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 AutoLab 的小夥伴都知道,測試新車的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能力是我們最擅長的,而最近我們的團隊剛做過熱門車型的 AEB 測試,其中表現最讓人深刻的一款車就是問界 M5 智駕版,它是少數能在 85km/h 時速下針對常規障礙物識别并刹停的車型。
之所以能有如此領先的表現,主要是因爲它背後有 HUAWEI ADS 2.0 賦能,而就在這兩天舉辦的 2023 成都車展上,又有一款搭載了 HUAWEI ADS 2.0 的新車亮相并開啓預售,它就是問界新 M7 大五座。
曾經的問界 M7" 差點把理想 ONE 逼退市、讓理想汽車損失十幾億 ",如今煥新而來的問界新 M7 大五座,又要和理想 L7 貼身肉搏了。
這次問界依然沒有手軟,光在這款車的改款升級上就投入了超過 5 個億的資金,這 5 個億究竟砸出了怎樣的水花,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物理安全 + 智能安全才是真安全
過去提到汽車安全,大家想到的就是一台車看起來是不是 " 夠結實 "、" 禁撞 ",抑或是氣囊夠不夠多,這種物理層面的安全,也就是被動安全方面,問界新 M7 大五座的投入可謂不計成本,目的就是要把這台車機械素質的下限提得足夠高。
爲此,問界新 M7 大五座對車身結構件進行了重新開模,甚至爲此重新改造了焊裝産線。部分車身結構還采用了業内最強的潛水艇級高強度鋼,每平方厘米能承受 17 噸重量,并且運用了更多的 CBS 複合車身材料,讓車身剛度大幅提升。
當然,進入到智能汽車時代,滿足物理層面的安全是基本盤,在此基礎上擁有出色的主動安全表現,即能夠提前感知風險并防患于未然的智能安全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給予我們安全出行的保障。這方面,問界新 M7 大五座擁有無可比拟的優勢。
前面提到的 AutoLab 做過的 AEB(自動緊急制動)測試,就是檢驗車輛應對突發風險的應變能力,能否識别危險并在第一時間發出警告,以及更緊急的情況下主動進行制動。AEB 做得好,就如同副駕随時坐着能夠踩下副刹車的教練,給我們的生命财産安全上了一道強保險。
看一下同樣有 HUAWEI ADS 2.0 賦能的問界 M5 智駕版在我們的 AEB 測試中,與競品車型測試結果的對比,遙遙領先絕對不是吹牛。
我們設置了非機動車橫穿、成人 " 鬼探頭 "、夜間逆光橫穿和側卧假人等常見場景,從測試車輛表現 35km/h 速度起測,一直測出 AEB 能力的上限。
非機動車橫穿這種入門場景,問界 M5 智駕版可以做到 75km/h 下的穩定刹停,85km/h 下依然能觸發 AEB,将碰撞速度下降到 40km/h;
鬼探頭這樣的經典碰撞場景,測試中隻有問界 M5 智駕版做到了 75km/h 下完全刹停;
在夜間逆光橫穿這個極限場景中,問界 M5 智駕版也是一枝獨秀,能在 85km/h 下穩定刹車,即便到了 95km/h 下依然能刹到 51km/h 的碰撞速度,這個水平已經超越人類駕駛員的極限了,因爲這個時候人眼基本已經緻盲;
在更極限的側卧假人場景,其他車型根本無法識别而直接 " 棄考 ",問界 M5 智駕版不但能識别假人還能做到 85km/h 下穩定刹停,95km/h 下能刹到 51km/h 的碰撞速度。
所以隻要你不是法外狂徒瘋狂超速,開着問界的車在市區道路行駛都能安全兜底。而問界的車之所以能在 AEB 測試中有過人表現,是因爲不同于傳統的 AEB 隻能識别白名單内的常規障礙物,華爲 ADS 将業界首創的 GOD(通用障礙物檢測)網絡技術應用融入到了 AEB 功能中,能夠幫車輛識别到白名單外的異形障礙物,比如躺倒的路人、掉落的紙箱、側翻的車輛等等。
我們每天出行面臨的實際交通環境錯綜複雜,有海量的障礙物類型是白名單無法涵蓋的,而有了 GOD 網絡的輔助就如同給車開了 " 天眼 ",哪怕是障礙物 " 超綱 " 了也能第一時間精準識别,再配合激光雷達等多傳感器融合感知,即便是夜間、逆光環境也能穩定發揮,讓主動安全能力大幅躍升。
正是在 HUAWEI ADS 2.0 和全面升級的被動安全能力加持下,讓問界新 M7 大五座的主被動安全水平遠超競品,成爲汽車安全領域的标杆車型,也将整個汽車行業的新車智能安全水平推上了一個新台階。
讓智能座艙的天花闆再升高
提到智能座艙,初級選手比拼誰的屏幕尺寸更大、分辨率更高,中級選手比拼系統靈敏度和操作的流暢性,不過這些對于鴻蒙智能座艙 3.0 來說隻是基操。
作爲 " 智能座艙天花闆 ",此前我們已經在問界 M5 智駕版上體驗過鴻蒙智能座艙 3.0 令人驚豔的表現了,如今在問界新 M7 大五座上,這種能力一脈相承。作爲一個集大成的智慧系統,問界新 M7 大五座的車機操作流暢絲滑,符合我們日常對電子設備的使用習慣,極易上手。
而它給我印象最深的功能、也是它最核心的優勢之一,就是能夠與手機、PC、PAD、手表等華爲智能終端之間的跨設備協同交互、無縫流轉,實現了真正的萬物互聯。
正在手機上進行的電話會議,上車後無縫連接到車機繼續開會;到達目的地停好車,車機導航的最後一公裏在手機上得以繼續,讓你準确抵達終點,多設備之間可以自由切換不受限。
不僅如此,未來随着智慧助手 " 小藝 " 接入 AI 大模型技術後,對人類自然語言的理解能力會更強,與我們的交流也會更順暢,将再次提升鴻蒙座艙的語音操控體驗,不僅讓問界新 M7 大五座的座艙可以常用常新,也将智能座艙的天花闆再往上提升了一個新高度。
不止于此
除了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的 " 雙智 " 表現上大幅領先對手,問界新 M7 大五座還在很多産品細節上進行了優化。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産品體驗的細節決定了用戶體驗的上限,雖然很多變化發生在用戶看不見的地方,但是問界反而在這些看不見的地方做足了功夫,願意投入 5 個億升級一款車型。
之所以問界新 M7 要推出大五座的布局,就是因爲在問界 M7 推向市場後的一年時間裏收到了大量的市場反饋,很多用戶表示出對五座車型的濃厚興趣,尤其是三口之家,對第三排沒需求,更希望二排乘坐空間舒适一些、後備廂更能裝一些。
所以問界新 M7 大五座應運而生,它的滿載後排腿部空間能夠達到一臂,舒适性堪比 D 級行政轎車。後排放倒後還能夠得到一個縱深超過 2.4m 的大床,戶外露營也能和在卧室裏一樣舒服。
當然,問界新 M7 大五座的變化不止是拿掉了第三排座椅這麽簡單,而是對前排和二排座椅都進行了全新的開發,經過 100 多輪的設計打磨、20 多輪的樣件評審優化以及 100 多項仿真測試,讓問界新 M7 大五座的座椅舒适性得到了全面的優化提升。
還有一些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細節,比如炎炎夏日電動車用戶很喜歡在車内吹空調休息,問界新 M7 大五座的全車空調出風口達到了 17 個,并且是同級五座車中,唯一一個配備了雙空調箱的車型,好比别人家隻有一台空調,而你家裝了一拖二的雙室内機,這制冷 / 制熱效率自然更高,用戶體驗也更好。
寫在最後
在汽車圈,很少有品牌能夠像問界這樣,願意爲一款升級改款的車型投入 5 個億的資金,這不僅是一個汽車品牌的資金實力允不允許的問題,更是造車理念決定的。
有錢花在明面上,車企習慣了在用戶看得見的地方做 " 錦上添花 ",卻未必舍得在用戶看不見的地方下本錢。而這,正是問界與其他新造車的差别。
兩個月前,理想汽車 CEO 李想曾在微博揭秘,說 2022 年第三季度問界 M7 的發布和操盤,讓理想汽車遇到了從沒有過的強大對手,所以他決定讓理想汽車全面學習華爲,進行組織架構的升級。
其實真正讓理想汽車懼怕的,并不隻是問界 M7 一款産品,而是它背後的華爲管理體系能力的賦能。正是有了這樣強大的體系賦能,才能讓問界不斷推出像問界新 M7 大五座這樣的 " 雙智 " 領先、常用常新的産品,而 25.8 萬元起的預售價格更是誠意滿滿,凸顯了它的競争優勢。
眼下,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 " 卷 " 才剛剛開始,在 HUAWEI ADS 2.0 和鴻蒙智能座艙 3.0 的加持下,擁有更大更靈活空間表現的問界新 M7 大五座,給智能電動汽車市場帶來了創新的思路,也指引了智能汽車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