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制 | 何玺 排版 | 葉媛
小米汽車再傳新消息。
據了解,小米汽車已經拿到了工信部的 " 準生證 ",預計将在明年正式發布。
消息傳出後,小米新車立刻成爲媒體 " 曝光 " 的焦點。這款車外形如何、價格什麽檔次?最關鍵的是,它能否如小米手機那樣實現大賣?整個車圈都在高度關注。
小米汽車多種信息曝光
回顧這兩年多來,小米造車一直都是車圈的輿論熱點。在各大平台上幾乎每隔幾個月的時間,關于小米首款車可能的外形和技術參數,就會以 " 内部爆料 "、" 諜照 " 的形式搶一輪眼球,可惜這些報道後來都沒了下文。不過這次不一樣,近日媒體密集刊發的小米汽車相關信息,不再是模糊不清的 " 内部照片 ",而是在工信部網站上實打實的注冊資料。
11 月 15 日,小米首款汽車的真容,出現在了工信部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第 377 批)上。
在這份被汽車工業界稱爲 " 準生證 " 的汽車目錄上,小米汽車的品牌被标爲 " 小米牌 "。而爲該款新車做申報手續的單位是 " 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 "。顯然,小米的首款車将與北汽合作生産。此前,車圈多位大 V 都曾猜測認爲,小米造車會得到北京市相關方面的大力支持,甚至成爲北京 " 市車 ",在首都擁有類似于比亞迪在深圳市的政策地位。而工信部剛公布的注冊信息,也似乎證實了這個猜測。
當然,輿論最關注的還是新車的參數、配置等要素。根據目錄信息,小米新車型号爲 " 小米 SU7",是一款純電車型。其尾标上除了 "Xiao mi"LOGO 外,還用中文注明了 " 北京小米 "。這就爲小米新車将成爲 " 北京市車 " 的說法,提供了又一個佐證。車身尺寸爲 4997x1963x1455mm,軸距 3000mm,屬于典型的 C 級轎車,駕乘空間顯得比較充裕。
從注冊資料的外形照片看,小米 SU7 在設計風格上偏向轎跑類型,具有無邊框外後視鏡、以及可升降尾翼和穹頂天窗,顯得頗具城市時尚動感。動力方面,該車配置了峰值功率可達 220KW 的四驅電機。其中,前電機是 YS 三相異步電機,後電機爲 TZ 永磁同步電機,能夠驅動這部總重約爲 2.65 噸的新車,達到 265 公裏 / 小時的最高車速。電池方面,根據近期産業鏈透露的消息,行業人士預計小米新車将采用 400V 平台刀片電池組。這與早前曝光的 800V 三元锂電池組的信息有較大出入,實際情況究竟如何,還要待新車真正落地時才會有答案。
小米汽車熱度很高
從輿論反應來看,小米新車的關注度相當高。這兩天,新車在社交媒體和各汽車專業平台上,已經成了大家的必談話題。讨論中許多用戶都表示,對這款車的外形相當喜歡。其中一個熱帖表示,小米的第一台車就 " 從 C 級車開始 ",讓消費者感到很振奮。甚至有不少車迷在對照配置、參數和外形後,直接将小米 SU7 與耳熟能詳的保時捷 Taycan 進行對比,認爲二者在審美調性和駕乘性能上,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嗎,值得期待。
除了悅目的外觀,小米在手機領域的靈活玩法,也同樣讓汽車用戶很期待。行業人士根據注冊資料圖分析認爲,SU7 新車的後視鏡、天幕玻璃、前擋風玻璃、激光雷達、輪毂、刹車卡鉗,甚至側面翼子闆和後擋風玻璃的字标等,都屬于可以選配的要素。新時代的消費者群體,普遍相信熟悉互聯網玩法的小米,會在 SU7 新車上推出更多選配方案,讓新世代汽車消費者群體在盡享極緻科技體驗的同時,還能滿足個性化的需求。
關于新車具體的發布時間,目前還沒有官方的信息,不過按照小米創始人雷軍曾經的表述,小米的首款車将 " 在 2024 年上半年 " 實現正式量産。總裁盧偉冰也在 11 月 16 日的 IoT 生态夥伴大會上,再次重申了這個大體上的量産時間表。而網傳根據内部 " 知情人士 " 透露的 " 重磅爆料 ",小米汽車的實際進度可能更快,在今年 12 月份就會開始批量生産,到 2024 年 2 月份就要上市開售。
關于新車的競争優勢,雷軍和盧偉冰在強調續航、動力和駕乘舒适感的同時,還不約而同地特别提及到 " 生态 " 二字。他們所指的,就是小米基于澎湃 OS 系統所構建的 " 人車家全生态 "。在這個大生态支撐下,小米 SU7 新車就不能僅僅是一輛汽車,它将依托澎湃 OS 系統的多設備融合、以及跨端智聯能力,與包括手機、可穿戴設備、車機、各種隻能家電和辦公設備之間,形成無所不達的萬物互聯網絡,讓小米 SU7 直接升級爲 "C 級生态科技轎車 ",與用戶的整個生活工作場景融爲一體,帶來更具未來感的科技新生活。
兩個關鍵點決定小米汽車明年能不能大賣
幾天來,小米 SU7 從外觀設計到技術優勢的多方面情況,都已經在全網高熱度的讨論下曝光,網絡熱議的焦點迅速集中到一個大家都關心的話題上—小米新車明年上市後是否大賣?
要回答這個問題,有必要首先對新能源汽車大環境做一個了解。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到 2023 年 11 月份,已經連續數周超過 40%,再創新高。這說明,新能源汽車市場早已越過需要進行用戶教育和心智建設的早期階段,進入了品牌車型繁多、競争日趨激烈的成熟階段。
在這個新環境下,新能源汽車已從拼配置,空間,内飾、續航、性價比階段進入到了更高階的賽道," 見多識廣 " 的用戶們,已經開始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到了汽車的智駕等高端功能上。例如根據官方數據,前不久上市的問界 M7 大五座版本訂單中,超過 50% 的用戶選擇了配置華爲 ADS 2.0 高階智駕功能的智駕版。而另一家新勢力車企小鵬的情況也類似,根據小鵬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在 2024 款 G9 累計獲得的 15000 輛定單中,标配小鵬 XNGP 高階智駕的 MAX 版本占比超過 80%。可見,高階智駕對用戶的吸引正在逐步走強,甚至成爲購車剛需。而此時才剛剛入場的小米 SU7 新車,想要實現大賣,不但要繼續強化傳統的性價比因素,而且還要更多地在智駕方面展示優勢才行。
而用戶們面對小米汽車時,其作出購買決策的關鍵點,也在這幾天的全網讨論中盡覽無疑。從各平台成千上萬的讨論熱帖中可見,當新車信息剛傳出時,許多熱點話題還集中在外觀設計的酷炫與否、以及前後電機的功率上,但很快大多數網友的關注焦點就轉向了兩大議題,一是新車的定價會在什麽水平,二是小米的智駕是否能媲美、甚至超越當下其他友商的系統?在價格方面,當前關于小米 SU7 新車的猜測很多。一些業内人士期待定價會在 40 萬左右,而更多圈内大 V 則評論認爲,以小米過往在手機領域強調 " 年輕人第一台 " 的品牌調性,其新車起步售價會在 30 萬以下、甚至有可能下探 20 萬元水平,希望以優越的性價比來打開局面。
而在更關鍵的智駕方面,網民們紛紛用目前小鵬、理想、問界、以及特斯拉等先進廠商的水平做标杆,對小米 SU7 提出了很高期待。大多數人都評論認爲,在這些先行一步的頭部廠商帶領下,新能源汽車的智駕水平的衡量标準已經相當高,能否實現城市 NGP 高階輔助駕駛、以及高度智能化的座艙,是判斷一款新能源車型是否值得買的關鍵點。因此,明年即将就要面世的小米 SU7,必須在這兩個技術方向上緊跟甚至超越行業水平,才能抹平作爲後來者的差距,實現市場目标。
小米能否在新能源汽車新賽道上再創輝煌?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