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汽車投訴網站公布了 2023 年上半年汽車召回榜單。相比于 2022 年,召回公告增加 3 個達 58 個。而在召回車輛的總數量上,卻較 2022 年下降 2.7%,總量約 247.5 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召回總數量創下自 2015 年以來的同期曆史新低。因此也有網友感歎,或許是因爲純電車型崛起的原因。的确,相比于燃油車型,純電車型零部件大幅度降低。而零件的減少,令機械結構變得簡單,從而導緻汽車召回率變低。
國别來看,上半年,美國品牌累計召回乘用車 120 萬輛,占召回總量的 48.50%;德國品牌召回 66.85 萬輛,占比 27.02%;日本品牌召回 39.93 萬輛,占比 16.14%;韓國品牌召回 6.17 萬輛,占比 2.49%;英國、瑞典、意大利品牌召回數量皆不足萬輛,占比均不到 1%。
而在榜單前二十位中可以發現,豪華品牌汽車占比最多,寶馬以及奔馳甚至多次 " 入圍 "。以奔馳爲例,奔馳共計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 8 次召回信息,累計召回 327,141 輛汽車,成爲上半年召回頻次最高的豪華品牌。
在奔馳的召回名單中,涵蓋奔馳 G 級、S 級、國産 E 級、GLC、國産 C 級這些在售的熱門車型。并且,召回的原因都集中在裝配問題身上。盡管奔馳所有發布的召回均爲主動申請備案,并且包含 3 次擴大召回。但對于一個百年的豪華品牌來說,保證産品在出廠前做到更嚴苛的檢驗,是基本操作,如果多次用後期召回去彌補一些做工缺陷,久而久之也會傷害到忠實用戶對品牌的信心。
而再細看前二十的榜單,明顯發現自主品牌身影變少,上半年僅有有兩個自主品牌入圍前二十,分别是北京汽車紳寶 D50 以及奇瑞瑞虎 8 PRO。不得不說的是随着自主品牌技術的不斷精進,自主品牌在制造工藝上得到提升。要知道的是,2022 年召回榜單中,召回前二十之中有寶駿、奇瑞、五菱、比亞迪、吉利。
但也要注意到,近三年來,瑞虎系列就一直深陷 " 召回 " 漩渦中。2020 年奇瑞瑞虎 5 因車輛發動機 ECU 的主線束端子可能進水和污染的問題被召回了 190352 輛;2021 年,瑞虎 3x 因發動機線束與前艙線束接插件固定在發動機上,此位置振動大,極端情況下容易出現熄火現象,被召回 82867 輛。2022 年,奇瑞瑞虎 7 因變速箱問題被召回 24750 輛。
在打造熱門車型難上加難的當下,作爲奇瑞汽車三大月銷過萬的 " 明星 " 車型之一,奇瑞确實更應該關注瑞虎 8 在細節上的問題。
與前兩年燃油車大規模召回相比,今年燃油車的召回可謂 " 慘淡 "。召回數量最多要數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的召回事件,因 EDR 設計缺陷召回了 255,496 輛汽油版雅閣和汽油版 INSPIRE,位列上半年召回榜單第二位。
但相比于第一位超百萬輛召回的特斯拉,本田的召回的數量可謂相差甚遠。并且,特斯拉的這次大範圍召回外界也是更爲關注。簡單來說,特斯拉這次的召回修改了此前強制使用單踏闆的控制邏輯。
此前因爲不能關閉單踏闆模式,特斯拉深陷輿論漩渦。
而通過這次升級後,車主可以決定标準使用能量制動回收,也可以像開傳統油車一樣開特斯拉,并且,如果油門(電門)當刹車踩,車輛會提醒駕駛員。
而随着特斯拉的這一次大範圍召回,上半年的召回 " 天秤 " 也在傾斜到新能源的一端。新能源汽車召回總量首度突破百萬輛 占比超五成。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不少燃油車需要到 4S 店進行召回,當前新能源車不少功能可以通過 OTA 的形式線上完成。
此外,寶馬純電車型召回也是本次召回榜單的一個亮點。具體來看,問題涉及充電故障、低速行人警示音以及座椅模塊控制單元等。召回的背後,可以看出寶馬純電車型銷量在不斷攀升。
而更深入的看,可以發現當前新能源車召回問題大多集中在軟件問題上,而新能源車的 " 三大件 " 三電系統,卻沒有排在召回榜單的前列。可以側面反映出,新能源車的質量在逐步變好。
缸哥認爲,任何汽車不可能出廠即 " 完美 "。特别在整車品質把關越來越嚴苛的當下,汽車召回無疑更将呈現更爲常态化趨勢。而随着軟件定義汽車的到來,未來召回将更多專注在汽車軟件升級之上。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