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李莎
編 輯丨陳潔
圖 源丨視覺中國
10 月 24 日,上海金山區出台人才安居政策。其中提到,符合一定條件的非滬籍人才,在上海繳納社保或個稅 3 年以上、且在上海無住房的,可購買一套房,同時購房資格由居民家庭調整爲個人。實施細則劃定了重點轉型區域人才購房政策實施範圍,包括濱海城區、高新社區、亭楓社區三個重點區域,共計 36.2 平方公裏。
雖然金山位于上海遠郊,但金山此舉仍被視爲上海限購政策松動的重要導向。在 9 月 19 日廣州調整限購政策之後,上海金山發文支持人才購房,一線城市限購優化又進一步。
包括廣州和上海在内,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9 月以來天津、沈陽、大連、南京、蘭州、蘇州、濟南、青島、福州、鄭州、珠海、合肥、廈門、武漢、無錫、長沙、西安、成都、甯波、中山、杭州等23 個城市對限購政策進行優化,包括縮小限購區域甚至解除限購、取消特定面積段房屋限購、降低本地或外地戶籍家庭購房門檻、定向優化人才或多子女家庭購房政策、取消法拍房限購等。
其中沈陽、大連、南京、蘭州、濟南、青島、福州、鄭州、合肥、武漢、無錫、甯波和中山等13 個城市全面取消限購。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綜合來看,放松限購有利于爲市場釋放更多住房需求,從而帶動房地産市場活躍度提升。短期來看,優化限購政策落地對一線城市市場産生一定帶動效果,但其持續性尚不穩定。若限購政策進一步跟進調整,一線城市市場有望逐漸企穩恢複。
着眼二線城市,陳文靜認爲,部分核心二線城市近期以優化非核心區限購爲主,未來政策優化有望逐漸向核心區過渡,其餘城市限購政策或将全面取消,但政策效果或弱于一線城市。
13 城全面放開限購
9 月伊始,天津四部門就聯合發布樓市新政,将限購範圍縮小爲市内六區。不僅如此,爲進一步吸引人才安居樂業,天津新政定向推出人才購房支持政策,即非天津籍大學畢業生在限購區域内無住房的,可憑勞動合同或企業注冊證明和畢業證,購買一套住房。
緊接着,在天津發文之後一周的時間内,沈陽、大連、南京和蘭州進一步加大限購政策調整力度,全面取消限購,居民在當地購房不再受住房總套數限制,力圖穩住當地住房消費。
此外,蘇州、濟南、青島、福州、鄭州、珠海、合肥、廈門、武漢、無錫、廣州、長沙、西安、成都、甯波、中山、杭州和上海等地也陸續對限購政策進行優化。實際上,截止到目前,大部分執行限購的二線城市都對當地限購政策進行了調整優化。
在近兩月調整限購的 23 個城市中,沈陽、大連、南京、蘭州、濟南、青島、福州、鄭州、合肥、武漢、無錫、甯波和中山等 13 個城市全面取消限購,其中有 8 個城市爲省會城市。
其他城市的限購調整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向。
一是縮小限購範圍。如天津将限購範圍調整爲市内六區,廣州将限購區縮小到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不含江高鎮、太和鎮、人和鎮、鍾落潭鎮)、南沙等區,廈門取消島外四區限購,西安二環以外區域不再執行限購等等。
二是取消特定面積段房屋限購。如蘇州不再對購買 120 平方米及以上商品房進行購房資格審核;再如在成都限購區域内,購買 144 平方米以上住房的,不再審核購房資格,希望借此進一步釋放當地改善性住房需求。
三是降低本地或外地戶籍家庭的購房門檻。如珠海明确外地戶籍家庭可購買兩套住宅;再如廣州将非本地戶籍家庭購房的個稅或社保繳納要求,從 5 年降低到 2 年;又如長沙明确,本地和外地戶籍家庭在長沙購買首套房,均不再需要提供購房證明。
四是定向優化人才或多子女家庭等特定群體的購房政策。如西安規定,符合當地購房資格的二孩及以上家庭,在限購區域限購套數的基礎上,可新買一套住房;與之類似的還有成都,提出二孩家庭在限購區域購房套數可增加 1 套,三孩及以上家庭總套數可增加 2 套。
另外,部分地區也對之前市場過熱時期的法拍房限購、離婚套數認定的限購政策補丁進行優化。如杭州取消法拍房競買人 " 須符合本市住房限購政策 " 的限制;西安提出夫妻離異後,任一方在限購區域購買住房的,不再核查離異前家庭住房總套數。
政策效果有待鞏固提升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發現,截止到 9 月 30 日,有超 200 個城市出台松綁政策,調控次數超 500 次。其中,9 月政策松綁次數達 144 次,創今年以來月度調整頻次新高。而在各類政策中,限購是最有力的政策方向之一。
一線城市限購政策優化,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市場活躍度提升。如廣州優化限購政策,疊加房企加快推貨促銷,9 月下旬新房銷售量明顯上升,政策效果有所顯現。10 月廣州個别樓盤集中開盤,人氣及到訪量上升。
中指數據顯示,10 月 1-22 日,廣州新房成交 48.9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20.8%。第 43 周(10 月 16 日 -22 日),廣州新房成交 17.8 萬平方米,環比有所下降,但仍處今年 6 月以來周度較高水平。短期來看,廣州政策效果仍将持續一段時間。
另外,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發現,9 月二線城市銷售面積 804 萬平方米,環比上漲 13%,仍低于去年同期。
但從受訪情況來看,政策效果的持續性還有待加強。如在熱點城市成都,一位品牌房企市場部人士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樓市新政對市場有影響,但效果持續的時間并不長,當地市場成交經曆了一個升起又回落的過程,目前成交量已降回 9 月平均水平。
" 政策帶動積累的購房資格釋放,其後市場又回歸常态,就我了解全國很多城市都是這樣。" 前述人士說。
沈陽的樓市表現相對弱于成都,當地一位頭部房企人士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在當地限購放開了,但政策對市場的影響并不大,其服務企業的樓盤銷售不甚理想。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也有類似的發現,她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限購放松所帶來的效果相對明顯,但仍不及預期,持續性也并不理想。
但關榮雪并不悲觀,在她看來,目前政策持續放松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後續仍需要出台進一步的實質性利好政策來鞏固加持,期待進一步加大樓市松綁力度。與此同時,居民就業、收入情況改善緩慢,會在一定程度上牽制樓市消費力的複蘇。
一線城市向來是全國樓市的風向标。日前上海外地戶籍單身人才購房政策松動,爲一線城市限購調整釋放了更積極的信号。對此陳文靜認爲,未來北京、深圳相關政策亦有跟進預期,有望按照因區、因需施策的原則,優化限購政策。
如在限購區域方面,北京、深圳核心區保持限購仍有必要,但郊區庫存壓力突出,郊區限購政策有望得到優化。
在購房門檻方面,目前北京、深圳非本地戶籍人口購房仍需五年(或連續 60 個月)社保或個稅繳納證明,近期廣州降低購房的社保或個稅年限,爲其他城市提供了參考。成都和廈門等地取消特定面積段房屋限購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也爲一線城市放松限購政策提供了方向。
除此之外,陳文靜認爲,法拍房、非住宅、離婚購房等限購政策亦有望逐步放松,精準釋放購房需求。
關榮雪也認爲,一線城市仍然具備限購放松的空間和可能。加之當前房地産市場情緒仍然較低,複蘇依然承壓,一線城市 " 領頭羊 " 作用需要發力,不排除後續北京、深圳也會逐漸放開普宅市場的限購政策,但政策大概率或爲局部放松,比如針對特定群體放松、小範圍放松,或對外圍區域進行放松。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宋佳遙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