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日上的盛況,不一定完全等同于觀衆們的期待。
第二十一屆廣州國際車展正如火如荼地舉辦中,而在媒體日當天(車展開幕首日),你可以看到不少媒體「老濕」奔波于展館中,來到某展台的簽到處寫下自己的姓名之後,再次往相隔數個展館的展台簽到處飛馳。
這一類媒體「老濕」,小通稱之爲「通告達人」,其目的就是告訴車企,你可能找不到我,但是簽名證明了我支持過你,後續你懂的。
當然,也有不少媒體老師,專注于采集最熱門的消息,即便沒有受車企邀請也要湊湊熱鬧,比如沒有開發布會的鴻蒙智行展台,首次迎來問界 M9 的實車亮相,東風本田靈悉 L 迎來首發亮相,仍有不少前來拍攝的媒體老師。
但是,媒體老師們所關注的,就代表這些消費者想看的産品嗎?
不見得。小通注意到,不少朋友選擇了「專業觀衆票」,從票價來看,專業觀衆票比普通票貴一倍,但可以前兩天進場,這也意味着他們所關注的,要比其他群體更具代表性。
爲此小通特地向主編請了一天假,看看這些專業觀衆們喜歡關注怎樣的新車。
相比去年的廣州車展,今年這屆車展新開放了不少展館,尤其是 D 區二樓的四個展館均全部開放。這四個展館幾乎都是新勢力品牌,每到月初,各大新勢力都會搶先公布銷量成績單,但小通對新勢力的用戶關注度存疑,畢竟當下的銷量主力仍是傳統品牌。
然而,現實情況毫不留情面地打了小通的臉。
這是理想的展台,即便理想 MEGA 不被允許靠近,卻仍被不少觀衆包圍。
小鵬展台也是處于「爆滿」狀态,駐足拍攝小鵬 X9 和飛行汽車的觀衆不在少數。
鴻蒙智行、阿維塔以及高合汽車展台的人氣也完全不弱,尤其是高合汽車,即便每月銷量遠不及「蔚小理」,憑借獨特的造型設計确實吸引不少消費者上車體驗。
相比之下,零跑、哪吒和遠航展台的觀衆密度略遜一籌,但也不難理解,畢竟零跑和哪吒這兩家新勢力品牌的産品優勢比較着重于性價比,除了要想買車的朋友之外,大多數觀衆并不感興趣;遠航汽車即便展出的都是全尺寸産品,即便産品也用上了吸睛的剪刀門,但奈何品牌知名度太低,停留的觀衆實在太少。
而且毫不誇張地講,那些人氣夠旺的新勢力展台,現場達成交易的并不少。小通這趟參展也被多名銷售人員詢問過購車計劃,當他們得知小通的記者身份之後,都會順勢告訴小通品牌目前的相關優惠。
至于哪些品牌有哪些優惠,各位看官不妨自己親自去一趟車展,但可以确認的是,新勢力在國内市場的處境,遠沒有網上所說的那麽糟糕,反而還要比不少傳統品牌活得好。
要說 A 區最吸引消費者的展台,還得是奔馳和寶馬。暫且不說全新奔馳 E 級和全新寶馬 5 系這兩款新車,關注其他展車的觀衆也并不少,奔馳在廣州車展期間一口氣上市了多款新車,小通就連上車體驗一下車都要等待了将近 10min。
或許是不允許近距離看車,勞斯萊斯、賓利等超豪華品牌的展台,觀衆們也隻是拍幾張照片就離開了。國産品牌陣營中,比亞迪、吉利、長城、廣汽傳祺等國産品牌的熱度也很高,但東風系、北汽、上汽以及奇瑞等品牌的關注度略低一些。
讓小通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汽榮威,明明在前段時間才推出了主攻家用市場的榮威 D7,但展台内的觀衆屈指可數。
至于合資品牌,豐田應該是最受關注的,全新第九代凱美瑞、全新普拉多等新車雖然受到不少造型方面的争議,但引起争議才能激發消費者的好奇心,小通在探館路上聽到關于全新第九代凱美瑞的觀衆就有不少。
但比較遺憾的是,作爲品牌轉型的關鍵之作,合資品牌的新能源産品似乎「無人問津」,比如東風本田靈悉 L、豐田純電動概念車、日産奇駿超混電驅等等,即便是即将開啓預售的一汽 - 大衆 ID.7 VIZZION,觀衆也隻是上車體驗一下就「打卡結束」。
或許在專業觀衆們看來,國産品牌可以在産品新鮮度上給予更多的觀感刺激,海外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進展略緩慢,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還是偏少一些。
車展不隻有交流的聲音,還有大功率音響放出各種促銷活動的聲音。車展如戰場,沒人氣就得想辦法吸引人流。讓小通感到意外的是,不同品牌吸引觀衆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利用表演和答題來吸引觀衆是車企最常用的一招。回顧小通的整個參展過程,長安馬自達、福特等合資品牌會有相關的答題獎勵和遊戲獎勵,就連小通也忍不住玩了一把;捷達還在門前放了一個「擎天柱」,吸引不少親子互動拍照。
有些車企更擅長于抓住觀衆心理,什麽表演和活動都不用安排,隻需要安排美女車模就可以增加車型的曝光度。這一點,小通在奇瑞展台感受最深,在幾乎每一輛新車旁邊都安排了車模,某些觀衆還自帶打光設備,專業程度不輸車企請的官攝,而且官方還請了多家女主播,将曝光量從線下覆蓋到線上。
小通并非想要諷刺車企這樣的行爲,但回顧整個新勢力展台,小通真的沒有想起來哪家品牌有過類似的吸引人流的方式。或許,這些品牌們是否可以多思考一下,爲什麽新勢力品牌不搞這些「老套操作」,難道這真的可以證明,自己的品牌家大業大嗎?
當然,像路特斯、保時捷等超豪華品牌,本身的市場影響力大,即便采用「留資才能入場」的方式,也有不少觀衆願意排隊。值得一說的是,小通在排隊進入某品牌展台的時候,聽到前方的觀衆表示自己将寫下他大學舍友的手機号。小通不理解,怎麽可以這麽不誠信呢?直到晚上收到該品牌的電話時,小通恍然大悟。
在廣州車展之前,其實有不少品牌搶先發布了重磅車型,以便可以在車展前搶占到更多流量,而事實上是,網上的流量真假難辨,但線下的流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品牌的真實人氣,人氣不夠高,訂單量就無法保證,銷售們自己的年終獎也沒有保障了。
但我們從新能源市場的角度來看,新勢力依然是觀衆們的主要看點,而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還需要在這方面加把勁。确實,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發布新能源産品,對品牌而言有着承上啓下的重要意義,這點值得被媒體老師們宣傳,但在燃油車完全禁售之前,車企需要及時迎合時代要求才能不被淘汰。
什麽時候才能真正迎合時代需求?車展的人流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