。例如,故宮聯名按動中性筆爲例,産品得到提價 500% 以上。不過家長們對高價文具的聲讨也就此展開。
2022 年,晨光文具曾因一支中性筆定價 55 元被推上風口浪尖,經媒體報道,這隻 55 元的中性筆,正是九木雜木社店内售賣的航海王 unique 黑金系列中性筆。
此後,晨光文具也曾多次陷入 " 文具刺客 " 的争議中。不少家長反饋:明明零售價隻有 3、4 元的普通中性筆,通過一頓包裝操作,搖身一變成盲盒價格直接漲至 6、7 元,甚至高至幾十元。
不可否認,從顔值、IP、盲盒等維度入手的 " 文創革命 " 的确能抓住了青少年群體的消費心理。但文具品牌溢價的同時,也涼了不少家長的心。如今盲盒經濟逐漸告别野蠻生長,文創聯名賽道愈發内卷,加之國人消費觀念日趨理性,國産文具的高端化能否步入良性正循環充滿變數。
B 端業務難撐盈利大旗
啓動科力普業務,是晨光多元化戰略的重要一步。
資料顯示,2012 年晨光股份成立晨光科力普,主營辦公直銷業務,定位是 B2B 綜合電商平台,主要爲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高性價比的辦公一站式采購服務。
過去數年,科力普的營收規模水漲船高,從 2016 年的 5.16 億元增長至 2022 年的 109 億元,營收占比從 2016 年的 11.06% 攀升至 2022 年的 54.51%,成爲晨光股份的 " 增長之光 "。
然而,辦公直銷業務的錢并不好賺。Wind 數據顯示,晨光股份辦公直銷業務的毛利率持續下滑,從 2019 年的 13.09% 降至 2023 年 6 月末的 7.76%;同期,公司綜合毛利率從 24.49% 降至 19.36%。從中推測,由于辦公直銷業務收入占比的不斷提高,其對公司綜合毛利率也造成一定的拖累。
不能否認 B 端業務的高成長性,但政企辦公領域競争激烈。據公開報道,2021 年,得力的政企采購業務就已突破 100 億,齊心文具近 90% 的營收都來自 B 端。這些都導緻科力普無法通過提價提升毛利率。
與此同時,B 端業務的特殊性使得其難以規避應收賬款風險。截至今年上半年,晨光股份的應收賬款 35.90 億元,同比增長 21.4%。晨光股份此前回應,應收賬款大部分來源于科力普,央企、政府、金融客戶的賬期較一般企業更長。
曾有分析人士指出,企業在與政企類用戶的交易談判中,博弈能力較差。在未來,面向政企采購的業務發展或受限制。
憑借過去 10 年的高速增長,科力普成功扛起公司的營收大旗,然而傳統核心業務始終是晨光業務的基石,貢獻 75% 的淨利潤。
更爲重要的是,在 2022 年業績不達标的情況下,晨光股份将業績考核期限順延一年。按照當前考核指标,2023 年的淨利潤目标爲 17.6 億元,意味着下半年的要完成超 11 億元的淨利潤,壓力之大可見一斑。
有機構 8 月在對晨光股份調研時,提出 " 晨光科力普戰略的重心更偏利潤端還是更偏規模 " 的疑問。對此,晨光股份管理層坦言,科力普起步的時候,前 5 年會更傾向于關注銷售增長和規模,因爲 tob 業務有一定規模才能支撐基礎的費用和成本。今年是第 11 年,近 5 年的淨利潤增長率是非常快的,每年淨利潤的增長率都超過銷售增長率,經營質量持續優化。
不難看出,晨光股份已不滿足于營收的穩健增長,其對利潤的渴望愈發強烈。但至少到目前爲止,無論是啓動科力普業務、優化線下高端零售渠道、亦或布局線上電商,晨光耗費十年打造的第二增長曲線仍然扛不起盈利大旗。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馬瓊,編輯|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