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财報盤點。
文|石燦、世昕、張潇楊、星晖、陳梅希
編|陳梅希
8 月以來,國内互聯網大廠相繼發布 2023 年第二季度業績公告。
從數據看,二季度對大部分公司來說是個 " 溫暖的季節 "。最實際的一項指标是,大家都賺到錢了,有的扭虧爲盈,有的增速加快,有的利潤創曆史新高。
複蘇是一個很簡單的詞,隻有兩個音節,拆解到不同公司身上,卻有千百條線索和數不清的業務。當行業嘗試跨過寒冬,重回溫暖季節時,值得寫進财報裏的重點業務已經替換了一輪。新的階段,公司們有新的故事要講,員工們有新的重點業務要投入。
溫暖的季節也并非沒有寒流。利潤的增長一部分來自成本的減少,對部分被裁撤的業務和人員來說,他們自己就是被降掉的本,是枝繁葉茂前被砍掉的枝。
暖也好,寒也罷,第二季度過去了,大家都交出了一份答卷。夏天結束前,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盤點七家互聯網大廠在 2023 年第二季度的盈利狀況,試圖從中窺探潮水的流向。
美團
2023 年 8 月 24 日,美團發布 2023 年第二季度業績公告。數據顯示,美團本季度營收爲 679.6 億元,同比增長 33.4%,經營利潤爲 47.1 億元,同比扭虧爲盈。本地核心商業的利潤增加和新業務虧損的同比收窄,都爲此作出了貢獻。
核心本地商業對美團營收的貢獻率高達 75.33%,同比上漲 3.13pp。拆分核心本地商業的四大收入來源,配送服務、傭金、在線營銷服務、其他服務及銷售的占比分别爲 39.8%、35.9%、20.0% 和 4.3%。
值得關注的是,在本季度财報中,美團多次提及直播及短視頻業務。例如 " 在營銷方面,我們升級了月度營銷活動‘神券節’,并于多個城市擴展了‘神搶手’,使商家能夠通過限時秒殺、直播及短視頻提供低價優質的菜品 "。
從招聘動作來看,下一階段,美團仍将加大在直播和視頻化方面的投入;從财報中的表述看,直播及短視頻在美團業務生态中,将更多地服務于交易,以營銷工具的方式體現價值。
圖源美團直播間
阿裏
2023 年 8 月 10 日,阿裏巴巴發布 2023 年第二季度(即 2024 财年第一季度)業績公告。數據顯示,阿裏本季度營收 2341.6 億元,經營利潤爲 424.9 億元,同比增長 70%,淨利潤爲 330 億元,同比增長 63%。
本季度,阿裏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架構調整,将公司全部業務拆分爲六大業務集團和其他業務公司,阿裏作爲控股公司,而各大業務在運營上具有高度獨立性。
六大業務集團中,淘天集團、菜鳥集團、智能雲集團和大文娛集團實現季度盈利,阿裏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和本地生活集團同比收窄虧損。
圖源阿裏财報
值得關注的是,阿裏在本季度業績公告中花較大篇幅闡述了其在 AI 方面的投入,包括 AI 社區的建設、生成式 AI 的進展,以及和複旦大學合作的面向高校的雲上科研智算平台。
另,阿裏财報顯示,截至 6 月 30 日,阿裏員工總數爲 228675 人,相較三個月前減少 6541 人,相較去年同期減少 17025 人。
騰訊
2023 年 8 月 16 日,騰訊控股發布了 2023 年第二季度财報。數據顯示,騰訊本季度營收 1492.08 億元,與 2022 年第二季度相比增長 11%;淨利潤(Non-IFRS)爲 375.5 億元,同比增長 33%,騰訊在第二季度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的雙增長。
騰訊的遊戲收入爲 445 億元,社交網絡收入爲 297 億元,增值服務業務共計占比 50%;網絡廣告業務收入爲 250 億元,占比 17%;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爲 486 億元,占比 32%。
騰訊第二季度業績摘要 圖源騰訊官方公衆号
其中,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步增長 34%,微信視頻号的表現尤爲亮眼。時年三歲的視頻号,在第二季度的廣告收入超過 30 億元,當之無愧成爲 " 全場的希望 "。視頻号實現創收,反映出廣告主對視頻号廣告的強勁需求。同時,企業服務有所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視頻号直播帶貨交易産生的收入。
在遊戲業務方面,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增長 19%,成爲收入增長的主力軍。相較之下,騰訊在本土市場遊戲的表現則相對平穩,其收入爲 318 億元,同比保持穩定。财報中預計,騰訊遊戲本土業務收入在下一個季度将恢複同比增長。然而,在米哈遊和網易持續發力的競争勢态下,騰訊在本土遊戲業務中能否在第三季度恢複收入增長仍有待觀察。
百度
對于百度第二季度的業績表現,電話會議上的李彥宏表示 " 非常滿意 "。
這次的數據确實稱得上亮眼,财報顯示,百度 2023 年第二季度營收爲 340.56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5%;歸屬百度的淨利潤(non-GAAP)達到 80 億元,同比增長 44%。
第二季度百度核心收入達到 264 億元,同比增長 14%,其中在線營銷業務 196 億元,同比增長 15%,是第二季度盈利的主要增長點,百度移動生态業務不斷回暖,廣告、托管頁收入增速明顯。百度 APP 于 2023 年 6 月的月活躍用戶達到 6.77 億,同比增加 8%,在業務增長加速的同時,百度還在不斷擴張 " 基本盤 "。
這或許和 AIGC 業務的飛速增長有關。在文心一言發布後的第二季度,百度不斷推動 AIGC 産品的叠代進化,李彥宏在電話會議中也強調,在産品和服務方面,百度正用文心大模型和文心一言來提升、重構和創造新的産品。這也爲百度在線營銷業務的增加提供了新的動力。
百度也正爲新的增長曲線埋下伏筆。電話會議上,李彥宏透露第二季度百度智能雲收入達 45 億,同比增長 5%,盡管對手衆多,但仍舊實現了持續盈利。智能駕駛業務也是百度的關注重點,第二季度結束,蘿蔔快跑累計向大衆提供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訂單達 330 萬單,位居全球第一,且在向更多城市擴張。
總體來看,百度第二季度财報遠超市場預期。降本增效初見成效,核心業務穩步增長的同時,百度能否借助智能雲與智能駕駛再次實現彎道超車,仍舊值得持續關注。
快手
8 月 22 日晚,号稱 " 中國短視頻第一股 " 的快手發布第二季度财報,最重要的信息來自快手 CEO 程一笑:"(快手)取得自上市以來的首次集團層面淨利潤 "。
2023 年二季度,快手總營收爲 277.4 億元,集團上市後首次實現國際會計準則淨利潤 14.8 億元,經調整淨利潤 26.9 億元。去年同期,兩個數據均爲虧損狀态。
快手财報數據圖,圖片來自快手科技公号
盈利能力是互聯網公司最重要的标準之一,程一笑的這句話表明快手已經擺脫了長期箍在頭頂上的魔咒,具備了獨立運轉的盈利體系,用戶生态、内容生态與商業變現之間已經産生了實質性的底層變化。而它的代價是營銷、行政、研發三大經營成本處于相對維穩狀态,成本得到把控。
今年以來,從快手在電商、營銷、内容側的動作來看,全部圍繞 " 三駕馬車 " 進行協同和調控,它們分别是線上營銷服務、直播業務和其他服務(包含電商)。
外部廣告市場複蘇是快手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的必要條件,内部對産品能力和基礎設施進行了大量的調整,尤其對電商商家的投放策略進行改變。具體做法是快手推出的 " 全店 ROI" 經營理念,以快手品牌号和站内店鋪爲核心經營陣地,打破商業化、電商、主站等多個流量場景各自爲戰的局面。
刺猬公社曾寫道:" 這套方法論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從流量最開始到完成交易的所有環節,都被拆解得很細,平台對每一個環節都擁有十足的把控權。"
" 大一統 " 後,直播業務首先出現明顯變化,用戶更願意花錢了,每月付費用戶平均收入貢獻在上升。2023 年第二季度,直播收入同比增長 16.4% 至約人民币 100 億元。
除了營銷服務能力的加持,另外兩個主要原因:第一,供給方面,快手加強與直播公會的合作,合作數量同比增長超過 40%,公會的活躍主播數量同比增長超 70%,占大盤活躍主播比例創曆史新高;第二,平台下場,對不同垂類的内容進行流量扶持,增強生态内部的積極性與競争活力。
對其他業務(包含電商)收入而言,由 2022 年同期的人民币 21 億元,增加至 2023 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 34 億元,主要由于電商業務增長。
程一笑執掌電商業務後,主要在基礎設施、供應端、品牌電商上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底層邏輯是多方協同,統一調配。系列動作共謀的結果是,快手在第二季度的活躍買家超過 1.1 億人,平均客單價和月均下單次數都實現了同比增長。
内容在流動,商品在流動,用戶的注意力也在流動,直播、營銷與電商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商家在快手上直播賣貨要購買營銷廣告,每一個動作都會産生成本開支,金錢的流量均指向平台生态。
京東
2023 年 8 月 16 日,京東發布了第二季度的财務數據。在利潤方面,京東的增長非常搶眼,二季度淨利潤 86 億元,同比增長了 31.9%;利潤率達到了 3.0%,創下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
這一季度,京東的季度總收入也增長了 7.6%,達到 2879 億元,其中京東零售收入爲 2533 億元,京東物流收入爲 410 億元,構成了京東兩大業務闆塊。
和其他公司一樣,在 2023 年第二季度,京東也賺到錢了。這是京東在實行百億補貼、開打價格戰之後,第一次公布完整的季度财務數據。
" 低價 " 是京東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裏一直強調的關鍵詞,希望借助供應鏈效率的提升,促進商品價格的進一步下降。很多人都在京東剛剛推出百億補貼時提出疑問,打價格戰能打多久、會不會損害本來就微薄的利潤水平。
現在看來,京東的低價沒有對其利潤造成明顯的損害。從整體上看,京東整體利潤的同比增長近三成,京東零售利潤爲 81.4 億元,同比隻降低了 0.3 億元。
對此,京東将其歸功于供應鏈上的效率提升:第二季度京東的履約費用率爲 5.8%,同比降低 0.3%,實現了良好的成本優化。不靠燒錢和營銷投入,京東的價格戰走了一條 " 向内挖潛 "、擠出利潤空間以降低價格的道路,也能夠支持京東在低價上走得更遠。
此外,京東還加大了對于第三方商家的支持力度,低價的實現,不僅靠自營,也要靠第三方商家。比如近半年的 " 春曉計劃 ",支持商家加快開店速度、優化開店流程。在此背景下,第二季度京東新增商家數同比增長 417%,淨利潤也獲得增長。
京東的基本盤 " 帶電産品 " ——數碼 3C、家電等,品類收入同比增長 11.4%,超越了公司整體營收增速。盡管這裏面有 618 大促和天氣等因素的影響,但也能說明,第二季度京東的基本盤是穩的。
第二季度财報發布後一周,京東又在低價策略上更近一步,即開放京東 PLUS 會員購買自營商品無限免郵,普通用戶從 99 元免郵降低至 59 元等。由此可見,京東還是要爲用戶的 " 低價心智 ",進一步加強投入。
鬥魚
8 月 14 日,鬥魚發布 2023 年第二季度财務報告,整體上延續了此前良好的盈利勢頭。
财報顯示,鬥魚第二季度移動端平均 MAU 爲 5030 萬,付費用戶數爲 400 萬,總營收達 13.92 億元,其中直播收入 12.58 億元,廣告及其他收入爲 1.34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鬥魚第二季度毛利潤 1.89 億,淨利潤爲 680 萬元,相較去年同期的淨虧損 3880 萬元來說,成功扭虧爲盈。同時,鬥魚 Q2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爲 6140 萬元,同比增長 161%。而之前的第一季度,這個數字則是 2580 萬元。
總體而言,今年上半年鬥魚實現了全面盈利,貼在這家直播巨頭身上的 " 燒錢 " 标簽到了可以撕掉的時刻。
具體來看,鬥魚在二季度延續了降本增效思路。一方面,鬥魚再度減少了獲客營銷費用。根據财報,二季度鬥魚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從 2022 年同期的 1.675 億元降至 8700 萬元,降幅多達 48.0%。
另一方面,鬥魚繼續梳理平台運營策略,圍繞核心用戶加強内容建設與外部合作。
内容方面,鬥魚側重玩家群體的需求,豐富主流電競賽事與主播衍生節目的内容供給;合作方面則體現爲與遊戲廠商緊密聯運,開展線上、線下活動。以今夏大熱的遊戲項目《崩壞:星穹鐵道》爲例,其走紅過程中就常常可見鬥魚聯動助力的身影,從直播間延伸到漫展。
作爲直播業界的标杆,如今的鬥魚越來越重視投資回報率了。呈現正增長态勢的 ARPPU 與淨利潤,則是鬥魚現階段運營策略最直觀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