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驕陽伴我》,差點沒被白百何的這段特寫笑死。
她演的簡冰 36 歲離婚,被袁文康演的大學音樂教授方沐追求。方沐爲了炫技,主動提出幫簡冰修古董唱片機,還特意帶了白色手套來。一邊修一邊偷瞄她有沒有被自己迷死,哪怕不怎麽會修,也強裝鎮定,從白天搞到黑夜。
終于修好了,他又開始抒情,用高深莫測的語氣,稱贊簡冰耳朵刁懂黑膠,是他難覓的知音。
看似在誇她,實則眼光穿透她,喜歡上的是有品味懂欣賞的他自己。于是簡冰露出了開頭截圖裏那種,腳趾動工的表情,直白地反矯:我看出來我妹妹在撮合咱們倆,但我對你沒興趣。
追這部劇的一大樂子,就是看簡冰如何破除中年男人們的迷之自信。她和前夫談離婚的時候,抛出了那句一針見血的出圈台詞:" 這世界上所有的戀愛,都是姐弟戀,你們男的什麽時候長大過?!"
長大和沒長大的區别究竟是什麽?
最近幾年,拍姐姐的劇很多,其中一半把男性叙事簡單性轉,将成熟等同于冷面理智無堅不摧,甚至是油頭西裝誰都不放在眼裏的霸道強勢;另一半強調 30+ 仍然可以做少女,讓姐姐和小妹妹一起争奪帥弟弟的注意力,以被弟弟喜歡,作爲對她們的最高肯定。
簡冰二者都不屬于。她之所以主動提出離婚,想甩掉的不是前夫這個男人,而是兩性關系對自己的定義權。她在自我探索,想真正獨立,想要人到中年仍然可以任性的權利。
可許多男性角色卻還生活在慣性裏,看似占據主導,實則不能獨立行走,需要被女性的目光追随,來确認自己的魅力。對這種認知上微妙錯位的展現,是這部劇最不同、也最有趣的地方。
方沐用修東西來開屏的行爲,在前夫哥薛易明身上也出現過。和簡冰剛離婚那會,聽說家裏下水道壞了,他主動帶着工具來敲門,臉上是一副救世主降臨的得意表情:小樣兒,我就說你沒我不行吧!
來了以後發現水管已經被修好了,燈也不晃了,一切都好,他反而一臉失落。
這個角色塑造得特别有趣。他是帶簡冰入行的老師,習慣了做掌控者,明明私下自己做項目時,很依賴簡冰給意見,當簡冰獨立接活,他又總是要越過她,和甲方直接勾兌插手,享受甲方恭維他:" 還得是你來我們才放心 "。
生活上他以應酬的名義,處處留情,好像那些小妹妹沒他的照拂就不行。有個特别好笑的閑筆細節,他上班經過前台取快遞,都要随口問一句,在這兒冷不冷,存在感刷足。
這樣一個人,當簡冰向他提出離婚,他的第一反應是: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事實上,明明反而是簡冰看見他在街上牽着女孩的手。
對簡冰來說,她離婚的原因是不想再當被控制的附屬品,因此從來沒把談話的重點放在他們倆之外的人身上。可薛易明卻始終在潛意識裏覺得,她是他的所有物。
他安撫她的方式是,我保證再也不出去應酬了,讓你安心當你的賢妻良母大女人。可簡冰知道,首先你那脆弱的小心靈離不開被女孩追捧的成就感,其次賢妻良母的高帽子我不要,這是對我的綁架,而不是嘉獎。
他倆離婚的事被同事議論,薛在乎的是,這讓我以後怎麽混。簡冰在乎的卻是,什麽時候能不把離婚定義爲女性的失敗。
肖戰演的盛陽比簡冰小十歲,和簡冰在工作上有合作,也在追簡冰。
哪怕此時簡冰對弟弟還沒有确認感情,而薛易明已經先一步有了新的女朋友,盛陽的出現也讓薛易明警鈴大作。
他提醒簡冰,這個人不值得你 " 托付 ",在盛陽面前強調他和簡冰是一體,盛陽是外人,顯露莫名其妙的占有欲,像在給自己的所有物物色新的主人。
這樣的認知并不隻存在于他一個人身上。在另一段劇情裏也有展現。盛陽家裏條件一般,他的媽媽省吃儉用一輩子,就想買條裙子,盛陽爸爸的反應也是:你肯定是外面有人了。逼得她隻能大吼:我是想取悅自己,和任何男人都沒有關系。
他們的思維裏,都認爲女性一定要依附關系而存在。簡冰和盛陽合作的項目遇上問題,拒絕薛易明的幫助,薛反而得意:你肯定是生我氣了,在和我使小性子呢。即便他倆自己已經把問題解決得差不多了,他也非要來現場盯着," 哪次不是我力挽狂瀾。"
簡冰再次戳破:你不是對我還有感情,也不是爲我好。隻是維護你作爲男人的自尊心。
我看劇很怕聽主角輸出,看這部劇卻反而很愛聽白百何的大段台詞,一點都不讓人覺得說教心煩,甚至經常忍不住想截圖,因爲她不是要獲得西風壓倒東風的勝利,而隻是要打破那些約定俗成的禁锢,關注 " 我 " 自己。
得益于劇情視角的選擇,這部劇盡管看問題很準确犀利,卻不狗血,也不沉重。薛易明和盛陽的爸爸都不是也不必是刻闆印象中的渣男,他們各有魅力,并不讓人覺得鬧心。
簡冰也不必因爲要成熟、要自我,就當一個被滅掉七情六欲的喊口号機器,或者情商爲零的刺頭。
離婚那一刻,薛易明走了,簡冰仍然是難過的。
在工作上她也有圓滑的一面,盛陽給她介紹項目,她提前準備好說辭,撇清和盛陽的私人關系。
被甲方質疑太貴,她沒有正面剛,而是假借要喝速溶咖啡,讓甲方親口說出來:速溶怎麽比得上手沖,貴有貴的道理。
她私下和盛陽吐槽他的領導是典型存在感過剩的中年男人,勸盛陽辭職。可盛陽最終沒聽她的,她也并不介意。
簡冰的閨蜜梁珊珊,是最容易被塑造成戀愛腦設定的一個角色。她比簡冰更早認識薛,暗戀薛易明多年,在薛易明離婚後,也不當海後了,和他談起戀愛。
可她也是戳破薛易明最多的人。薛爲離婚表演難過時,她說,你難過的其實隻是失去了爲你兜底的人。
薛以關心的名義幹涉簡冰交友時,她說,真正的爲她好,是當個耳聾眼瞎自覺消失的前夫。
感情不受理智控制,但姐姐們有跳出感情的框架,處理問題的能力。
即便在離婚後我最好的閨蜜和我前夫好了這種修羅場裏,兩位姐姐也沒有失去主體性,都能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你這樣讓我不舒服了,然後劃定相處的界限。而不是做聖母,或者爲男人徹底撕破臉。
和薛易明的處處阻撓挖苦不同,梁珊珊鼓勵簡冰和盛陽談戀愛。不是因爲她翻篇了薛易明會更容易死心,而是,我支持你和一切能讓你快樂的男人相處。
這是真正的欣賞和尊重:你的感受最重要,我也相信你有能力掌控一段關系,而不是被關系定義和掌控。
盛陽是中年男人們的對照組。簡冰家裏壞了的水管就是他修好的。可他沒有因此賣弄,而是自然提起,自己家裏條件不好,從小在家裏就做這些。和姐姐相處的時候,他也不因爲自己沒錢而自卑,坦然地帶姐姐去坐地鐵。
盛陽和簡冰聊到父母的關系的時候,簡冰指出,媽媽的情緒發洩,是日積月累的失望的結果,他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和簡冰一起想辦法緩和父母的關系。
最新的劇情裏,他創業遇上麻煩,被簡冰用資源和閱曆解決。盛陽有短暫的不平衡,簡冰有話直說:你的優勢是年輕的激情和沖勁,經驗以後你也會有,沒什麽好介意的,他又很快被安撫好。
這個弟弟沒有靠姐姐生活,簡冰讓他辭職的時候他沒沖動,給他安排工作他也沒接受,轉而去創業。姐姐指出問題的時候,他從來不惱羞成怒覺得被冒犯,而是思考和接受,ego 沒那麽大。
看這部劇最大的感受安心和舒服,沒有壞人、沒有狗血的橋段,卻不失犀利。導演很會拍,節奏輕快,也總有一些好玩的閑筆細節,讓人看出整個劇組都真的懂生活。比如用簡冰和盛陽鞋子的特寫勾勒他們的關系。
再比如盛陽和簡冰吃飯時,薛回來了,他想避嫌,不僅人躲起來了,還把碗筷鞋子也收拾走了,細節十足。
可會不會弟弟在年輕的時候總是鮮嫩的,長大了、成功了,又會變油,和薛易明無異呢?
簡冰在拒絕盛陽的表白後說:我不想再看着一個人的眼神黯淡下去,我更想關注我自己。
有這段話打底,這部劇就讓人追得安心,完全不操心兩位姐姐的感情線如何發展。因爲作爲觀衆會知道,無論簡冰和梁珊珊跟誰好,她們始終都最在意自己的感受,也有應對各種處境的能力,這是最重要的。
無論和哥哥還是弟弟在一起,都絲毫不影響,姐姐最愛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