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特約評論員 李燕
數據顯示,3 月以來,淄博當地 " 燒烤 " 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超 370%。" 淄博燒烤 " 關鍵詞全平台搜索量同比增長超 770%。一時之間,風頭無兩。
本科四年筆者在淄博,不說月月都吃燒烤,每個學期總有幾次。雖然淄博燒烤食材未必多麽豐富,但每桌必有小火爐和 " 小串 + 小蔥 + 小餅 " 三位一體的吃法,淄博燒烤在參與感、口感上,都很有特色。
開通燒烤專列,成立燒烤協會,舉行燒烤文化溯源研讨會,宣布舉辦五一淄博燒烤節,文旅局長 " 代言人 " 推介,新增 21 條 " 淄博燒烤 " 公交專線,要求燒烤店不坑客人,加強交通執法 …… 政府領導重視,燒烤商家熱情,民衆大多淳樸好客,又是淄博燒烤能火起來的另一個口碑基礎。
但淄博燒烤能否長久火下去,迎來全網關注之後,如何升級完善配套措施,把握好相關機遇,則有待觀察。
轉型聚焦科技是必選項
在淄博燒烤火之前,國内知道淄博的人可以說很少。但 1994 年淄博 GDP 力壓濟南,一度比蘇州、杭州、無錫還高,你敢想象?
盡管有着近現代工業百年的曆史,但随着資源枯竭,新舊動能轉換和環保壓力增大,淄博面臨着産業與城市轉型升級難題,還有發展掉隊的危險。2022 年,淄博 GDP 爲 4402.6 億元,比上年增長 4.7%。在山東省 16 個地級市裏排名第七,中等成績。華頓經濟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中,淄博排名在全國第 52 位。
資源枯竭城市、獨立工礦區、老工業基地,三重疊加,狠狠地壓在了淄博這個城市身上。
燒烤火了,或許是淄博改造一座城市的契機。當地政府已經在推動以燒烤爲核心的延展旅遊業,如八大局早市、唐庫文創園、文昌湖等。整體上看,政府、商家、民衆,在共同營造一個極具親和力的美食旅遊體驗地。
作爲齊文化發祥地,齊國故都,東部瓷都,淄博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曆史,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 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05 處。淄博還有國家級非遺 13 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54 項。截至 2020 年 4 月,全市 A 級旅遊景區 62 家。可以說,旅遊資源豐富,曆史、自然與人文項目基礎都還不錯。
同時,以制造業爲基礎的 " 硬科技 " 和科技成果轉化,也是淄博轉型的發力方向。2022 年度山東省 200 家科技領軍企業和 600 家科技小巨人企業名單中,淄博市各有 16 家、54 家企業榜上有名。進一步梳理名單可以發現,先進制造和自動化、新材料領域企業占據榜單半壁江山。
這樣看來,産業轉型,聚焦科技,是淄博交出答卷的必選項了。
要讓城市變走紅爲長紅
筆者想提醒的是,要警惕淄博燒烤火透之後的反噬效應。
首當其沖的,就是淄博燒烤走紅一時容易,長紅下去有很大挑戰。老店如何保持口感與服務水準,新店如何避免急功近利,都是問題。燒烤的服務從業人員能否随行就市補足,同時保持燒烤産業鏈的穩定輸出等問題,都是非常現實的考量。
五一小長假馬上要到了,圍繞淄博燒烤的住和行,也開始出現擠兌現象。甚至有網友爆料,淄博當地一些酒店價格已經上漲。
想去又暫時去不了淄博的人群,怎樣安撫?去了淄博,吃個燒烤排隊太久住宿很貴,怎麽解決?還想在當地遊覽景點,交通和門票上怎麽更便捷優惠?任何一個細節處理不好,擺在 14 億多人面前都有可能演變爲大問題。
長遠看,淄博的産業與城市轉型勢在必行,退無可退。目前比較清晰的路徑,就是主打科技和旅遊。旅遊需要吸引客流,過個周末節假日就走。科技需要吸引人才,安居樂業紮根淄博生活下來。但兩方面的共同點在于,淄博全市上下,都要抱着積極服務的心态去對待遊客和人才。
短視頻時代,重慶靠洪崖洞火了,大唐不夜城帶火西安,杭州西湖也靠着網紅打卡在當代重塑旅遊品牌。其實,淄博燒烤不僅五一可以吃,六月畢業季散夥飯也可以吃,七八月啤酒節還可以吃,秋冬季天氣冷了靠着烤爐、小餅、小蔥的靈魂三件套更可以吃。這可以成爲一年四季,長年累月的生活與社交方式,而不是隻保持一時的熱度。
淄博燒烤,最終會成爲改造一座城市的重要影響因子嗎?關鍵在于這座城市能否繼續完善提升,并且承接住各方面的挑戰,在吃玩住行上全面優化,服務到位。筆者内心希望淄博人全都跟得上,變走紅爲長紅。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