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南風窗記者 喬悅
實習生 覃伊蕊
編輯 | 江江

" 裁員 "" 降薪 "" 失業 " ——成了打工人今年最恐懼的三個關鍵詞。每一次風吹草動,大家就慌了神,害怕裁員的 " 刀 " 落到自己頭上。
近期,多名自稱海信員工的網友在網上發消息稱,中國家電巨頭、山東青島的老牌制造企業海信正在大規模裁員,員工數量從 11 萬人,減少至 8 萬人,裁了 3 萬人。
有網友稱 " 海信開啓規模裁員,涉及多個業務部門,整體裁員比例可能 20% — 30%。" 還有網友稱," 也許 20% 還是保守了 "。

網傳海信正在大規模裁員 / 圖源:社媒截圖
如果此次裁員 3 萬人的數字屬實,那麽這将是近年來全球科技企業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比英特爾在 2024 年 8 月裁員 1.5 萬人還多出一倍。
然而,2024 年 12 月 10 日早上,海信官方發布聲明辟謠稱,目前網絡流傳的關于海信裁員的相關數據信息,均爲不實猜測。
其官方微博稱:" 目前網絡流傳的關于海信裁員的相關數據信息,均爲不實猜測。對一些媒體和自媒體通過刻意誇張裁員數量和比例‘博流量’的惡劣行爲,海信将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其相關責任。" 同時表示,今年下半年來,海信不斷擴展就業渠道,目前已經招聘了 700 名以上的 2025 屆大學畢業生。

海信對于大規模裁員輿論的回應 / 圖源:海信集團
一紙聲明,似乎平息了 " 海信大裁員 " 的輿論風波。
然而,海信不僅在此刻正面臨越來越多的增長牽絆,更值得指出的是,早在 4 年前,2020 年 4 月,海信集團也曾發布了一則 " 關于優勝劣汰提效求生的說明 ",承認有裁員,但否認有萬人規模。

2020 年,海信集團已經發布了關于優勝劣敗的聲明 / 圖源:海信集團
海信裁員引發輿論關注,原本是企業正常經營行爲,但發生特殊時期,就會被格外關注——就在上個月,11 月 21 日,海信家電剛剛宣布了人事變動,會計出身的 "80 後 " 女碩士高玉玲爲新任董事長。
如今,女掌門剛上任,海信就麻煩纏身。要知道,作爲 " 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 的海信,其家電整體實力目前尚未跻身第一陣營,與白電三巨頭(美的、海爾、格力)已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對高玉玲來說,如何破局,确實是不小的考驗。

裁員風波,曆史重演?
"2020 年被裁的在此。"
受到 2024 年裁員新聞的影響,最近,在一個讨論 " 海信裁員 " 的帖子下,陳麗在評論區簡單留下了這句話。
從 2007 年到 2020 年,在海信工作了 13 年的文員陳麗,熬過了 2008 年金融危機下的裁員潮,卻沒能躲過 2020 年的 " 淘汰 "。離開公司時,她的月薪到手還不到 5000 元。
此條信息一出,在 2024 年末,很快 " 炸 " 出了不少海信的老員工。他們紛紛留言,吐槽自己的海信被裁經曆," 有人私信給我,是海信家電那邊的,他離退休隻有六年,結果被領導談話要‘末位淘汰’了 "。
末位淘汰,是海信多年來的慣例。企業根據員工業績排名,陳麗告訴鹽财經," 每個部門都要淘汰約 10%",即便像陳麗這種沒有績效要求的員工,也被納入了績效評定體系中。
海信在此次裁員風波的聲明裏也表示:" 公司和大多數企業一樣,通過考評機制進行人力資源配置,每年年末都會根據企業業績和個人績效進行組織和員工的适度調整,對公司中高層和普通員工一視同仁,各層級有進有出。"
過去在海信工作時,每到年底,陳麗都 " 很緊張 ",怕自己被裁。她對鹽财經回憶稱,領導曾跟她抱怨,末位淘汰的硬性指标讓他們左右爲難,不願讓自己的員工走,但也無可奈何。她還記得,一位女同事因休了半年産假,業績受到影響,也被迫離職。
裁員的命運最終落到了陳麗頭上。
2020 年,中美貿易戰疊加疫情沖擊," 對海信的經濟影響很大 "。" 大裁員 " 的風聲早在全公司傳開," 當時海信有 10 萬員工,那個時候就聽說要淘汰 2 萬人,整體維持在 8 萬員工就可以了 "。

海信集團海外辦公室
消息一出,波及上萬名員工和家庭,迅速在家電行業引發地震。對此,海信方面曾回應稱,這是基于優勝劣汰原則進行的調整,并承認确實進行了裁員,但否認規模達到萬人之多。
陳麗不清楚公司最後究竟裁了多少人,隻知道自己也是這場優化中的一員。從 2020 年 4 月底接到通知,到 5 月 1 日離開," 走人就一個星期的時間 "。
她原本應得的 10 萬元賠償金,也被公司壓到 8 萬。但她已經很 " 知足 " 了," 一開始公司隻打算給 3 萬,多虧領導幫忙協調,才争取到 8 萬。" 她說,後來被裁的同事甚至 " 連這麽多都拿不到 "。
那年底,她在公衆号看到:2020 年海信集團整體盈利情況良好。營收 1409 億元,同比增長 11.1%;利潤 98.3 億元,同比增長 23.7%。

海信視像近 3 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财務指标 / 圖源:海信視像 2020 年年度報告摘要
" 沒想到 2020 年市場這麽差,公司營收還是上漲了 100 多億 ",陳麗對鹽财經說。
似乎每次遇到經濟動蕩,企業都先通過裁員來明哲保身。有了 2020 年的先例,員工難免擔心,今年海信是否會重蹈覆轍。
周圍同事曾告訴陳麗,這幾年公司的裁員動作不斷,甚至有的部門隻留下一個人。但她認爲," 網傳說裁兩萬人不太可信,公司不會一下子裁那麽多,肯定是分批裁掉的 "。

增長放緩,
" 彩電一哥 " 遭遇小米的威脅?
距離上一次裁員風波後的 4 年,2024 年的海信,又過得好嗎?
目前,中國 " 彩電一哥 " 海信集團旗下擁有海信視像、海信家電、三電控股、乾照光電、科林電氣 5 家上市公司。
根據财報和同花順 iFind 統計,這 5 家公司累計員工數超過 8.5 萬人。此外,在 2024 年 10 月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管理 · 全球論壇上,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透露,海信在全球範圍内的員工總數已突破 10 萬人。

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 / 圖源:海信集團
但海信在規模上保持擴張的同時,盈利數據卻釋放出了增長放緩的信号。
2024 年前三季度,海信家電實現營收 705.79 億元,同比增長 8.75%。然而,僅讨論第三季度,其營收同比減少 0.08%,歸母淨利潤 7.8 億元,同比減少 16.29%。
與此同時,海信視像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其前三季度營收 406.5 億元,同比增長 3.63%,但歸屬淨利潤同比減少 19.53%,扣非淨利潤更是下降 27.31%。僅第三季度,其歸母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 19.46%,扣非淨利潤同比下降接近 30%。
究其原因,成本上升是公司利潤下滑的主要因素。2024 年第三季度,海信視像的營業總成本增加 7.91%,其中營業成本上升 8.58%,銷售費用提高 3.96%,管理費用更是大幅增長 23.88%。

海信視像營收成本上升 / 圖源:海信視像财報 2024 年第三季度報告
外部環境的變化同樣影響深遠。近年來,随着用戶習慣的改變,電視業務的增長空間顯得愈發有限。
據統計,我國電視開機率從 2016 年的 70% 下降到 2022 年的不足 30%,銷售額連續五年呈下降趨勢。2024 年上半年,國内電視品牌整機出貨量爲 1639 萬台,同比減少 4.2%。
這一背景下,海信視像的傳統優勢領域正面臨嚴峻挑戰,而海信家電的境内外業務表現則顯示出不同的發展态勢。
根據财報,海信家電 2024 年上半年境内業務營收 253.28 億元,增速僅爲 3.52%,但毛利率達到 31.92% 的較高水平。相比之下,境外業務雖然實現 182.05 億元營收,增速高達 27.87%,但毛利率僅爲 11.13%,顯著低于境内業務。

海信視像 2024 年第一季度與 2023 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對比 / 圖源:海信集團
這種利潤結構的差異,說明海信在開拓國際市場時,未能平衡成本與盈利之間的矛盾。
與此同時,市場競争也在加劇。海爾和美的的業績在第三季度仍然保持增長,其中美的實現營業收入 1017.01 億元,同比增長 8.05%;海爾單季主營收入 673.49 億元,同比增長 0.47%。
值得一提的是,以小米爲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也正逐步進軍家電領域。
根據洛圖科技 ( RUNTO ) 發布的最新數據,2024 年 11 月,小米電視出貨量約 73 萬台,同比大幅攀升 21.7%,在中國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中排名第二,僅次于海信的 90 萬台。

小米電視出貨量在中國市場中排名第二
在冰箱、洗衣機等品類上,小米也多次跻身銷量榜前列。
這一新勢力的崛起,無疑進一步壓縮了傳統家電企業的市場空間。
成本上升、外部環境變化、市場競争加劇等因素,給海信的發展帶來了壓力。而此次被傳的 " 大裁員 ",也顯示出市場和員工對企業前景的擔憂。
海信在聲明中也坦言,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企業經營面臨着較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戰。

"80 後女掌門 " 時代正式開啓
在這一時間節點上,海信的領導層迎來了重大調整。與格力電器相似,海信家電也正式進入了 " 女掌門 " 時代。
2024 年 11 月 21 日,海信家電發布公告稱,董事長代慧忠因達退職年齡而不再擔任海信家電董事長等職務,董事會選舉高玉玲爲公司新任董事長,并由孫長春接替高玉玲,擔任海信家電的财務負責人。
根據公開資料,代慧忠今年 58 歲,擔任董事長時間僅 3 年。他曾表示,新老交替是企業發展的自然規律,年輕人擁有更強的活力和沖勁,這次調整将有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而接任者高玉玲今年 43 歲,是一位 "80 後 ",此前擔任海信家電财務負責人、總會計師。
出生于 1981 年的高玉玲,畢業于西南财經大學會計學專業,後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2007 年加入海信集團,先後在集團旗下海信視像、海信家電等公司從事财務工作,一步步走到核心位置。海信家電财報顯示,2015 年,她擔任海信家電财務負責人,之後曆任海信集團副總會計師、海信家電總會計師等職。

高玉玲曾擔任海信家電财務負責人、總會計師
高玉玲在收并購上能力出衆,有 " 并購女将 " 的稱号。
2018 年,高玉玲主導海信集團收購歐洲 Gorenje 公司的财務工作,從管理層座談、項目盡調到整合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她帶領團隊與海爾、美菱等競争對手同台角逐,最終促成海信以約 2.9 億歐元的價格成功收購 Gorenje,爲海信在歐洲市場的白電業務打下堅實基礎。
這一經曆不僅凸顯了高玉玲的專業能力,也延續了海信以并購推動發展的傳統。
事實上,海信的成長史就是一部并購史。
1969 年,海信的前身 " 國營青島無線電二廠 " 成立,那時還是一個隻能生産收音機的 " 小作坊 "。經過 10 年發展,海信聯合其他單位共同組建青島市電視機總廠,并迅速跻身中國電子百強企業。

1982 年,海信搬遷至江西路 11 号,曆史上第一塊真正擁有産權的土地 / 圖源:海信集團
進入 20 世紀 90 年代後,海信開啓了國内并購的步伐。
1994 年海信并購淄博電視機廠,僅用一年時間使其扭虧爲盈;1997 年,又陸續收購貴陽華日電視機廠和遼甯金鳳電視機廠。這些并購幫助海信整合了國内市場資源,提升市場份額,爲後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收購科龍是一個重要的裏程碑。
2006 年,海信以 6.8 億元的出價收購後,獲得了科龍和容聲等品牌,以及其在白電領域的技術、生産設施和銷售渠道等資源,使海信在白電領域的競争力大幅提升。這一收購奠定了海信在家電領域的重要地位。

2006 年,海信收購了科龍和容聲等品牌
自 2018 年以來,海信加快了海外擴張的步伐,先後收購了東芝電視、Gorenje 和日本三電等國際品牌。
去年 1 月,海信以 16.05 億元收購 LED 芯片廠商乾照光電的控制權,進一步向半導體領域拓展;今年,又成功收購 A 股上市公司科林電氣,持續拓展業務版圖。
而這些并購項目的達成,都離不開高玉玲的助力。
随着高玉玲正式出任海信家電董事長,外界對海信未來的并購之路有了新的期待。

400 億的青島巨頭任重道遠
對很多青島人而言,海信不僅是一家上市公司,更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陪伴。從老一輩家裏的第一台黑白電視,到年輕家庭選購的智能冰箱和高科技電視,海信早已融入這座城市的日常。它不僅是一個品牌,也是一種情感的延續。
對于曾在海信工作過的陳麗來說,這種情感更爲深刻。
離開海信的 4 年裏,陳麗換過幾份工作,但每次嘗試都讓她更懷念曾經在海信的日子。
" 沒有一家小公司能像海信那樣做事有章法,也沒有哪個地方像海信一樣,讓你覺得工作是有意義的。" 她對鹽财經記者說。在海信,領導嚴謹但從不随便發脾氣,年輕人可以靠着努力一步步成長,甚至大學畢業幾年就能擔任項目經理。

海信的生産車間 / 圖源:海信
雖然離開了海信,但陳麗家裏仍用着多年前購置的海信家電," 質量一直很好 "。這些家電,仿佛讓她與過去那段時光保持着某種聯系。
正如無數青島家庭一樣,海信不僅僅是産品的提供者,更是生活品質的保障,代表着可靠與信賴。然而,随着時代不斷發展,如前文所說,從業績上和市場來看,海信家電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階段。
全球化、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并購、産業升級等多重挑戰,海信家電還有很多道路可以探索,但每條道路都不容易走。
陳麗回憶起看過的一篇文章,講述紡織女工如何從一個體面的職業逐漸被時代淘汰。" 文章說得很對,現在坐在辦公室的白領,其實也和當年的紡織女工一樣,有一天可能會被時代抛棄。"

海信正在生産線上工作的女員工
她感受到,海信也正在經曆類似的挑戰。
爲了應對這些挑戰,海信家電需要在技術、市場和管理方面進行徹底轉型。隻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競争中脫穎而出,确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那麽,未來,财會出身的 "80 後女掌門 " 能否帶領市值超 400 億元的山東家電巨頭乘風破浪呢?
(應采訪者要求,以上人名皆爲化名)
本文首發于南風窗旗下财經新媒體鹽财經

-END-
值班主編 | 吳擎
排版 | 諾言 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