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風強
編輯 / 成宇
近日,廣東富強科技的上市申請獲得受理,他們将向深圳主闆市場發起 IPO 沖擊。
富強科技是一家專注在汽車内外飾領域的傳統汽車零部件公司。其主要産品包括汽車門内飾闆總成、擋泥闆總成、保險杠類産品、雨刮蓋闆總成、機艙護闆總成等汽車内外飾件,同時其也可以提供緊密注塑模具。其主要總成産品在國内市場的占有率平均達到 2%-4%。
據悉,通過這次 IPO 富強科技計劃募資 10.01 億元,所募集資金将用于新生産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項目以及補充公司的流動資金。
毛利率下滑,态勢難扭轉
根據富強科技的招股書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以下簡稱 " 報告期 ")内,富強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别達到 4.928 億元、6.773 億元和 10.379 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45.12%;其實現淨利潤分别爲 7081.29 萬元、1.083 億元和 1.285 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爲 34.71%。從數據上來看,銷售收入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淨利潤的增長速度,這就導緻了富強科技的毛利率逐步下滑。
在報告期内,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别爲 34.53%、32.43% 和 25.55%。尤其是在 2022 年,公司毛利率出現了大幅下滑。這其中國内汽車市場競争加劇,導緻上遊主機廠向下遊零部件供應商傳到壓力的需求更大。
而富強科技在對相關毛利率下滑置疑的回複中,也多少印證了我們的想法:
1. 主機廠年降要求,導緻公司價格下降。如果成本沒有相應下滑的話,公司毛利率必然大幅下挫;
2. 面對競争激烈的市場,富強不得不用更低的價格或者更低的毛利率來承接新的業務訂單;
3. 公司由于内飾闆總成業務的提升,因此相關成本增加導緻毛利率降低。
2023 年,國内汽車市場競争局面進一步加劇,對于富強科技這樣的零部件供應商來說,其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主機廠因爲參與 " 價格戰 " 而傳遞來的 " 市場寒意 "。
無論是對正在供貨項目的年降,還是對于新項目的壓價,富強科技其實沒有太多可以轉圜的餘地。考慮到國内汽車行業嚴重的産能過剩局面,整車企業的價格戰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富強科技這類供應商未來還有可能面臨較大的毛利率進一步下滑的風險。
廣汽系收入占五成
對于富強科技來說,還有一個比較大的風險就是對廣汽系車企的依賴度過大。
根據招股書顯示,富強科技服務的客戶主要有三類:
1. 傳統整車企業。在這類客戶中,廣汽系是富強科技最主要的客戶。包括廣汽乘用車、廣汽本田以及廣汽豐田都爲富強科技目前貢獻了比較客觀的收入。
2. 新勢力車企。包括廣汽埃安、小鵬、零跑以及合創這樣的新勢力品牌,也都選擇了富強科技。
3. 汽車内外飾企業。當然,富強科技不僅作爲整車企業的一級供應商,有時候也會作爲汽車内外飾零部件企業的二級供應商,爲一級供應商提供各種産品。像提愛思、河西、廣愛興也都是富強科技的客戶。不過這部分業務占比相對較少,也不是富強科技重點發力的領域。
通過上述的客戶分類就可以發現,富強科技的主要客戶大多都是在廣東本地的企業。對于整車企業來說,内外飾這樣的零部件公司,就近設廠能夠顯著降低物流成本,同時也能夠對于各種問題快速響應,因此地域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作爲廣東本地最大的汽車集團,廣汽集團自然也就是富強科技的主要客戶。
根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内,廣汽集團各下屬子公司占富強科技的應收分别爲 56.51%、56.93% 和 73.90%。也就是說,富強科技不僅對于大客戶依賴程度較高,而且還有逐漸攀升的趨勢。
但這會給富強科技帶來一個非常大的隐患:一旦廣汽系車企銷量不佳,那将會直接拖累富強科技的表現。而目前來看,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這樣的傳統合資車企中的佼佼者,當下的表現都沒有過往高速增長的勢頭。不過廣汽自主品牌傳祺以及埃安是兩大亮點,是富強科技在國内汽車市場根據較爲動蕩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快速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廣汽集團也可以利用自己龐大的采購體量,進一步來壓榨富強科技的産品價格。
至于小鵬、零跑、合創這樣的新勢力,其實還沒有能夠步入正軌。三家車企不要說整體業務實現盈利,即使是單車毛利率都還非常掙紮。從 2022 年開始,國内新勢力就已經開始進行了深度洗牌。像威馬、天際、愛馳等新勢力已經被極度邊緣化。對于富強科技來說,這三家主要的新勢力客戶,要麽快速做大體量上岸,由此給富強科技帶來更多的業務;要麽也會被慢慢邊緣化,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産品和新能源無關
在富強科技的招股書中,其着重強調了和新能源車企之間緊密的業務聯系。在報告期内,其對新能源汽車客戶的銷售收入從 2020 年的 12,236.44 萬元增長至 2022 年的 47,584.89 萬元,複合增長率達到 97.20%。
隻是富強科技雖然新能源汽車客戶衆多,但是企業的産品卻和新能源汽車沒有多大關系。從其募集資金的角度來看,新建生産基地以及研發中心是其主要的投資方向。除此之外,我們并沒有發現富強科技有進軍新的和新能源汽車或者智能網聯技術有關的戰略計劃。
未來,富強科技大概率還是通過在汽車内外飾領域的投入,通過擴大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尋求更高的毛利率。而汽車内外飾,無疑将會是車企繼續壓價的一個主要領域。畢竟汽車内外飾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進入門檻并不高。主機廠的價格戰不停歇,富強科技的毛利率就很難回頭。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正如上文所說,國内的新能源汽車産能過剩局面非常嚴重,尚不具備自我造血能力的新勢力車企随時面臨被淘汰的局面。剛剛發布的小鵬 G6,作爲一款中型轎跑 SUV,起售價不過隻有 20.99 萬元,由此可見小鵬已經幾乎被逼到了絕路上。作爲小鵬的供應商,富強科技也不見得能夠賺到多大的利潤。所以這些風險,都是需要引起投資人日後關注。
作爲一家傳統的汽車内外飾企業,富強科技還是需要利用這次上市募資來考慮一下企業未來的轉型。放眼海外市場,不少跨國零部件巨頭都在積極擁抱智能網聯技術。或進軍全新的領域,或用智能網聯技術給旗下産品賦能,以此來獲得更高的溢價。富強科技如果隻是專注在傳統内飾業務領域,考慮到國内汽車行業整體告别高速增長的大環境,未來幾年的日子必然會越來越難過。
本文由萬點原創。如需轉載、爆料請聯系
13764244896/[email protected]
往期精選
微信号|Agumanhua
新浪微博|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