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少被人提起的魯大師,近日卷入了一場分紅拉高股價高位套現割韭菜的風波,被股民憤怒地稱爲 " 今年最無恥的公司 "。
港股雙簧?魯大師虛空分紅,360 高位套現
事件的起因是 9 月 11 日,魯大師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預計将在 9 月 21 日召開董事會審議派發特别股息的議案。
本來從各方面來看這都是一件巨大的利好消息。
魯大師雖然業績常年疲軟,增長乏力,但是因其始終盈利,又沒有擴張需求,資本開支很少,負債極低,所以魯大師淨資産高達 6.33 億元,其中現金等價物高達 4.72 億元,資産甚至比市值都高(9 月 11 日魯大師收盤 1.120 港元,市值 2.8 億)。
不過魯大師卻甯願将現金放在銀行理财,也不願意給投資者分紅派息,一副 " 鐵公雞 " 的做派,受到很多指責。
此番放出消息要派發特别股息,自然十分正常,這既是對股東權益的保障,同時也表明企業對戰略決策的信心。
考慮到魯大師的高現金儲備和低估值,股民敏銳捕捉到了魯大師有高派息和股價升值的巨大潛力,紛紛買入。
拟派息公告發布後,魯大師股價應聲而漲,之後 6 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近 70,%,股價一度接近 2 港元 / 股關口。
詭異的事情發生在董事會會議原定召開的前一天,9 月 20 日,一度日交易量隻有幾千元的魯大師成交量突然飙升至 4403 萬股,股價重挫 47.37%,完全吞沒了此前的漲幅,成交金額也放大至 5367 萬港元,遠超此前的成交。
盤後魯大師立刻發布公告特意強調:" 董事會 …… 并不知悉導緻股份價格及成交量出現波動之任何原因 "," 經作出适當查詢後,董事會獲本公司主要股東誠盛有限公司緊接出售事項告知,…… 出售 3434.3 萬股,占本公告日期已發行股份總數約 12.77%。"
如按照當日股價粗略測算,誠盛有限公司當日套現金額超 3500 萬港元。
更令人沒想到的是,9 月 21 日晚魯大師宣布,綜合考慮近期公司股價異動情況,有關宣派特别股息的影響需重新評估,董事會會議取消舉行。
一套組合拳給投資者直接幹蒙圈了。網友紛紛表示,當時是你說要派息,我們才買入你的股票,然後你們高位套現了,轉眼等股價被你們抛售砸熄火之後,你說不派息了?這不是惡意放出虛假消息操作股價、合法搶劫麽?用利好消息拉動股價,然後高位抛售,卷走了散戶的錢,這不是大家熟悉的 " 唱高散貨 "、" 殺豬盤 " 騙局麽?
近年來香港證監會正在對港股操縱股價、利用虛假内幕消息舞蹈投資者買入低流動性股票的 " 唱高散貨 " 騙局重拳出擊,竟然有知名科技公司公然上演這種低端套路?
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277 條規定," 任何人士,在香港或其境外,在任何時間故意或惡意地散布或出版任何虛假或誤導性陳述、承諾或信息(不論該陳述、承諾或信息是否與證券或期貨合約有關),而該人士知道或合理地應知道該陳述、承諾或信息是虛假或誤導性,并且該人士意圖或合理地應知道該陳述、承諾或信息可能會影響香港的證券或期貨合約的價格或價值,即屬犯罪。" 該罪行的最高刑罰爲監禁 10 年和罰款 1000 萬港元。
魯大師的分紅公告是否構成虛假或誤導性信息,其大股東的減持是否構成創造虛假或誤導性市場,這些都需要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和取證。
雖然在 9 月 11 日的公告中,魯大師也指出 " 董事會未必會于董事會會議批準建議派發特别股息 ",但從表面上看,魯大師的行爲至少是不誠信、不負責任、不尊重投資者的,損害了公司的聲譽和信譽,也影響了港股市場的秩序和公平。
金融玩法多,前有離婚減持,後有分紅減持
誠盛有限公司大有來頭,背後是三六零科技全資持股,實際控制人爲周鴻祎。
這不禁又引發了網友又一輪的聲讨,因爲這已經不是周鴻祎第一次這樣玩金融遊戲了,前不久周鴻祎疑似借離婚減持的行爲同樣遭到了股民和網友的質疑。
5 個月前的 4 月 4 日,360 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周鴻祎與其配偶胡歡女士婚姻關系解除,拟通過非交易過戶的方式将其持有的約 4.47 股三六零股份(約占公司總股份 6.25%)轉之胡歡女士名下。
就在不久前,三六零剛因爲站上了 ChatGPT 風口,股價在兩個月内暴漲 230%,周鴻祎妻子分到的股權市值接近 90 億元。
這一消息引發了市場的震動和質疑。有人認爲,周鴻祎這是 " 假離婚,真減持 ",借離婚之名減持股份,是在逃避法律責任和規避交稅。
據統計,僅今年上半年 A 股就有至少 8 件公告股東離婚分割股份案,包括富邦股份、彤程新材、科信技術、通合科技等,刷新了該類事件的記錄。但說到受大衆關注,那肯定還是三六零的周鴻祎夫婦。
之後,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出面明确表示,不得以離婚、解散清算、分立等任何方式規避減持限制、繞道減持,并敦促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嚴格落實監管要求,保護上市公司和中小股東利益。
不過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周鴻祎的劇本裏,三六零的 " 離婚減持 " 故事之後不到半年,竟然還有續集——魯大師的 " 分紅減持 "。
戰場失利,股市得利
生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朋友可能會對魯大師這款軟件有點陌生,但是對 PC 稍有接觸的朋友卻絕對再熟悉不過。
魯大師是幾年前電腦上上的必裝軟件,測試電腦性能,優化電腦表現,清理電腦垃圾,都是用戶常用的功能。
如今魯大師依然是 PC 用戶熟悉的軟件,吃過虧的朋友都知道要遠離魯大師全家桶,一旦安裝上,想要卸載可就難了——也就是所謂的垃圾軟件。
從良心到垃圾,隻是短短幾年的時間,背後的原因也并不複雜。
魯大師最初是一個專門用于測試電腦性能的跑分軟件,後來逐漸擴展到手機跑分、網頁遊戲、二手手機電商等業務。
然而,這些業務都沒有給魯大師帶來突破性的增長和盈利。相反,魯大師的業績一直疲軟,營收增長乏力,盈利能力走下坡路。2020 年至 2022 年,公司營收從 3.48 億元增至 3.59 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從 7266.90 萬元降至 6048.60 萬元。
更重要的是,魯大師的獨立性一直備受質疑。魯大師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 360 科技的支持和推動。
2010 年 1 月,360 發起了一個 " 免費軟件起飛計劃 ",旨在用自己的流量、資金,想聚攏一批小工具軟件,共同構建生态系統。魯大師也正是此時加入了 360 的起飛計劃。靠着 360 的流量紅利,公司快速發展。
然而,在 360 科技身上吃了甜頭也喝了苦水。魯大師的業務高度依賴于 360 科技,關聯交易一度占公司收入的 90%。作爲魯大師主營業務的在線廣告服務收入,幾乎全部來自股東 360 集團。在 2016 年,廣告收入甚至一度占到魯大師總營收的 95.7%。
并且,魯大師與 360 集團同樣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掉隊了、
招股書顯示,魯大師 2019 年平均月活用戶數量達到到 0.69 億人,但是移動端月活僅有 0.03 億人。并且魯大師移動用戶數也在逐年下滑,2016 年其月活爲 220 萬,2018 年爲 100 萬,2019 年 4 月份僅剩下 70 萬。
不僅如此,安裝量大膽使用頻率低的工具類軟件的月活數據含金量本身就更低,用戶群體中的大多數人可能每天智慧打開一兩次就會閑置,在 " 注意力經濟 " 的當下,這樣的流量變現價值極低。
這也是爲何工具類軟件在股市被普遍低估的實際原因,像魯大師這樣市值低于現金持有量的現象并非個例。
如浏覽器、殺毒軟件、清理軟件、跑分軟件等工具軟件雖然用戶量大,但是使用頻率低,用戶粘性差,難以形成忠實的用戶群體。而且這類軟件往往缺乏創新和差異化,容易被同類産品替代或淘汰。因此,這類軟件在股市上往往不受青睐,被認爲沒有長期的增長潛力和競争優勢。
錯過了移動互聯網的風口,主業務受挫,盈利全靠三六零的流量變現,沒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競争力,上市和融資也沒有助力魯大師開辟出更大的天地,這些原因可能共同促使其逐漸變成了不好用、卸不掉的垃圾軟件,并甯願購買理财産品也不願意給投資者分紅,甚至還想要和大股東合作 " 唱雙簧 " 下場玩金融遊戲,假借分紅消息對散戶推高股價進行收割。
總之,魯大師分紅拉高股價高位套現割韭菜的事件暴露了其内部管理和外部競争的諸多問題,這樣的行爲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損害了港股市場的信譽。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盡快查明真相,給股民一個公正的答複,也給市場一個清朗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