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過半,飛書沒有像往年一樣召開春季未來無限大會,釘釘已經圍繞 AI 主題開了兩次大會。而往年,一年兩次面向 B 端發布的行業大會,是飛書和釘釘共同的節奏。
釘釘的節奏明顯在加快,一次是年初,釘釘超級助理全場景開放接入,底層由阿裏大模型通義千問支持;而最近這次,釘釘又拉來了 MiniMax、月之暗面、智譜 AI、獵戶星空、零一萬物、百川智能六家大模型廠商,試圖打造最開放的 AI 生态,把選擇權還給用戶。
釘釘集齊了「七龍珠」,飛書則号稱有「五小虎」。
差不多時間,飛書的客戶廣告出現在機場。名單上有與釘釘戰隊重疊的大模型「五小虎」,也就是 MiniMax、月之暗面、智譜 AI、零一萬物和百川智能。
飛書強調的是,MiniMax 這些大模型公司内部都在用飛書,它們本身就是飛書的客戶。飛書在 AI 大模型行業的滲透率足夠高,并從企業微信手中搶走了泡泡瑪特這樣的明星企業。
而對釘釘來說,它更看重的是與大模型廠商們共舞,從客戶場景出發,探索大模型最務實的落地方式,用釘釘總裁葉軍的話說,「我們從釘子出發,而不是從錘子出發」。
對于大模型廠商們來說,釘釘更像是一個「放大器」,放大了自身價值。因爲釘釘上擁有超 7 億用戶和超過 2500 萬的組織,這意味着龐大的客戶群體和 B 端應用場景,當這些個性化的場景和需求不斷被滿足,就意味着大模型越來越多的被使用,也就降低了大模型的門檻。
一邊是大模型的能力在提升,AI 要成爲水電煤一樣的底層能力;另一邊作爲生産力的最大試驗場,智能化協同辦公之路也在進化。
此前「藍洞商業」在《釘釘、飛書肉搏 AI,壓力給到企業微信》一文中提出,2024 年将成爲釘釘、飛書和企業微信進化史上的分野,企業微信在率先實現盈利的路上悶聲狂奔,而釘釘和飛書則在 AI 這件事上,不斷滿足自身生态内的的 AI 應用場景,爲 B 端企業客戶帶來生産力的提升。
如今半年已過,釘釘和飛書二者的分野已經顯現,飛書總裁張楠卸任,釘釘全面開放底層模型,至少在擁抱 AI 這件事上,當下的飛書半斤,釘釘八兩。
1 驗證客戶價值
釘釘生态大會上,「客戶」是葉軍提到的高頻詞彙。他表達出一種很清晰的邊界感,那就是釘釘的責任不是做大模型的創新,而是探索大模型的務實的應用場景。
所以,釘釘湊齊了大模型廠商的「七龍珠」,可以理解爲客戶的選擇,因爲 toB 市場非常龐大,很難有一家公司能徹底滿足不同行業的客戶,隻有多樣性的服務才能滿足複雜度很高的市場需求。
如今,釘釘生态夥伴總數超過 5600 家;其中 AI 生态夥伴已經超過 100 家,除了 AI 大模型生态夥伴外,還有 AI Agent 産品、AI 解決方案、AI 插件等不同領域的夥伴,釘釘助力市場中上架的 AI 助理數量已超 700 個。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數據是,釘釘的 AI 每天調用量超 1000 萬次。
但在葉軍看來,1000 萬這個數字在目前并不大,預示着未來有更廣闊的空間。因而,釘釘宣布對所有大模型廠商開放。畢竟真實場景中的大規模應用,是大模型價值驗證和通往 AGI 的必由之路。
而另外一面則是競争能力的必須。去年 11 月,飛書就發布了「飛書智能夥伴」,這是一個開放的 AI 服務框架,企業可根據業務場景自主選擇适合的底層大模型,當時就号稱支持百川智能、智譜 AI、MiniMax 等。
飛書确實在 AI 行業的滲透率足夠高。
大模型行業人士透露,他最近兩年協作過的 AI 行業公司,都不約而同在用飛書辦公,而且飛書的 AI 生态非常開放,不隻是支持 C 端的大模型開發平台「Coze 扣子」,還包括 B 端開源的大語言模型應用開發平台 Dify 。
敏銳的 AI 開發者們都已經發現,在字節跳動旗下的開發平台「Coze 扣子」,以前隻可以使用豆包大模型,但最近底層調用的模型已經包括通義千問、MiniMax、Kimi 等國内主流大模型産品,爲用戶們提供更豐富的大模型選擇,顯然是釘釘和飛書發展的共同節奏。
對當下的釘釘來說,其擁有更龐大的企業級客戶,也需要拿出更豐富的合作方式以滿足企業客戶對大模型的需求。
比如,在探索教育類應用場景中,釘釘與月之暗面的合作,就是基于月之暗面大模型的長文本理解和輸出能力;而在與 MiniMax 的合作中,釘釘接入 MiniMax 在語音和音樂上的大模型能力,可以滿足用戶寫歌的需求。針對不同大模型的特點,釘釘探索不同能力在産品和場景中的應用。
另外一方面,AI 助理(AI Agent)是釘釘一個重要發力點,本質上就是給企業提供找到适合自己的 AI 應用場景,打造屬于自己的 AI 助理。而企業在打造自己的 AI 助理時,除了默認的通義千問大模型之外,還可以選擇 MiniMax 等六個大模型廠商的底座大模型。
當然,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就是構建企業客戶的私有化大模型,将 AI 能力真正融入業務,這是驗證客戶價值的關鍵。
企業的私有化數據是企業的核心競争力,釘釘拿出的第三種合作模式,就是針對客戶的個性化場景和需求,釘釘将與大模型廠商們一起,爲客戶定制相應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并提供模型訓練調優、AI 解決方案打造、AI 定制應用開發等服務,還可實現模型的私有化部署。
所以,在如何探索大模型應用落地這件事上,是飛書和釘釘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持續動作,這将極大考驗其客戶價值和服務能力。
2 搜索依然是王道
大模型行業突飛猛進了一年半,AI 搜索依然是最有确定性的方向。
在 ChatGPT 帶動下,微軟成爲最早押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商業化賽道領跑者。在今年一季度,微軟營收同比增長 17%,其中搜索和廣告服務營收同比增長了 12%,就是因爲 AI 提高了搜索業務 Bing 和 Edge 的用戶體驗,進而帶來了市場份額的增長。
而另外一方面,人工智能助手也是推進智能化協同辦公的重要利器。微軟的 Copilot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手已經嵌入了微軟整個産品線,爲用戶提供增值服務,在 AI 的帶動下,Office 365 營收增長 15%,付費訂閱用戶目前已達 8080 萬。
由此不難看出,不管是搜索框還是 AI 智能助手,本質上都是 AI 時代下的人機交互進化,其服務的根本目标是一緻的,在這一點上,飛書和釘釘也在朝着效率這個目标前進。
飛書最近推廣過「搜一搜神器」,本質上就是利用多維表格做搜索工具,不需要用代碼就可以實現從企業内部海量的信息中檢索到結果,讓企業内部海量的信息,被結構化、标簽化的沉澱。
對效率的追逐是企業進化的追求。此前,泡泡瑪特是企業微信的明星案例,其依靠企業微信建立了大量官方社群,微信生态内的私域流量成爲其銷售渠道擴張的重點之一,而兩年前,泡泡瑪特内部協作軟件切換到了飛書。
現在,泡泡瑪特用飛書進行門店管理,通過飛書運營全域電商,多維表格這樣的飛書的效率工具,帶動泡泡瑪特銷售數據和轉化數據最直觀效率的提升。
在釘釘生态大會上,釘釘除了打造最開放的 AI 生态之外,另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在 7.6 新版本中開啓了全新的 AI 搜索。本質上,釘釘要通過 AI 助理解決釘釘功能繁多的問題,AI 搜索要解決釘釘上信息龐雜分散的問題。
「AI 時代,全人類的知識易搜,企業或個人沉澱的知識難找。」葉軍在釘釘生态大會上說。
葉軍現場展示了釘釘全新的搜索能力,他以「釘釘最近受到的吐槽和客戶反饋有哪些?」這個搜索問題爲例,釘釘很快從工作聊天對話和文檔等工作信息中生成了答案,給出了相關聯的内容。
相比起公網的 AI 搜索,釘釘的 AI 搜索更直接展現出對企業自身私有化數據的處理能力,準确率和效率的提升才是工作搜索的重要目标之一。
區别于傳統搜索方式,釘釘 AI 搜索明顯增強了記憶和規劃能力。借助大模型的理解、推理、生成等能力,可實現自然語言的信息查詢能力,并對碎片化信息進行整理與總結提煉,爲用戶呈現清晰明了的知識網絡。同時,搜索出來的答案,還能自動整理爲釘釘腦圖和大綱,信息結構清晰明了。
3 抓住短暫的變現周期
「大模型行業短期之内不會有大變,現在是應用層創業公司比較樂觀的時期,未來一年大模型的應用層會迎來爆發。」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這樣認爲。
去年,朱嘯虎和傅盛圍繞 ChatGPT 創業的話題有分歧,二人隔空論戰,但現在,兩人越來越多的在大模型論壇中聚首和平對話。
在未來的大模型預期上,二人流露出共同的判斷:大模型技術叠代曲線明顯放緩了,短時間内,OpenAI 不會發布能力明顯增強的 GPT-5 大模型。
這對國内市場玩家來說,意味着相對短暫的商業化變現周期。
作爲投資人,朱嘯虎一直很看重大模型如何賺錢的問題,他認爲大模型 API 在中國一定是免費的—— 5 年後不再有大模型公司,隻有前端的應用公司和後端的雲服務公司。因而對于 AI 創業者來說,朱嘯虎建議的還是聚焦落地場景,在垂直行業的聚焦場景中做出真正懂得客戶需要的産品。
這也凸顯了釘釘在當下市場的重要性,就是如何與大模型廠商一道探索大模型的最務實的應用場景。尤爲重要的一個共識是,在 AI 大模型的滲透率還不足的情況下,B 端市場可能比 C 端市場有更多的機會。
「釘釘擁有最大的客群和場景,我們跟釘釘合作,是一個價值放大的過程。」在智譜 AI 的 COO 張帆看來,模型被越來越多的使用,就意味着進一步降低了 AI 使用門檻,讓用戶更容易在業務場景中獲得體驗,攤薄了成本之後,就慢慢可以賺錢。
早在字節跳動豆包大模型宣布降價打響價格戰之前,智譜 AI 就已經将入門級産品 GLM-3-turbo 價格從 5 元每百萬 tokens 降至 1 元,降幅達到了 80%。但過去 6 個月中,智譜 AI 的 API 每日消耗量增長了 50 倍。張帆認爲,「本質上,應用層對模型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
但在這個短暫的變現周期之前,大模型公司的首要問題是活下去,這也是大模型廠商擁抱飛書和釘釘的原因之一。
釘釘副總裁王銘在與大模型廠商廣泛接觸之後得到一個共識,就是未來模型層面的成本會大幅下降,硬件層面未來幾年也會有 90% 的成本縮減,大模型會是一個非常低成本的水電煤一樣的基礎設施,「你隻要能熬到那個時候就能賺錢。」
所以在王銘看來,解決用戶的問題是根本。釘釘與大模型廠商的合作,本質上并不隻是想要創造收入,還要在更廣闊的場景中驗證模型到底是不是做對了。「隻要是你現在能夠驗證一定商業模式,能留在牌桌上,長期能夠持續站在第一梯隊上,成本下降了以後,你天然就是一個收割者。」
此外,王銘透露出一個趨勢,就是今年 7 月份開始,國産大模型廠商将會密集發布一系列多模态大模型。
所以,大模型應用場景的落地仍然是行業的期待,而對于當下的釘釘和飛書來說,與大模型廠商們一起破解商業化的難題,成爲關鍵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