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配送 " 最後一公裏 " 長期存在的 " 上門還是不上門 " 之争,真的要徹底解決了嗎?
3 月 1 日,交通運輸部公布新修訂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以下簡稱 " 新規 ")正式施行。
其中引發業内熱議的一條規定是,快遞企業如有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等情形,最高将被處罰 3 萬元。
新規施行當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北京、河北實地走訪多個快遞網點發現,大部分網點老闆和快遞員或通過總部通知,或通過新聞和短視頻平台得知了新規的實施。但實施首日,從業人員的工作狀态和情況并未發生太大變化,他們普遍認爲,新規的執行難度不小。
" 道理大家都懂,總部也在新規發布前重申了上門配送的要求,但是在現在這種派費水平下,再提出這種要求可能會越來越難招到快遞員。" 一位加盟制快遞網點老闆向記者表示。一名通達系快遞員則向記者感歎:" 派費一直降,處罰規則卻越來越多,這工作是越來越難幹了!"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消費者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新規的實施感知不是很明顯。" 今天還收到了一個沒有給我打電話就直接把快遞放在快遞櫃的取件碼。" 一位消費者表示。不過,大部分消費者都表示,可以接受在家裏沒人的情況下快遞暫放快遞櫃或者驿站,但是必須要經過本人同意。
相比之下,京東物流、順豐、德邦等直營快遞公司因爲一直要求上門配送,網點和快遞員表示,新規實施對自己的工作沒有影響。記者采訪了解到,京東、順豐等明确實現上門派送的快遞公司,派費大約 2 元 / 件,而有些加盟制快遞公司,單件派費不到一元。在激烈的價格戰之下,網點派費逐漸降低,總部對快遞員的考核要求卻越來越高,也成爲當下加盟制快遞公司面臨的主要矛盾。
快遞員:很難實現全部上門 網點:可能會越來越難招人
" 派費一直在降還要按需送貨上門,這個真做不到。" 在記者走訪過程中,不少加盟制快遞網點老闆向記者如此表示。
其中一位快遞網點老闆說,從快遞員的角度來看,正常情況下一天可以送 300 個快件,如果要求都上門,一天能送 100 個就不錯了,在派費不變的前提下,快遞員的工資隻能有原來的 1/3。" 那就是一個月兩千多工資。從公司角度看,人員會流失,以後更招不到人了。" 該網點老闆向記者感歎。
另有一位網點老闆向記者坦言:" 快遞派費比外賣費普遍要低,給的價格不一樣,怎麽送上樓?換句話說,你給快遞員 4 塊錢派費,他也能上樓。
河北某地一小區菜鳥驿站,一到下班時間就大排長龍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郁彪 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多方采訪了解到,北京及周邊地區部分網點,單件快遞派費爲 1 元左右,有些地區派費隻有 0.7 元,義烏和廣東部分地區派費更是隻有 0.5 元,從這些地方派送過來的快遞再進行末端配送時,網點還需要補貼更多費用。
" 義烏市和廣東省有三個市送到我們公司的特價件(單件)派費隻有 5 毛錢,我還要給業務員 9 毛錢派費讓他們去送件,很多情況都需要網點貼錢,目前都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上述網點老闆表示。
相比之下,一直承諾提供上門服務的京東物流和順豐快遞的派費則高出不少。記者了解到,順豐基本派費爲 1.7 元— 2 元一個快件,一個快遞員每天大約送件 50 — 60 件,取件也有相應的提成;京東則是大小件平均算,折合下來,每單派費差不多爲兩塊二。
" 所以,這不是我們一個網點能解決的。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壓力給到網點沒有用,如果真的按照這個執行方案(新規),每票罰 1 — 3 萬元,那天都塌了,大家都會崩潰的。" 一位網點老闆直言。
另有一位通達系快遞員向記者表示,這兩年配送的貨量上漲很快,快遞員每天配送的快件五成以上是放快遞櫃或驿站,大部分都是八成以上放快遞櫃。" 如果每一單都要詢問收件人意見,或者全部實現送貨上門,根本做不到。"
據該快遞員透露,他配送的快件派費大約是 1.4 元每單," 聽說過段時間還會降一點 "。這兩年來,有些收件人投訴的理由千奇百怪,也總是導緻他因爲各種原因被扣錢。
" 去年 11 月我送了 22400 多元,光罰款 7000 左右,加上房租水電、快遞櫃和驿站的花銷最後剩下不到 8000 塊錢。" 該快遞員向記者透露," 如果不按照客戶要求送貨上門還要扣罰這麽多錢,我可能也不打算幹了。"
派費下降背後:價格戰卷土重來,同質化競争嚴重
不難看出,基層網點和快遞員普遍認爲,上門配送難的根源在于,一直在下降的派費無法覆蓋配送成本。
而派費下降的原因,也來自于快遞行業老生常談的 " 價格戰 "。公司總部長期陷于激烈的以價換量的市場争奪戰中,自然會将成本壓力傳導到基層網點和快遞員身上。
根據 A 股四家快遞公司(順豐、申通、圓通、韻達)近期發布的 2023 年業績快報,快遞行業頭部企業的單票收入進一步降低。其中,順豐快遞業務 1 月單票收入 17 元,同比下滑 5.92%;圓通 1 月快遞産品單票收入爲 2.45 元,同比下滑 10.59%;申通單票收入同比下滑 18.89% 至 2.19 元;韻達快遞服務單票收入爲 2.27 元,同比下滑 17.45%。
而在 2023 年,這四家 A 股公司全年平均單票價格均同比下滑,其中業績增速最快的申通,單票價格同比下滑 10%,下滑幅度最大。同時,相比業務量超過 20% 的增速,這幾家快遞公司的營收增速隻有 10% 左右,這也意味着多家快遞公司依然深陷 " 增量不增收 " 的困境。
物流專家楊達卿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我們是不是集體陷入‘規模競争陷阱’?不争規模,就擔心失去市場信心;争了規模,就不得不犧牲單票利潤,而這樣的利潤犧牲變成集體的互耗,而在相互激勵競争方面不足,互耗式競争是難以培育世界一流物流企業的。" 在他看來,在人力、運力等綜合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國内快遞企業還難以走出以價換量、低價競争的負循環,這值得業界反思。
今年 2 月 18 日,申通快遞總裁王文彬在申通快遞管理者新春啓動會上表示," 千億時代 " 的中國快遞業仍具備兩位數增長的潛力,但競争也日趨激烈,同時面臨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他要求公司全體管理者要對自己 " 更狠更殘酷 ",帶領全網直面競争、舍命狂奔,在保持增量的基礎上提升質量,戰到價格戰結束的那一天。
快遞員往快遞櫃中集中放置快件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雯琪 攝
而對于此次實施的新規,申通方面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修訂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不僅對快遞服務的要求标準更高了,更是從法律層面有了更明确的罰則标準,有利于進一步推動行業服務質量和行業規範提升。對于末端派送服務規範,公司明确要求," 按照用戶需求進行派送 "。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上門配送一直存在困難,但在快遞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也有不少快遞公司将 " 送貨上門 " 作爲主要的競争點,提供更高端的服務。
2022 年 9 月,順豐首次在全國 50 個主要大中城市推出 " 派件不上門,承諾必賠付 " 的服務承諾;去年 10 月,京東升級服務,提出 "1 小時未取件必賠 "、" 全程超時必賠 " 及 " 派送不上門必賠 " 三大服務承諾;菜鳥則于去年 6 月推出自營快遞 " 菜鳥速遞 ",在全國近三百城提供 " 晚到、破損必賠 "" 不上門必賠 "、在途攔截和在途更改目的地等五個 100% 承諾。
通達系中,中通快遞在去年 6 月宣布 " 标快 " 服務升級,正式在全國 66 個大中型城市,推出 " 标快送貨上門,承諾不上必賠 " 的服務;申通快遞也在去年 2 月力推送貨上門服務,快遞員送貨上門可以拿到 0.6 元— 0.8 元 / 票的獎勵,以及每月的 300 元— 500 元 " 星計劃補貼 ",送貨上門服務目前已覆蓋全國 70 多個城市。
不過,除了順豐、菜鳥、京東這種直接提出 " 不上門必賠付 " 的快遞公司之外,通達系的上門配送目前隻能作爲增值服務,很難實現全面普及。
快遞公司如何 " 自适應 "?派費上調、派前電聯都不現實?
新規實施後,消費者送貨上門的需求是否會激增,現階段隻是預設,并不能下定論,還需要保持進一步市場觀察。一面是派費低,一面是送貨上門的要求更爲嚴格,快遞公司應該如何 " 自适應 "?
雙壹咨詢公司總經理、快遞專家龔福照告訴記者,外界對新規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短期可能會對節後快遞用工荒造成 " 雪上加霜 " 的局面。而經過多年探索,多樣化的末端派送形式已經相對成熟,目前約有近七成消費者選擇驿站或快遞櫃等方式妥投,這一比例中短期内不會因新規的實施産生較大變動。
" 快遞櫃和驿站投遞等方式,是快遞末端長期發展的結果。一方面是消費者有這樣的消費訴求,促進了末端投遞形式的多樣化;另一方面也是多樣化的方式,在不斷磨合的過程中,日趨成熟,對市場進行了再教育。" 龔福照進一步表示。
換言之,快遞櫃和驿站投遞是用戶主動選擇的結果,那麽送貨上門就并非必要和剛需。時至今日,多數用戶行爲習慣已經養成,短時間内不會有太大改變。
但即便如此,新規實施後,多數快遞企業還是需面臨一項重要的 " 調整 ",即投遞前需電話聯系,争得用戶同意,才可以選擇送貨上門之外的投遞方式。未征得同意,按照新規,隻能将快件送到對應地址。
龔福照告訴記者,人工派前電話聯系收件人,執行起來也不現實。他舉例稱,有網點快遞員一天可能需要派送 700 — 800 件,每個都進行電話聯系,再進行溝通,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因此會造成派件效率低、配送延時、大量快件在網點堆積,單此一項造成的損失都無法計量。
不過,目前,包括申通、中通等快遞公司在内,機器人客服電話詢問快遞上門方式的做法正在被普及,一定程度上來說,這已經是一個相對折中的處理方式。但這一方式在加盟制快遞公司和其所覆蓋配送區域的普及,也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此外,末端一線快遞員的流失也是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之一,特别是節後快遞用工荒。而可預見到的,即将變大的工作量和可能出現的收入縮水,或将使得網點更加難招人。
記者注意到,目前,包括順豐、菜鳥、中通、圓通等多個快遞企業及下屬網點、快遞驿站都在招人,不少網點甚至給出月薪 15000 元以上的薪資承諾。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雯琪 攝
特别是,今年快遞行業人員流動情況比往年更嚴峻," 已經開工,但小哥隻到一半 " 的情況不在少數。因此,有網點已經決定上調派費,進行留人、招人。
對此,龔福照認爲:" 最直接的上調派費的做法,也不實際。一票上調 1 角錢,一個網點一天 2 萬票,成本就是 2000 塊錢,一個月就是 6 萬塊錢,增加的這部分成本誰來出?在利潤越來越薄的當前,又有多少網點老闆承擔得了呢?"
主體不明确與 " 可選項 " 的缺失:如何正确認識快遞新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新規共 9 章 57 條,對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主體,提出了一系列更加細化的規定和要求。
如,要求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提供快遞服務時,應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保障快件安全,防止快件丢失、損毀、内件短少,不得抛扔、踩踏快件;除因不可抗力因素外,按照約定在承諾的時限内将快件投遞到收件地址、收件人等。
而針對一直以來飽受争議的、在包裹投遞及搬運過程中的部分行爲,《辦法》明确了企業主體責任,并制定了處罰細則。
新規同時明确,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不能當面驗收快件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與用戶另行約定快件投遞服務方式和确認收到快件方式。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而對于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未經用戶同意代爲确認收到快件,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或抛扔快件、踩踏快件的,将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予以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可以并處 1 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 1 萬元以上 3 萬元以下的罰款。
郵政重慶市寄遞事業部相關負責人陳雲廣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規的背後,還是重點體現一種保護契約精神以及消費者權益的政策導向,而不是以單純 " 以罰爲管 "" 以罰代管 " 爲主要目的。" 換言之,即對于快遞配送中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法律法規已從以往籠統的規定中向實際可操作前進了一步:即對于相應的單方面違約行爲,增加了給予罰款這一威懾。" 他解釋說。
" 我目前感受到的是,新規相關條款的前期宣講不夠充分,因此造成了時下消費端、快遞企業及網點、快遞小哥等部分理解的偏差。但最先受到影響的一定是快遞小哥。而後細則落實,但過程中會因實際操作産生的負面影響,最終也會層層逐級(傳遞),最終落到快遞小哥頭上。" 陳雲廣告訴記者。
他認爲,提供給用戶多樣的投遞方式,應當由快遞企業、電商平台,乃至快遞櫃、驿站平台等上遊的多方做出反應和調整," 快遞小哥隻是最後落實的人 "。
實際上,随着快遞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經過幾年的摸索和試錯,如今,末端投遞形式日趨多樣,且均已相對成熟。
記者注意到,2023 年 5 月實施的《快遞服務》" 新國标 ",已認可快件投遞分爲上門投遞、箱遞、站遞以及其他方式四種類型。最終強調的是,用戶應在下單時選擇投遞方式,快遞服務主體應按用戶選擇的投遞方式提供投遞服務。
新規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明确規定。但從實際執行層面來看,當前末端寄遞市場,多數平台并未在用戶下單時,或是投遞前,設置可以選擇投遞方式的那枚 " 按鈕 "。此外,部分快遞服務主體," 派前電話聯系 " 的流程,以及 " 送貨上門 " 選項的設置,也長期缺失。
更重要的是,商流與物流緊密相連,電商平台一味包郵、壓價,最終将問題又踢給快遞企業。新規的落實需要多個主體方共同努力,單一物流側進行實際落地和執行,可能無法産生實際收效。
陳雲廣認爲,快遞業是服務行業,而服務需要分層分類,不能對不符合标準的低質量服務及主體一味地放行。可以有人做低層級,有人做中高層級,經曆市場競争,不斷優勝劣汰,不然 " 快遞高質量發展 " 隻能是一句口号。快遞市場已進入發展新階段,業務運營的精細度、運輸與投遞的數字化和綠色快遞的導向,都是打開新的快遞市場增量空間的重要依據。
隻有多方發力,快遞市場才能向下一個千億目标邁進。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