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島遍布的東南亞宛如衆神遺落的珍珠,豐饒而分散。從沼澤和三角洲發育起來的城市喧嚣、擁擠,但欲望不斷增長。
當電商在數億用戶的東南亞下沉,物流商也急于改造靠機帆船、破舊卡車和雙腿串聯的貨脈——東南亞國家的物流成本占 GDP 的 20%,在全球排最前列。
破碎的地形、分散的市場提供了更大空間與賽道:最後一公裏、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跨境物流、自營物流 …… 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10 月,京東快遞國際開通了東南亞的國際快遞寄遞服務,而京東在去年 1 月關閉了印尼與泰國的電商站點:即使自斷一臂,放棄了東南亞電商,京東仍有拿下東南亞物流強烈決心。
在這片季風吹拂的叢林裏,一個個發迹、冒險與争奪的故事剛剛開始,并跟一場消費革命深度交織,未曾有過的沖撞,也随之而來。
京東在東南亞放棄了電商都不能放棄物流。
在進入東南亞之初,京東物流占據的是自營物流的生态位,是其自營電商的基石。2016 年進入印尼之前,以 JDL Express Indonesia(京東快遞印尼)爲品牌的物流公司 Jaya Ekspress Transindo 便在印尼成立,随後相繼布局泰國、馬來西亞與越南等國。盡管京東電商在東南亞本地沒能打得過 Shopee、Lazada 等巨頭,但早在 2019 年,京東物流的非電商訂單占總收入已經達到了 38.4%,京東物流對京東電商的依附早已經在逐步降低。
京東的物流網絡建設不僅燒錢,科技投入也不少:2018 年,京東布局泰國,随後京東也開始在馬來西亞與越南建立海外倉,同年,京東在泰國建成了其在東南亞最先進的智能倉儲物流中心,2019 年 1 月,京東物流無人機在印尼完成海外首飛。
對比電商沒有跟上物流發展的京東,極兔卻不愁其原始客戶:當時作爲 OPPO 印尼負責人的李傑成立極兔,就是爲了解決 OPPO 電商銷售中的快遞 " 龜速 " 和丢包的問題。
千島之國的印尼不僅地理破碎,在極兔成立的 2015 年,快遞企業也不太勤快。全印尼僅有的全國快遞公司 JNE:周末假期不工作,齋月還要停運十天。偏遠鄉村地區快遞等個 10 天是常有的事。
相比之下,極兔在印尼卻一如當年南洋華人一般的勤勉,且有很明顯的中國物流基因:全天候無休、營業時間到倉庫的包裹必須當天轉配送點,配送點收到之後必須馬上送,當天不能剩餘。讓極兔迅速站穩腳跟,并迅速擴張到全東南亞,
極兔的成長離不開東南亞電商的爆發,極兔在高峰期一度承接了 Lazada 和 Shopee 一半以上的訂單。至今在全東南亞市占率穩居第一,并且以極高的服務質量有 " 東南亞順豐 " 之稱。
同樣是第三方物流,順豐則在 2010 年就從新加坡進入東南亞。但直到 2016 年才全面向越、泰、馬來、印尼等東南亞主要國家擴張。起初,順豐也延續在國内的打法,在東南亞搭建自營物流網絡。
順豐在國内擅長的是時效件而非電商件,在物流電商不分家的東南亞,順豐的模式有些水土不服,普遍的低客單價讓順豐接連虧損。
2019 年起順豐轉而投資或收購本地物流企業,輕資産模式擴大其東南亞版圖:投資緬甸物流公司 KOSPA,參股印尼 Triputra 進入印尼物流市場,聯合成立越南 GS EXPRESS。最關鍵的收購是 2021 年,以 175.55 億港元收購泰國頭部物流企業嘉裏 51.8% 的股權。當時的嘉裏是東南亞頭部企業,其配送網絡遍布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
菜鳥則在東南亞堅持大手筆的重資産投入,建物流樞紐與倉儲網絡。2017 年,菜鳥與 Lazada 在吉隆坡機場打造超 24 萬平方米的國際物流樞紐;2018 至 2019 年間在東南亞多國推動數字化清關;2021 年在越南、印尼、馬來和新加坡建立智能倉庫網絡;2022 年,菜鳥和泰國閃電達建成了東南亞規模最大的自動化倉儲系統。
更具第四方物流性質的菜鳥并不參與最後一公裏的競争," 鋪管道、搭架子 " 才是菜鳥所長。比如與同屬阿裏系的 Lazada 打造物流樞紐,2021 年,雙方還推出了跨境極速達服務,3 天即可将國内包裹送到東南亞消費者手中。
東南亞幹物流,最大的難題是成本很難降下來。
中南半島、馬來群島構成了東南亞的主體,各國的地理環境複雜、分散、破碎。因人口龐大而最具吸引力的印尼,其島嶼數量達到了 17000 多個,許多島嶼的港口很小,船舶停靠與貨物處理能力相當有限。
除了地理地形的複雜,落後的交通也拖慢了跨境物流和最後一公裏派送的速度。即便在印尼國内派件也相當麻煩:派往偏僻地區時,有時甚至用上牛車、小舟。
而在城市地區,堵車也在阻礙物流時效,在不同機構所評選的全球最擁堵 10 大城市當中,菲律賓馬尼拉,印尼雅加達和泗水,泰國曼谷都上榜,且這些城市每年都因爲擁堵問題而造成巨額的經濟損失。
此外,東南亞各國的海關規定、進口稅制也不統一。而一旦遇上政策不成熟,甚至仍在使用傳統手工操作的海關——如菲律賓或越南海關,跨境商品的進口物流的難度還會更大。更不用提最嚴格的印尼海關,今年還對跨境進口商品發起了三次嚴打。
東南亞咨詢機構 Rocket Equities 數據指出,東南亞物流的運營成本高達 60%,各國的物流成本占 GDP 也平均達到 20%。相比之下,發達國家如美國的物流成本在 GDP 占比僅 5%-6%,日本爲 7-8%,中國則是 13%-15%。
成本的高昂,讓物流企業需要持續 " 輸血 " 完成以完成基建、達到規模效應,實現盈虧平衡。
盡管菜鳥通過一個個物流設施樞紐提升了物流時效,但持續的重資産投入,也讓菜鳥直到 2024 财年才扭虧爲盈。去年 9 月菜鳥向港交所遞交 IPO 申請,今年 3 月份又撤了回來,阿裏集團在财報中表示此舉是爲了使菜鳥能夠更好地與阿裏旗下的跨境電商業務協同。除了背靠阿裏,菜鳥在東南亞也需要投資者支持:如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等等。
在京東電商退出東南亞的 2023 年,京東物流也才剛剛實現扭虧爲盈。京東自建物流體系同樣離不開投資人的幫助:2018 年 2 月,京東物流完成新一輪融資 25 億美元,投資者包括高瓴、紅杉、騰訊與中國人壽等。
連續四年東南亞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極兔,同樣在今年才首次盈利。根據極兔 2024 上半年财報顯示,極兔在東南亞市場的市占率、包裹量還在增長,但東南亞的網點數量減少了 100 個,同時單票收入也随成本一起下降。與此同時,極兔的股價與市值還在下跌。極兔的盈利顯然還要依靠成本的控制。
唯一好過的可能隻有順豐,今年上半年順豐也實現營收增長,并且在 6 月份第 2 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今年 2 月,嘉裏也宣布了順豐将對嘉裏的進一步收購。雙方在 2021 年收購時,分别在國内與東南亞深陷價格戰,這導緻嘉裏物流在 2020 年利潤下跌,而順豐在國内業績遇阻同時在東南亞也接連虧損。并購嘉裏股權之後,順豐的國際業務規模也增長至 700 億元,貢獻總收入約三分之一。
在東南亞苦熬多年,物流企業的虧損命運可能被跨境電商扭轉。
根據海關初步測算,今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 1.22 萬億元,同比增長 10.5%,高于同期外貿整體增速 4.4%。
而 2024 年,随着 Temu、TikTok Shop、Shein 與速賣通推出半托管模式,不僅給跨境電商的帶來了新的風口,全托管的空運小包直郵的模式也被半托管的海運與海外倉模式替代。海外倉成爲了跨境物流的新熱點。
根據《2023 海外倉藍皮書》顯示,2022 年全球新興市場的海外倉數量合計 268 個。其中東南亞的增速達到了 91.55%。總面積超過 100 萬平,單倉面積約 7000 平。
背靠阿裏菜鳥的 Lazada,早在全托管模式推出時就提供了海外倉服務,這得益于菜鳥對東南亞海外倉的布局。菜鳥的海外倉不僅覆蓋東南亞 6 國,2021 年 9 月,Lazada 宣布攜手菜鳥對平台跨境立體物流網絡再次升級,并支出 5000 萬人民币激勵金用于支持商家海外倉業務,幫助中國商家出海東南亞市場。2022 年以來,通過菜鳥在馬來西亞物流樞紐運往東南亞國家的交付時間最快縮短 60%,消費者 3 天即可收貨。
除了托管電商爲海外倉帶來了機會之外,在東南亞,稍顯落後的金融支付手段也讓海外倉的物流模式更有其必要性。由于東南亞有 7 成以上的人口沒有銀行賬戶以及信用卡的支付方式,因此除了各種電子錢包之外,使用現金貨到付款進行購物在東南亞依然非常常見。
但貨到付款則意味着消費者當場拒收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果商品采用直郵發貨的模式,退換貨不僅麻煩,而且将會産生更高的物流費用。因此海外倉不僅在東南亞有時效性的優勢,同時也成爲了買賣雙方售後以及退換貨的中轉站,大大降低了售後成本。
京東物流在進入印尼市場時就提供了貨到付款與貨到付款刷卡服務。而在國内,爲了提高配送與售後服務,京東就已采取前置中轉倉的打法,在東南亞自然也就演變成了海外倉服務。在印尼開始運營電商之初,京東就将大部分商品存放在自營倉庫,到 2019 年,京東快遞在印尼實現了 85% 訂單在 1 天内送達。
而随着東南亞電商業務的退出,京東物流也将重心放在海外倉服務。今年 9 月,京東在馬來西亞的第二個自營海外倉正式運營,媒體報道稱,國内某知名潮流零售商,在京東物流馬來西亞 2 号倉每日出入庫商品就達到數萬件。
卷低價、卷服務、卷時效,中國物流巨頭在東南亞物流市場依然延續着 " 燒錢換規模 " 的故事。但随着東南亞電商市場的進一步增長與成熟,消費者對物流時效與性價比的要求隻增不減,讓本就艱難盈利難上加難。直到半托管與海外倉,終于爲告别内卷帶來新的希望。電商平台不再燒錢走空運小包,物流企業也可以喘口氣了。
說到底,對于物流尤其是跨境物流,與其燒錢跑得再快,不如讓路程變短。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騎鲸出海 ",作者:Chester,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