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凱風
來 源:國民經略(ID:guominjinglve)
以 GDP 論英雄,正在成為過去式。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國競争、地緣沖突、科技博弈日益白熱化,區域競争早已從傳統的規模、體量之争,一變而成核心競争力之争。
誰是中國内地最具競争力的城市?
專利密度排行:
誰是中國創新之都?
衡量一個城市的競争力,科技創新無疑是第一位的。
衡量科技創新的指标林林種種,但最直觀、最具可比性也最能衡量科研成效的,無疑是專利密度,即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
正因為專利密度如此重要,國家十四五規劃将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标,成為衡量各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這是中國内地專利密度最高的 20 個城市:
其中,10 強城市是:
北京、深圳、南京、珠海、杭州、蘇州、上海、武漢、廣州、無錫。
2022 年,全國平均專利密度約為 29 件,而位居前列的北京、深圳分别是全國的 7.5 倍、4.6 倍,作為 TOP 10 守門員的無錫也達到全國的 2 倍,可見大城市的科技創新效應之強。
衆所周知,專利有 3 種: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
這其中,發明專利數量最少,但含金量最高,與專利質量、研發投入、企業競争力、産業地位、城市競争力呈現正相關關系。
凡是專利密度高的地方,要麼雙一流大學、科研院所衆多,要麼高新企業雲集,抑或兩者兼而有之,凸顯了産業、高校、科研機構作為創新主力的發展格局。
北京和深圳是兩個不同的典型。
北京的科技創新主要來自于高校及科研機構,而深圳則以企業為主力。
根據統計,深圳 95% 以上的發明專利都來自于企業,而北京近 4 成來自企業及高校的貢獻。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創新模式,決定了兩個城市不同的産業發展路徑。
企業密度:
誰是中國創業之都?
專利密度指向的是科技創新能力,企業家密度反映的則是市場活力。
這兩年," 穩市場主體 " 一直都是政策導向所在。高層更進一步指出," 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别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 "。
市場主體由企業、個體工商戶構成。目前,全國市場主體超過 1.6 億戶,其中企業突破 5000 萬戶,為市場主體中的佼佼者。
大疫 3 年即将終結,拼經濟成為全民共識,數千萬家企業,正是搞經濟的主力。
這是内地企業密度最高的 20 個城市:
以每千人企業數量來衡量,TOP 5 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廣州、成都、北京。
TOP 5 城市企業數量合計占了全國的 1/5 強,TOP 20 城市企業總量占全國比重更是高達 40% 所在。
不僅是廣義的企業總量,代表企業綜合實力的中國 500 強、世界 500 強、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獨角獸等,幾乎高度集中在大城市。
這其中,企業家密度最高的深圳,平均每 7 個人就有一個老闆,可以說遍地都是企業,市場活力可見一斑。
這些企業,大如華為、騰訊、比亞迪等世界 500 強,小如寥寥數人的中小微企業,共同構築起 " 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 " 的市場格局。
當然,沒有企業能永葆青春,有企業在新生,就有企業在消失,這是市場優勝劣汰的必然。
數據顯示,2021 年,廣州、成都、重慶、上海、深圳、西安新設市場主體均超過 50 萬,其中一半以上都是企業。
圖片來源:首科蓉智研究院
與此同時,在這些城市,每年也都有為數不少的企業注銷。但隻要注冊注銷比保持在高位,市場的新陳代謝現象就無須過度擔心。
研究表明,企業家密度與經濟活動高度正相關。
根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發布的報告,2019 年至 2022 年上半年,市場主體活力指數與 GDP 相關系數為 0.81,兩者變化趨勢高度趨同。
可見,企業家密度高的地方,市場活力就越強,而經濟增長動能也就越大。這些地方在大疫之後的拼經濟之戰中,也将搶得先機。
經濟密度:
哪些城市 " 地均 GDP" 領跑?
畝産論英雄,正在展開新的經濟圖景。
這一發轫于 10 多年前浙江基層、在上海廣泛推廣的高質量發展模式,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地區所效仿。
" 畝 " 的概念與生活相距甚遠,我們以更為人知的地均 GDP(單位平方公裡 GDP)來衡量,哪些城市的經濟密度更高?
深圳遙遙領先,一個面積不到 2000 平方公裡的城市,卻創下了 3 萬億以上的 GDP,地均 GDP 高達 15.4 億元。
雖然深圳在内地可謂獨孤求敗,但與紐約、倫敦、東京等世界級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這些國際城市均以科技産業和高端服務業為代表,無論是地均 GDP 還是人均 GDP,均位居全球第一梯隊。
深圳之後,上海、東莞、廣州、佛山、無錫、蘇州等位居前列。
這些地方的共同特點是,城鎮化率普遍突破 80%,且先進制造業、高端服務業相對發達,無論是 GDP 總量,還是人均 GDP,抑或地均 GDP,全部位居前列。
以畝産而論,這些地方以更小的土地投入創造了更大的經濟價值,這正是含金量的最佳體現。
當然,由于不同城市地理格局不同,加之中國城市更多是行政區劃的概念,由此導緻城市面積存在一定高估。
畢竟,有城市囊括了廣闊的農村地帶,還有城市内部充斥着山林湖海,以行政區劃面積來衡量地均 GDP,必然存在一定失真。
不過,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地均 GDP 仍可視為 " 畝産論英雄 " 的重要參考指标。
不唯 GDP,
哪些地方競争力最強?
哪些城市競争力最為突出?
梳理各大城市的 GDP 與專利密度、企業家密度、經濟密度之間的關系,不難發現其中的正相關性。
從三大榜單綜合拉力看,全方位表現突出的是深圳、上海、北京、廣州四大一線城市,而杭州、蘇州、武漢、南京等強二線城市在多個指标中同樣位居前列。
與之對比,一些借助城市擴張形成巨大經濟體量的中西部省會,在總量指标上後來居上,但在人均指标上仍與第一梯隊城市存在明顯差距。
同樣不難理解,北上廣深之所以能跻身一線城市,不僅是因為 GDP 總量位居前列,更因為科技創新、市場活力和 GDP 效益同樣十分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雖然 GDP 總量不到京滬的 8 成,但多個指标都與京滬形成分庭抗禮之勢,這是對深圳作為 " 國家創新型城市 " 的重要佐證。
深圳之獨特,一方面在于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是整個城市競争力的主要來源。
與北上廣相比,深圳過于 " 年輕 ",沒有傳統名校,也沒有多少大型科研機構,幾乎所有的科技創新靠的都是企業。
在深圳,有 4 個 "90%" 一直為人津津樂道:
"90% 的高新科技成果在企業産生,90% 的專利由企業研發,90% 的高端人才在企業工作,90% 的研發資金靠企業投入。"
另一方面,大型科技企業,在區域競争乃至國際競争中發揮着重要支撐作用。
日前,由國家知識産權局知識産權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報告(2021)》,提供了新的例證。
根據榜單,華為、騰訊、OPPO、vivo、格力、小米、聯想、比亞迪、百度、方太等企業跻身前十。
這 10 家企業,6 家來自廣東,而前 5 全部由廣東企業壟斷,而深圳企業又霸榜 TOP 2。
事實上,這些企業不僅國内專利穩居前列,在國際 PCT 專利申請量中同樣表現突出。
根據世界知識産權組織(WIPO)公開的 PCT 國際專利申請數據,在 TOP 50 企業中,中國企業共有 12 家,而深圳一地就占了 7 家:
華為、騰訊、平安、中興通訊、大疆、瑞聲聲學、華星光電。
就此不難理解,為何深圳在毗鄰香港的經濟特區紅利釋放完之後,還能再啟 " 二次創業 ",不斷擡高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經濟位次。
創新雙雄
企業競争力,是核心的核心。
深圳,既是名副其實的高端制造中心,又是首屈一指的數字經濟重鎮。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高度融合,為其帶來豐富的創新探索的可能。
在深圳乃至廣東,一衆民企科創天團正在崛起。
華為無疑是硬科技的代表,連續 5 年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量全球第一。
根據報告,華為的專利主要集中在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智能終端等領域,其中 5G 領域的專利是華為的重頭所在。
作為全球 5G 标準的重要制定者之一,華為一家企業在 5G 必要專利方面的持有量,比美國所有公司加在一起還要多,為我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中構建起強大的護城河。
華為的成就,顯然與其持續的研發投入密不可分。據統計,近 10 年來,華為累計投入研發資金超過 8450 億。
騰訊則是數實融合的領跑者,以數字經濟帶動共享創新,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是其主要探索方向。
報告顯示,騰訊的專利集中在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鍊、VR/AR 等前沿領域,是全球數字科技的佼佼者。
據統計,騰訊在雲計算、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利申請公開數量雙雙位居全球第三,在區塊鍊領域的中國專利申請和授權均排名第一,在 AR/VR 全球發明專利排行榜位列第二。
不隻是行業龍頭一枝獨秀,作為擁有世界最具競争力的互聯網産業的中國,在這些前沿領域實力迅速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互聯網企業的創新,與制造企業的創新,具有不同之處。
梳理不同行業的國際 PCT 專利不難發現,制造企業的專利,往往作為生産制造流程的一環而存在,解決的多是某一技術環節的難題,服務的更多是自身。
從宏觀層面來看,硬科技創新,更多在于打造科技護城河,讓整個産業鍊變得更加無懈可擊。
與制造企業不同,互聯網天然就是服務于其他行業的,從消費互聯網到産業互聯網,從 " 互聯網 +" 到産業數字化,無不如此。
互聯網的這一特性,帶來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開放性。
互聯網企業的創新成果,往往不隻是服務于自身,而是通過共享創新,服務于整個産業鍊乃至幾乎所有制造産業。
且不說互聯網企業在傳統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發揮的作用,數字技術同樣可以重塑傳統生産流程,甚至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改變。
一個廣為人知的例子,是鄂爾多斯的無人礦卡。礦卡負責将煤礦從作業現場運輸出去,危險系數極高,曆來是安全問題的重災區。
近年來,有些互聯網企業借助全真互聯技術,助力礦卡實現無人駕駛和遠程實時操控,讓危險的礦區變成了 " 無人區 "。
在 10 多年前,很少有人能想到 VR/AR 技術竟然能與礦區相關聯,這正是共享創新的魅力所在。
就此而言,正如經濟學家樊綱所言,數字科技企業提供生産性服務,也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拼經濟,
誰要勇挑重擔?
大疫 3 年即将終結,拼經濟的時候又到了。
放眼未來,動辄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或将一去不複返,亞洲經濟增速最高國家的名頭大概率也會被印度或越南拿走,但這并不意味着大國經濟就此擱淺。
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增長是必由之路,從投資、外貿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也是大勢所趨,發揮各方面的積極能動性,無疑成了關鍵。
去年底召開的高層會議指出,激發全社會幹事創業活力,讓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群衆敢首創。
随後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争中大顯身手。
可見,無論是 " 企業敢幹 ",還是 " 大顯身手 ",指向的都是大型企業敢闖敢試、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
其一,後疫情時代,奪回失去的 3 年,亟待大型企業發揮托底作用。
無論是穩就業,還是穩經濟,抑或通過創新助力其他産業發展,包括平台企業在内的大型科技企業的角色至關重要。
其二,大國博弈如火如荼,國際之争早已從最初的貿易戰,轉為更深層次的科技戰。
如果說貿易戰影響更多的隻是外貿企業,那麼科技戰勢必席卷到所有核心領域,大型科技企業必然首當其沖,誰都沒有置身事外的可能。
其三,中國早已晉級為世界制造第一大國,PCT 專利申請量更是超越美國,連續三年位列世界第一。
不過,在這些方面,我們更多還是以規模取勝,論核心科技、論自主創新能力、論專利含金量,與發達國家仍有巨大差距。
所以,無論基于短期的經濟恢複的需要,還是高質量發展的未來,抑或出于長期的國際競争的需求,科技企業都必須勇挑重擔。
總之,無論企業、城市還是國家競争,最終取決于科技實力、市場活力和創新動力。誰能做出更多突破,誰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排版 | 敲敲
審校 | — — 輪值主編 | 徐悅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