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周潔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相連,形成了電影市場的黃金檔期。
10 月 7 日,《中國電影觀衆滿意度調查 · 2023 國慶檔》由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聯合藝恩娛數發布,其中張藝謀導演新作《堅如磐石》獲得觀衆滿意度評分 84.1 分,居 2023 年國慶檔調查五部影片首位,而且在國慶檔期間也保持了高排片率。
然而,據部分影院反映,光線傳媒(300251.SZ)作爲《堅如磐石》的發行方,在電影上映後,停止向部分未按要求排片或臨時調整場次的影院提供該片的放映密鑰。
密鑰是一種技術手段,可以保護電影文件不被盜版或篡改。沒有密鑰,電影文件就無法播放。而這樣的行爲導緻這些影院無法繼續放映該片,也損害了觀衆的觀影權益。
影院質疑片方單方面停密鑰,要求維護排片權利
10 月 4 日,一名影院經營者劉小軍(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他經營的電影院曾在 9 月 28 日首日排片放映《堅如磐石》,但次日由于已排定其他片種,未安排該片場次。考慮到該片質量較高,影院在 9 月 30 日再次排入該片。
然而,光線傳媒自 10 月 1 日起即單方面停止向某些未在 9 月 29 日排片的影院提供密鑰,此舉引起了劉小軍作爲影院經營者的質疑。按照流程,應該是片方對接院線,院線再對接給影院,然而此次停密鑰是片方未通知院線和影院,直接停的密鑰。
劉小軍強調,影院投資經營,有自主選擇放映片源的權利,片方廠商無權幹預。" 如果提前明确必須排片或其它原因,影院是可以理解并接受的,但片方不能在已經提供密鑰後,未加解釋,随意突然中止服務。徐某指出,這已經嚴重影響正常排片與放映,也損害觀衆利益。"
另一位廣西某影院經營者也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電影上映前,光線傳媒與該影院聯系,要求安排《堅如磐石》的場次。該影院負責人于電影首日 9 月 28 日确實排定了一場《堅如磐石》,但可能因爲網絡問題未成功保存,且因同時管理影院業務和其他生意,沒有确認場次安排。
9 月 28 日當天,光線傳媒在晚 11 時許才與該影院取得聯系,告知影院當日未排片,上述影院經營者表示當天時間太晚了,已經無法在當天重新排片。由此,光線傳媒表示将停止提供電影密鑰,該影院也表示 " 停就停 "。随後,據上述影院經營者稱,光線傳媒人員在微信中表示将停止提供密鑰一年。該影院負責人向光線傳媒解釋未成功排片的原因,并反對長時間停密鑰的決定,但未獲接受。結果,《堅如磐石》的密鑰被光線傳媒停止提供,該影院無法放映。
該影院負責人認爲,光線傳媒停密鑰一年的做法過分,其合理範圍應爲僅停當前電影。" 影院有自主選擇放映電影的權利,不應被片方以停密鑰相威脅。這種做法給影院帶來了經濟損失。"
電影發行方和院線之間本來是利益共同體,如果影片賣座的話,雙方都獲利。那麽爲何光線傳媒要停止這些影院的密鑰呢?是爲了控制《堅如磐石》的排片量嗎?這是否違反了市場規則呢?
10 月 9 日,時代周報記者聯系了光線傳媒辦公室,對方表示:" 我們這邊已經将采訪郵件轉給業務同事。" 但截至發稿,光線傳媒未進行回複。此外,時代周報記者還聯系了光線傳媒的發行總監,但均未得到回複。
同日,與這些影院對接的院線經理也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無法回應此事。
" 院線的态度基本都是不方便接受采訪,但是肯定不是院線停了我們密鑰。" 劉小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此外,時代周報記者與上述影院經營者也聯系了國家電影總局投訴電話,但截至發稿還未進行過回複。
" 我們加盟院線,和院線簽合同,由指定的幾家公司向影城提供影片片盤拷貝,由中影華夏聚合平台下載影片密鑰,片方不和影院有合同、協議,片方的發行方會找到影院,協商排片占比,有時候也會提供一定數額的排片費用。" 對于合作協議,劉小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圖片來源:某合作協議,甲方是院線,乙方是影院
電影 " 停密鑰 ":發行方、影院和觀衆的三重困境
業内人士指出,在市場化環境下,影院和發行方應通過平等協商确定合理排片。片方不應該以技術手段強制或懲罰影院。
退一步說,無論這起事件的責任歸屬如何," 停密鑰 " 這種做法或将對整個電影行業都會産生負面影響。
對于發行方來說,直接 " 停密鑰 " 的這個行爲會直接導緻發行電影的放映場次減少,進而造成票房的下滑,給發行方帶來經濟損失。同時,這個行爲也會使發行方與各地區影院合作關系帶來影響。
對于影院來說,影院迫放棄排定熱門電影場次,導緻日常售票收入下降。影院的部分忠實觀衆可能轉移至能放映該片的競争對手影院,帶來持續客流流失。影院被動改變排片計劃也浪費了人力物力,增加了日常運營難度。發行方的做法同時也破壞了雙方合作基礎。
更重要的是,對于觀衆方面,部分定下觀影計劃的影迷無緣欣賞心儀熱片,選擇權被剝奪。影迷隻能另謀他院或延期觀影,增加時間與經濟成本。
截至 10 月 17 日收盤時,光線傳媒以下跌 1.15% 報收 7.76 元,公司市值約 228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