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智行駕道
過去半個月,由華爲 Mate 60 引發的話題讓華爲、餘承東等刷爆了公衆目光。9 月 12 日是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的前一天,原本外界預計這一天會是華爲 Mate 60 的發布日,不少人也正期待華爲與蘋果上演一出 " 火星撞地球 "。9 月 12 日,餘承東确實走上了發布會的演講台,隻是這一次的主角不是華爲 Mate 60,而是新款問界 M7。
和過去華爲的許多次發布會一樣,餘承東又喊出了 " 遙遙領先 ",但也正如過去問界的銷量走勢,技術上和言語上的 " 遙遙領先 " 似乎還沒能幫助問界在市場上遙遙領先。
如今中國汽車市場 " 價格戰 " 激戰正酣,這一次,問界 M7 真的能遙遙領先嗎?
問界 M7 産品力 " 遙遙領先 "?
發布前,餘承東就已經爲新款問界 M7 反複宣傳,在 8 月的成都車展上,他表示,該車型 " 新增投入了 1 個億全新升級内外飾 "" 花了 5 個億全新升級打造 "。高度量化的數字顯示出餘承東對新款問界 M7 寄予的厚望。
新款問界 M7 新增了五座車型,并且在總共 5 款車型中,有 3 款都是五座版,顯然五座版将是今年的主打車型。
動力方面,新款問界 M7 提供兩驅和四驅版本,其中四驅版零百加速 4.8s,CLTC 工況下滿油滿電綜合續航 1300km,純電續航 240km,饋電工況下百公裏油耗 5.6L。
安全方面,新款問界 M7 強調主動安全感知,首發全向防碰撞系統,通過主動防禦的智能安全策略盡可能降低事故率。
當然,華爲過往在智能方面的強項也延續到了新款問界 M7 上。
新款問界 M7 将搭載鴻蒙座艙 3.0,新增超級桌面功能,支持在後排安裝兩個 HUAWEI Pad。
前不久發布的新款問界 M5 上的華爲 ADS 2.0 也被搬到了新款問界 M7 上,其配備 1 個頂置激光雷達、3 個毫米波雷達、11 個高清視覺感知攝像頭及 12 個超聲波雷達等 27 個傳感器,在道路、異形障礙物識别等方面擁有更高的準确率。
智能駕駛也是華爲的強項,并且值得一提,新款問界 M7 将不依賴高精地圖。餘承東還表示,今年底新款問界 M7 高階智能駕駛将覆蓋全國。如果屆時能夠實現,華爲在智能駕駛領域的進度将大大超過其他車企,毫無疑問,也将更加鞏固華爲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優勢地位。
售價方面,新款問界 M7 共 5 款車型:M7 Plus 五座後驅版 24.98 萬元、M7 Plus 五座四驅版 28.48 萬元、M7 Max 五座智駕版 30.98 萬元;M7 Plus 六座後驅版 26.98 萬元,M7 Max 六座智駕版 32.98 萬元。25 萬元 -33 萬元的售價區間注定了新款問界 M7 将面臨的競争壓力,這個價位有數月登頂銷量第一的特斯拉 Model Y,也有比亞迪的常青樹 " 唐 " 家族,更有新勢力爆款理想 L7 和同樣主打高階智能駕駛的小鵬 G6,以及前不久剛剛發布的岚圖 Free 和領克 08。新款問界 M7 想要脫穎而出,難度可想而知。或許是意識到市場的 " 殘酷 ",新款問界 M7 售價也經曆了大幅調整。
問界降價求生存
今年以來,中國車市經曆了多輪價格戰,無論是特斯拉還是比亞迪,抑或大衆、豐田,沒有哪家車企能 " 獨善其身 ",對問界來說也不例外。
去年老款問界 M7 隻有六座版,官方售價 31.98 萬元起,而今年的六座版起售價爲 26.98 萬元,同一版本售價降了 5 萬元。
如果隻看起售價,降幅更大。新款問界 M7 的起售價爲 24.98 萬元(五座版),較老款問界 M7 的起售價大降 7 萬元,降價幅度近 21.9%。
即便放在整個中國汽車市場,這個降價幅度可能也隻有特斯拉能與之匹敵。
但問界顯然沒能達到特斯拉的銷量級别,問界 M7 的大幅降價更像是 " 爲求生存 " 下的不得已爲之。
去年 8 月,問界銷量 10045 輛,在造車新勢力中排名第 5。且彼時問界 M7 剛剛在月底開始交付,也就是說,問界 M5 一款車型支撐了絕大部分銷量。也是在這個月,問界創造了新勢力單月交付破萬的最快紀錄——問界 M5 去年 3 月上市,8 月破萬,隻用了 5 個月。
但一年過去,去年 " 遙遙領先 " 的勢頭戛然而止。到了今年 8 月,即便新款問界 M5 已經上市交付,但問界銷量依然下滑至 5018 輛,相比去年破萬的月銷量已經腰斬,在新勢力中的銷量排名也跌落至第十。
問界母公司賽力斯也在經受考驗。根據賽力斯财報,今年上半年賽力斯營收 110.3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 124 億元下降 11.14%,淨虧損 13.44 億元。這已是賽力斯連續四年虧損。
更糟糕的情況可能來自問界内部,新款問界 M7 起售價大降 7 萬元後,讓它的同門師兄新款問界 M5,處于一個十分尴尬的地位。
新款問界 M7 24.98 萬元的售價,與兩個月前上市的新款問界 M5 24.98 萬元的起售價完全相同,并且兩者主打賣點也多有重合,例如都是增程式動力,都是五座版,都支持華爲高階智能駕駛方案等。這意味着新款問界 M7 在和競品互搏前,甚至得先經過一番 " 同門考驗 "。
價位重疊帶來的不僅是産品内耗,也會讓用戶無法直觀理解産品線的區别,進而對品牌造成損傷。也是因爲如此,車企對降價促銷從來都謹而慎之。
但對問界來說,保住銷量才保住了繼續競争的實力。
華爲朋友圈擴大,但問界依然獨特
2021 年,華爲與賽力斯達成合作時,問界是華爲首個深度參與合作的品牌,雙方都還是各自的唯一。
但到了 2023 年,與華爲合作的車企越來越多,長安、奇瑞、江淮、北汽藍谷等成爲了華爲的座上賓,問界似乎已經不再特殊。
但另一方面,外界看到依然是餘承東親力親爲,主持了問界每一場新車發布會, " 遙遙領先 "也從華爲手機被貼到了問界身上,華爲官方賬号也會直播問界發布會,年初甚至有華爲門店 " 将問界車标換成華爲車标 " 事件……所有這些,都還是問界專屬。于是,外界看到華爲标簽最多的汽車品牌依然是問界。
對華爲來說,問界的特殊性在于,華爲依然需要一個銷量擔當。既是爲了銷售,也是爲了打樣——讓其他潛在合作車企看到華爲能夠帶來的價值。
去年問界連續多月破萬的銷量一度讓華爲非常接近打樣成功,但中國汽車市場的競争如此激烈,即便是華爲,也無法保證自己會一直赢下去。
今年 7 月,餘承東與問界渠道商、供應商做了一次交流,當被問到如何看待過去一年多問界的銷量時,他坦言,"(問界)因爲經驗不足和閱曆不夠,走了一些彎路。"
現在,降價後的問界 M7 能不能重回正軌,将是關鍵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