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曆建斌
最近上汽通用疑似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傳得滿天飛,有消息稱,因爲銷量下滑,上汽通用準備買斷公司 45 歲以上員工工齡,也就是變相裁員。
随着這則消息越傳越廣,上汽通用也不得不發聲明辟謠,上汽通用官方表示,公司不存在任何計劃買斷 45 歲以上員工工齡或其他裁員計劃,純屬謠言。
雖然此事暫告一段落,但不争的事實是,在愈發内卷的車市競争環境中,上汽通用的綜合競争力已經越來越小,都說比亞迪銷量起飛之後,最倒黴的是日系車企,殊不知在這場日系和自主品牌的份額争奪戰中,不少别的車企已經率先成爲了炮灰,顯然上汽通用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2022 年對于上汽通用來說是一個寒冬之年,而且是那種短時間内看不到曙光的 " 極夜 " 之冬,面對産品價格體系的全面崩塌,對于上汽通用來說,需要直接面對的就是銷量上的下滑。
今年 1 月的最新數據顯示,上汽通用銷量隻有 5.5 萬輛,同比下降 50%,環比下降 41.61%,這已經是上汽通用連續 5 個月單月銷量同比下跌。去年,上汽通用全年銷量爲 117 萬輛,同比下降 12.13%,按照這種走勢,今年上汽通用恐将離開百萬俱樂部。
上汽通用多年以來在市場上采取的營銷手段就是簡單直接地降價,此舉雖然确實獲得了不俗的銷量,但也讓上汽通用的品牌地位每況愈下,頗有飲鸩止渴的意味。理論上來說,上汽通用的豪華品牌是凱迪拉克,應該與 BBA 對标,别克則是定位略高的傳統合資,與大衆直接對标,雪佛蘭較别克定位略低,與豐田本田日産在内的日韓系品牌對标,但實際的情況是,凱迪拉克爲了促銷終端優惠越來越多,定位已經基本取代了别克的位置,别克和雪佛蘭隻能進一步自降身價,尤其是對于雪佛蘭而言,受到别克的擠壓之後卻降無可降,市場地位極其卑微,不少消費者已經将雪佛蘭與自主品牌直接對标。
如今裸車不用 30 萬元已經完全可以買到凱迪拉克品牌旗下諸如 XT5、CT5 在内的中級車,像入門級 CT4 這類車型甚至用不上 20 萬元即可擁有,如此之大的優惠幅度,已經讓凱迪拉克全面離開了主流豪華品牌的價格區間,來到了與一線合資品牌同樣的價格起跑線上,巨額的優惠也讓凱迪拉克不得不在整車成本上進行相應的調整,不少看到最新款 CT4、CT5 實車的用戶都表示,凱迪拉克車型的内飾整體用料已經不再像是一個傳統豪華品牌,反倒更像是一個普通合資品牌,顯然這已經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如果說,凱迪拉克後續還可以通過持續的降價獲得更多生存空間,那麽别克和雪佛蘭顯然就沒有那麽好運了,在無視市場呼聲,全面轉型三缸随後卻被市場無情打臉之後,别克和雪佛蘭也因此受到了重創,尤其是走量車型如别克英朗等車型,産品力其實并不差,銷量下滑的核心原因還是在于上汽通用的盲目自信,認爲可以利用一己之力教育市場,讓市場選擇自己的三缸車型,殊不知這樣的行爲卻觸犯了消費者的逆鱗。
在新能源市場,上汽通用斥巨資打造的奧特能平台,如今來看也有點高開低走,産品進度滞後導緻始終沒有打開局面,目前依然隻有凱迪拉克銳歌在苦苦支撐,别克 Electra E5 至今沒有上市,如今新能源市場已經來到了競争下半場,上汽通用既沒有日系品牌在混動車型上獨霸天下的能力,又缺少轉型新能源的絕對高效執行力,光有魄力和投資是遠遠不夠的。
寫在最後
上汽通用裁員風波的背後,并非空穴來風,作爲昔日美系的扛把子,上汽通用如今在華的處境可以說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再不努力在國内就快成第二個現代起亞了,但韓企雖然國内不行,但在國外賣得好啊,不管是三星手機還是現代汽車,國外都是風生水起,通用除了美國大本營,别的市場都快萎縮沒了,要是再不努把力可能真的要走向涼涼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