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好故事具有穿越時間的生命力。
2009 年 4 月開始連載的網文作品《鬥破蒼穹》,14 年後以超百萬票數當選十大網文名場面的 " 榜一大哥 "。
在這場由閱文集團旗下起點讀書 App 發起的 " 起點 515 書粉節 " 活動中,百萬書粉千萬投票選出起點十大網文名場面。《鬥破蒼穹》《詭秘之主》《道詭異仙》《全職高手》《大王饒命》《深海餘燼》《凡人修仙傳》《大奉打更人》《鬥羅大陸》《慶餘年》10 部網文的經典場面上榜,吸引近 800 萬用戶前來打卡,其中 Z 世代占比超 6 成。
活動的連帶效應顯著,上榜作品的閱讀量、訂閱量齊升。其中,完結 9 年的《全職高手》同比訂閱漲幅超 400%,完結 3 年的《詭秘之主》重回起點暢銷榜榜首,正在連載的《道詭異仙》《深海餘燼》位居閱讀人氣榜 TOP2。
書粉自發設計讀後感、配音、考卷等多種花式玩法,投稿 " 我與名場面的故事 ";央美青年藝術家耗時 7 天創作 " 中國網文十大名場面圖鑒 ",以長達百米的巨幅畫卷诠釋字裏行間的奇妙世界……
這一場書粉集體團建狂歡,不禁讓人好奇,他們的熱情從何而來?又将爲行業帶來怎樣的變化?
捕捉時代情緒
上榜的名場面作品,橫跨網文二十年。《鬥破蒼穹》《全職高手》等曆時 10 餘年的經典作品,早已經成長爲一代人的 IP。
" 看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當選網文名場面第一名,隻感覺到青春回來了。當年不知道讓多少熱血青年爲此沸騰,從而努力奮鬥。" 一位書粉在《鬥破蒼穹》書友圈留言。
《鬥破蒼穹》宏大的世界觀和紮實的劇情幾乎讓所有的讀者大爲震撼。在創作這部小說之前,作者天蠶土豆就憑借處女作《魔獸劍聖異界衆橫》拿下 "2008 年新人王 "。那時他還不滿 18 歲,正意氣風發。
《鬥破蒼穹》呈現的一路奮鬥、逆風崛起的故事,正如那些年中國的叙事背景:幾乎是曆史最佳的北京夏季奧運會、超級女聲引流偶像經濟走向平民經濟的迅猛崛起。天蠶土豆對故事脈絡的把控,與時代脈搏的跳動幾近合拍,無數個 " 蕭炎 " 随着時代成長,崛起。一個 " 破 " 字也是國人在重壓面前不服輸永攀高峰氣質的映射。
網絡文學善于精準捕捉時代的情緒。
在 21 年的發展曆程中,起點源源不斷地持續輸出好故事,通過講述故事人物的喜怒哀樂和成敗得失,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形成映照,觸發大衆情感共鳴。
連載于 2008 年至 2013 年的《凡人修仙傳》讓大衆看到,即便主角韓立不具備先天優勢,沒有深厚的背景,但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再加上一些時運,最終也能 " 得道飛升 ",獲得成功。這與彼時 " 大衆創業,萬衆創新 " 的時代背景相契合,無數普通人在自己的努力下,實現個人價值、财務價值以及精神價值的成功。
到了《大王饒命》開始連載的 2017 年,時代背景又一次發生了改變。彼時,香港回歸 20 年,雄安新區建立," 一帶一路 "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中國舉辦,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的影響力。一系列互聯網創新應用便利了日常生活,物質需求得到極大滿足,大衆心态不再 " 苦大仇深 ",不再需要那麽多 " 逆襲 " 的故事橋段來證明自己。于是,《大王饒命》一改 " 逆襲 " 叙事,走起了熱血和搞笑的二次元吐槽風。
而随着中國科技的蓬勃發展和國力的日益強盛,國人對科幻高度關注,對未來的星辰大海充滿想象,科幻網文也從小衆題材走向流行。2022 年,起點新增科幻作品同比增長近 70%,增速位列全品類第一。《深海餘燼》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的,它将科幻和航海題材相結合,帶領讀者一起去開辟一條通向新世界的新航路。
時代在變,從《凡人修仙傳》" 韓立飛升仙界 "、《鬥破蒼穹》" 三年之約 " 的逆襲,到《大王饒命》" 保護呂樹一輩子 " 的守護,再到《深海餘燼》" 變回去 " 的絕對力量,網文名場面是與時代脈搏最同頻的共振點,也觸及了大衆情感的最深處。
這樣的情感聯系是如何建立的?
打造 IP共創生态
網文高互動性的特征決定了,作家在創作過程中會更加關注讀者的反饋。而起點讀書陸續推出的一系列社區共讀、粉絲共創的互動功能,在提升用戶閱讀體驗的同時,也讓作家從中得到讀者的即時反饋,捕捉最鮮活的時代情緒反哺創作,從而增強網文 IP 與讀者之間的情感連接。
《凡人修仙傳》連載開始的時間,是 2008 年 2 月。此前,起點在 2003 年、2005 年相繼推出 VIP 付費制度、月票制度,建立起付費閱讀的商業模式。當時的起點已經有了評論區、内部論壇等功能,但更爲複雜的社區互動和粉絲運營還未出現。讀者主要通過訂閱、追更、投月票等方式,表達對一部作品的支持。
這個階段,作家更多從訂閱、月票等數據上判斷内容是否受歡迎,有時也會在百度貼吧、QQ 群等站外陣地收集讀者反饋,從而決定是否要對接下來的章節進行調整。
9 年後,《大王饒命》橫空出世,起點讀書的互動功能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朝着作品共創發展。當年,起點讀書推出的 " 本章說 " 功能,堪稱文字版彈幕,對每個章節、每個段落的評論吐槽,強化了讀者與讀者、讀者與作家之間的實時互動。
《大王饒命》作者 " 會說話的肘子 " 說,讀者就像萬能機器貓,你想要什麽,他們好像都能給你。有時,他的讀者除了熱心參與評論,還會更進一步,主動要求參與劇情,想被他寫進去,成爲故事裏的一部分。
作爲帶有濃厚二次元色彩的吐槽風作品,《大王饒命》和本章說的彈幕流天然互補,創造了單章評論量超過 1 萬條、平均每個字就有 4 條評論的奇迹,成爲起點讀書第一部原生評論過百萬條的作品,連續四次打破起點讀書單月月票紀錄。
随後,起點讀書陸續推出角色、點點圈、配音、設定集、彩蛋章等功能,逐步強化社區互動和粉絲運營,引導用戶從社交共讀走向粉絲共創、IP 共創。通過持續的産品創新,起點建立起了讀者和作者、讀者和作品之間的強互動關系,強化了讀者的參與感與歸屬感,凝聚起寶貴的 IP 向心力,爲内容生态和 IP 開發持續帶來長期價值。
正是在這樣的共創機制下,起點的多元化内容格局逐步形成。從 " 凡人流 " 鼻祖《凡人修仙傳》到 " 穩健流 " 開創者《我師兄實在太穩健了》,從電競題材的《全職高手》到科幻題材的《深海餘燼》,起點的内容生态持續自我進化,誕生了超 200 種作品流派,湧現出衆多讀者追捧的火爆作品。
2022 年,《夜的命名術》成起點讀書首部單月百萬月票作品,登頂年度月票榜單 TOP1;《靈境行者》打破全網 24 小時首訂紀錄和起點讀書最快 10 萬均訂紀錄;《深海餘燼》《道詭異仙》2 部名場面上榜作品也先後突破 10 萬均訂大關。
不斷被打破的紀錄,強化了 " 起點是證道成神之地 " 的标簽,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2022 年,閱文新增 54 萬名作家和 95 萬部作品,全年新增字數超過 390 億,新增作家中 00 後占比近六成,創作生态年輕化趨勢顯著。
年輕的作者更願意嘗試題材創新,有時創新遭遇困局,IP 共創會成爲突破口。高居本次名場面上榜作品第三名的《道詭異仙》,作者狐尾的筆就是一名 90 後。《道詭異仙》" 東方克蘇魯 " 風格明顯,講述了一個詭異的修仙世界,虛實轉化,反轉不斷,具備相當的閱讀門檻。
狐尾的筆在創作開始時心裏也沒底,但本章說的火熱和書友圈持續新增的數字給了他堅持創作的動力。連載期間,書友圈粉絲逼近 600 萬,同人圖、同人視頻、配音不計其數,運營團隊包括作者本人在内共有 23 人之多。最終,在良好的 IP 共創氛圍下,這部原本 " 小衆 " 題材的作品成爲 2022 現象級出圈之作。
助力IP開發
IP 是經過市場檢驗的、凝聚用戶情感的文化符号。從故事到 IP,凝聚向心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從起點讀書打造的 IP 共創生态中不難發現,以 IP 向心力爲驅動,網文 IP 孵化在整個産業鏈條中已經前置,書粉和 IP 的連接在網文創作階段已經形成,爲後續的改編提供了穩固的用戶基礎。
以名場面上榜作品《大奉打更人》爲例,其擁有 1172 萬粉絲,讀者爲書中角色的 " 比心值 " 超過 220 萬。幾乎每一章都有數千條段評、章評,随處可見讀者自發的配音、角色定制圖片等衍生創作活動,IP 共創氛圍高度活躍。
這種高質量的互動,形成了黏性較高的 IP 粉絲,爲作品的後續改編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大奉打更人》同名有聲劇僅用 3 個月播放量即破億 , 刷新了喜馬拉雅有聲劇作品最快破億紀錄;同名漫畫上線騰訊動漫平台僅僅 44 個小時,收藏量就突破了 10 萬。該書的動畫、影視改編也已經在進行中。
同時,網文 IP 經過有聲、動漫、影視、遊戲、衍生品等多輪次開發後,進一步放大了 IP 向心力,又會反哺内容平台的 IP 共創生态。
比如名場面上榜作品《慶餘年》,其同名電視劇于 2019 年播放期間,原著小說在起點讀書上的在線閱讀人數增長 50 倍、推薦票達 352 萬張,聚集超 200 萬粉絲,形成了跨平台的不同場景用戶在起點讀書上互動讨論的盛景,推動《慶餘年》在完結十多年後重登暢銷榜前三甲。
這充分說明 IP 共創的優勢。正是因爲 IP 共創,IP 的影響力和向心力始終都在,最終形成 "IP 共創 - 優質 IP- 優質 IP 開發 " 的良性循環,爲 IP 生态貢獻可持續價值。
過去這些年,起點讀書通過以 IP 共創爲核心的前置 IP 孵化,助力閱文基于優質内容搭建起業界最龐大的 IP 生态體系,不僅成功抵禦經濟大環境波動帶來的影響,還在不斷應對挑戰中鞏固了自己在行業中的站位。
當前,數字文化産業已經進入 IP 時代。社科院報告顯示,2022 年網絡文學市場規模擴張至 389.3 億元,IP 全版權運營市場影響規模就達到 2520 億元,包括遊戲、影視、動漫、音樂、音頻等領域,并且預計未來三年市場規模年增速均在百億以上。
廣闊的産業前景更加凸顯出 IP 共創的重要性。對如今的閱文來說,以 IP 共創擴大起點的精品内容,持續凝聚 IP 向心力,将成爲未來發展的核心競争優勢之一。
閱文也将在此過程中,更加清晰地傳遞自己的長期價值:好故事的魅力曆久彌新,在此基礎上生長的 IP 生态大有可爲。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