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3 月 30 日訊(編輯 潇湘)在巨大的監管壓力和輿論關注下,多家韓國銀行本周同意賠償因投資與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挂鈎的股權關聯證券 ( ELS ) 産品,而蒙受巨額損失的投資者。而就在本月中旬,韓國金融市場監管機構剛剛表示,多家券商、銀行向韓國散戶投資者不當銷售上述金融衍生品,在銷售此類複雜工具時存在虛假陳述,導緻投資者損失巨大。
據韓國國民銀行和新韓銀行周五表示,它們的董事會已批準了韓國金融監督院此前提出的賠償指引。有關産品爲與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挂鈎的 ELS 産品。
财聯社此前曾報道過,随着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在新年伊始曾大幅走弱,大量購買了與該指數挂鈎的 ELS 産品的韓國散戶投資者,一時間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這些虧損産生的原因,是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跌破了所謂的 " 敲入 " 價。
據統計,這些結構性票據在韓國的銷售規模達到了約 19.3 萬億韓元 ( 約合 144 億美元 ) ,它們追蹤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表現,最初發行時承諾在指數不跌破一定水平時提供類似債券的利息。但一旦股票表現跌破某個節點,就會對本金造成損失。這頗有些類似于此前國内爆雷的 " 雪球 " 産品,當然最大的差異在杠杆方面。
然而,由于這些結構性票據基本是韓國主要銀行在 2021 年初港股達到疫情後峰值時發行的,而随後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一路從 2021 年 2 月的峰值下跌了逾 60%,導緻這些衍生品面臨了大幅虧損的風險。
在上述兩家銀行宣布将進行賠償之前,韓國渣打銀行 (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Korea ) 、韓國花旗銀行 ( Citibank Korea ) 和韓國農協銀行周四也已經接受了韓國金融監督院的賠償指引。
韓國金融監督委員會在 3 月 11 日曾表示,多家韓國銀行和券商向散戶投資者錯誤地宣傳了與港股相關的高風險結構性産品,正考慮采取處罰、禁止銷售等補救措施。據調查結果顯示,一家銀行放寬了内部風險管理規則,這些規則将要求随着波動性的加劇而放慢銷售速度,并提高銷售目标;一家券商向表示希望保護本金的投資者推薦了高風險産品。
根據金融監督院的指引,多數此類産品投資者遭受的損失将獲得 20%-60% 的賠償。
不過,銀行提出的這些部分賠償計劃,仍可能會遭到投資者的強烈反對,因爲他們希望自己的損失能得到全額賠償。
韓國投資者 Ju Jae Hyeon 就曾在國民銀行購買了一款 ELS 産品,目前已損失了 53% 的本金。" 它隻提供 2%-4% 的利息,但其下行風險卻是無限的," 他表示。
根據韓國國内專家 Hyosung Kwon 本月早些時候的估計,如果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保持在 2 月底水平,今年韓國銀行賠償散戶投資者的成本可能達到約 2.4 萬億韓元 ( 合 18 億美元 ) ,券商則預計将達到約 4000 億韓元。
韓亞證券分析師 Choi Chunguk ) 在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預計銀行、券商将爲受到這些産品傷害的投資者提供賠償,并将這些損失反映在第一季度财務業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