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钛媒體注:本文來源于微信公衆号秋源俊二 (ID:QYJEQYJE),作者 | 秋源俊二,钛媒體經授權發布。
翻了一下财報,估計很多人都有些失望,我本就沒有太多預期,所以還好。
畢竟,想想去年四季度,整體國内的情況,雙十一大戰前後,多地被封,商家也發不出貨;
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指望阿裏繼續賺大錢,那顯然不現實。
具體數據梳理一下,整體還是符合預期。
1、受到宏觀經濟、競争、以及開放後的疫情影響,淘寶、天貓 GMV 中個位數負增長,但中國商業客戶管理接近負雙位數。
大家認爲這一條,顯示出商家正在逃離阿裏。不太認同,主要原因負增長是正常的。
拉一下近期社零數據:
尤其雙十一,基本占據四季度絕對份額。
換句說,财報裏披露的 " 中單位數下降 ",是符合整體大盤的,阿裏作爲占社零總額 20% 的平台,是逃不出地心引力的。
所以這些是符合實際的情況的。畢竟封控、感染、宏觀疲軟以及競争,這是最大的基本面。
相反 CMR Rev 顯示接近雙位數,我更傾向于阿裏降低 " 稅負 ",與中小商家,共渡難關。
當然,由于并沒有超出大盤, 所以談不上太多認可。
2、不過這次國際零售業務,表現非常出色,增速 26%。
全球化作爲阿裏三大戰略之一,呈現明顯增長态勢,出海卷,但市場的注意力偏愛拼多多的 Temu,這可能忽略了蔣凡的能力吧。
比較一下近個季度的披露,就很清晰了。
4Q22:在 12 月份季度,來自 Lazada、速賣通、Trendyol 和 Daraz 的整體訂單同比增長 3%,主要是由 Trendyol 強勁的訂單增 長所驅動。
3Q22:在 9 月份季度,來自 Lazada、速賣通、Trendyol 和 Daraz 的整體訂單量同比下降 3%,主要由於 Lazada 及速賣通訂單 量減少,部分被 Trendyol 強勁的訂單增長所抵銷。
2Q22:在 6 月份季度,來自 Lazada、速賣通、Trendyol 和 Daraz 的整體訂單量同比下降 4%。
可能蔣凡負責出海後,做出了一些成績。
3、這季度本地生活、到家等表現相對很不錯的。
具體來說,餓了麽活得不錯,客單價有提升,同時訂單量也有增長;到店、到家、出行酒旅(飛豬、高德)都出現增長迹象,非常不錯。
疫情受益相關的,如盒馬、阿裏健康等同比增長 10% 以上。
顯示出,在和美團的競争中,這塊業務已經度過的最難熬的時候,并逐漸好轉。
4、菜鳥依舊不錯,顯示出強大增長,增速達到了 17%(抵消分部後達到 27%)。
可以看到,和順豐、申通、圓通比較起來,增速明顯高出一截,尤其是抵消分布交易後,數據很好。
管理層的解釋:21 年年底,服務模式升級了。
但具體怎麽樣,懂行的網友,可以底下說說。
5、雲業務在去年四季度,那樣嚴苛的環境下,尤其互聯網企業的降本增效的情況,還能維持正增長,非常不錯。
具體來說非互聯網增長 9%,占比達到 53%;互聯網雲 -4% 增長;公有雲有增長,但混合雲負增長。
确實,這些數據單看是比較難的,單四季度很多由于疫情及感染陽性,導緻用雲需求量下滑,太正常了,符合貝塔情況。
不過,接下來,我是非常期待的,畢竟 chatgpt 來了,這玩意,算力、存儲等等," 咔咔咔 " 用起來;
随着互聯網企業重拾活力(如京東開戰 " 百億補貼 "、美團擴張到香港等信号),新一輪的增長已經開始了。
完全可以樂觀一些,更何況在張勇直接接管雲業務後,更值得期待。
6、降本增效這塊,釋放利潤,非常不錯,環比上一個季度,更深一步。
單研發和營銷這塊,降低了 80 億左右。
所以,對于阿裏這種渾身都是油的企業,随便擠擠,還是很有空間的。
經營活動金流同樣如此,從去年同期的 804 億,增長 9% 至 874 億。
總結:
概括講,這次财報驚喜沒太多,但要說多失望,我覺得不至于。畢竟客觀環境在那裏,不可能跳出地心引力。
當然,這份财報也談不上差,中規中矩吧。
不過随着經濟複蘇,基本盤業務也有可能會恢複,而雲業績,随着相關複蘇,阿裏雲應該會獲得超額的阿爾法增長。這點是值得期的,尤其一号位張勇親臨的背景下。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