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沒圖!(圖 / 小羅)
我的大學專業和新聞學有一些關聯,所以我選修了很多新聞和傳播相關的課程。
我記得上第一節新聞相關選修課時,老師重點講了兩句話。第一句話是 "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老師告訴我們,學新聞要負起社會責任。她聲音洪亮,語氣嚴肅,這時我看到旁邊的一個同學,他正在玩一款當時最流行的手遊。
第二句話是 " 遠方的人和遠方的事都與我們有關 "。這句話承接了上面一句,具體怎麽做到 " 負起社會責任 ",那就是多看新聞,多關心一下這個世界,面對一些不好的事,試着去做一些行動,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旁邊的同學點點頭,應該是覺得老師說得很有道理,然後繼續點了點屏幕。
我和這位同學至今還有聯系,經常一起聊聊手遊,但我們從未提起過當年新聞學課上的内容。
那時我覺得新聞學很有意思。可能因爲是選修課,老師不會講一些專業性太強的東西,課堂上經常聊到八卦時事。期末作業也不難,我總能拿到高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采訪課,老師提到,曾經有學生采訪到了一個相當有名氣的明星。那個學生帶領着他同組的同學,在功能樓的實驗室簽下複雜的手續,借走一些設備,呼哧呼哧地搬到明星所在的高中。憑借某個親戚的關系,和對方見了面,聊了一些日常生活的話題。這個學生結課時拿了滿績點。
當然,課堂上也有不少 " 幹貨 "
老師說,采訪到稀奇的人或稀奇的事,才是有意義的。我能理解她鼓勵學生們努力尋找采訪對象的态度——對于大學生來說,明星在生活中當然是稀奇的。但假如再想得多一點,采訪明星,曝光明星的日常生活,對這個社會和這個世界,又有什麽意義,擔了什麽道義呢?當然,站在明星粉絲的角度,這肯定是有意義的。
那麽,這次采訪對個人有什麽意義?那個同學拿到了滿績點,但相比 " 通過親戚關系 " 聯系到明星的人脈,這一回報看上去也不是那麽重要。
這不是個例。實際上,很多學新聞的人花費了很多時間,最後也沒獲得多少回報。我的另一些同學就早早看清了這一點,大二便開始去卷互聯網大廠的運營實習。
在工作中," 采訪 " 與 " 回報 " 經常同時出現,卻又顯得有些矛盾。許多同學去找素不相識的人采訪,對方總是會問:" 接受你的采訪,我有什麽好處嗎?"
很多時候,采訪者和受訪者雙方當然都得不到什麽好處,但出于某種正義感,或者說是 " 命運的交彙 ",一次采訪就自然而然地開始了:你述說着感情,我記錄下一切,最後寫成一篇勉強能看的東西——可能沒什麽人看,還是喜歡看明星日常生活報道的人多。
還有一些學新聞的朋友,他們進了傳統媒體實習,有時候,傳統媒體需要他們去寫點 " 新潮的東西 ",比如年輕人看什麽、玩什麽,比如某個小衆亞文化。選題通過後,這些年輕人會飽含着熱情尋找受訪者,整理素材,寫成稿子。但一篇稿子最終的命運可能并不像作者想象的那樣——在編輯部裏,這些亞文化已經開始接受最初的審視。
舉例來說——這個例子不針對任何人——最近有一些頭部媒體的朋友在做 "Cos 委托 " 選題。Cos 委托是指,委托者付出一定金錢,讓被委托者扮演成指定的動漫或遊戲角色,兩人一起去逛街、吃飯或旅遊等等。被委托者在委托期間,需要保持自己的言行符合角色的相關設定,從而爲委托者提供 " 角色本人穿越到現實 " 的真實感和還原感。
主流觀點看來,這種 Cos 委托就像是不發生肉體關系的援助交際,對于參與其中的人也容易産生偏見。我相信這些媒體朋友可能隻是想找個有意思的話題來寫文章,但他們或許沒有考慮到這些話題 " 被審視 " 的程度。一些 Cos 委托愛好者預見接受采訪會帶來相當大的風險,便拒絕了采訪請求。
主流媒體做 Cos 委托選題一事在愛好者們的社交圈内引起讨論
我也有一些小衆愛好,所以我總能共情那些亞文化圈層的受訪者們——假如我也接受過 Cos 委托,有人來采訪我時,我會将它描述成一種正常的、尋求情感寄托的娛樂方式,希望大家可以理解這種愛好。
也許我會答應采訪者聊 1 個小時,我感受到對方的真誠,被逐漸帶進采訪的氛圍當中。也許我會承認,采訪者走進了我的私人生活,挖掘出了塵封在我内心多年的往事。5 個小時後,對話才結束。采訪者通宵 2 天,一蹴而就,把寫好的稿子拿給編輯部的人看。
" 你采訪的人沒問題,但是這個愛好本身有沒有比較大的問題呢?我覺得是有的,但是受訪者沒意識到…… " ——領導可能會這麽說,然後講了 20 分鍾他的思路。
采訪者也許會據理力争,也許不會,但很大概率他會妥協,向傳統媒體和主流觀念的審視妥協。文章發表後,我會看到裏面有很多話似曾相識,但和我想說的内容又有些微妙的差異——我知道這不是采訪者的錯,被誤解的也不止我一個,那些被冠上 " 沉迷遊戲 " 稱号的孩子(甚至一部分成年人)、一直被污名化的遊戲,還有許多出現在我們視野裏的人和事,也許都經曆過類似的審視。
觸樂在做亞文化相關選題時,也常吃閉門羹
觸樂的一名前輩告訴我,寫東西要注意自己的立場,你的立場要避免傷害到别人,才能讓文章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句話對我有不少啓發。我曾經關注過被毀約的校招生,一開始,我會覺得他們的遭遇很不幸,那些願意和我聊的校招生也不是爲了什麽好處,而是想 " 争一口氣 "。後來,我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應屆生們在校招中會面臨怎樣的困境——這些困境中哪些由來已久,哪些又屬于當下?哪些有希望得到改善,哪些隻能靠人們自身克服?與此同時,我還會擔憂受訪者們會不會因爲公開發聲,導緻未來的求職更加不順。當然,從他們給我的反饋來看,我似乎是多慮了。
我能從這個過程中找到 " 新聞的意義 " 嗎?我還不能确定,但或許,我可以繼續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