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是天外飛仙或者雲山霧罩,按照周鴻祎的話說," 它的定位應該是一個工具,而且是一個生産力工具 "。
撰文丨艾川
人工智能到底隻是一個概念,還是一場真正的技術革命?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裏,顯然沒有任何一點的含糊。
" 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 + ’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數字産業集群 ",這是政府工作報告裏的原話,它已經成爲了一個國家戰略。
"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 3 次‘人工智能’和 26 次‘安全’,大模型作爲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引擎,正引發一場全新的工業革命。"360 創始人周鴻祎在一次接受采訪的時候這麽說道。
圖 / 視頻截圖
周鴻祎顯然是對于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一戰略深感興奮的人。因爲從 ChatGPT 出現以來,他已經成爲覺醒最早,最熱切,也是最不遺餘力投入進去的互聯網大廠創始人。
早至去年 7 月,他在一次演講中就說:" 大模型直接提高每個人、每個組織的生産力,同時實現賦能。" 這樣的賦能是具體而微的,"AI 就像數據庫一樣,會變成每個數字化系統的标配,從手機部署、到汽車部署,也包括在企業和政府内部的部署。"
過去談的是 " 互聯網 +",現在應該是 AI+,他說。在 100 多場演講和授課中,簡直可以說他是毫不間斷地強調這樣的提法。
人工智能已經成爲了整個世界的讨論中心,從 2023 年 ChatGPT 出現以來,而無論是大模型,還是其視頻呈現 Sora,從世界到中國,突破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湧現。
人們都不禁會深感納悶,爲什麽在 ChatGPT 出現之後,各國大廠就像不費吹灰之力一樣,都各自出現了大模型的産品?
其實,對于人工智能的語料訓練,所有的大廠在過去的多年之中,都在不斷地進行之中。但是 OpenAI 以 " 大力出奇迹 " 的規模效應,爲人們展開了一條發展人工智能的通用道路。
今天,所有技術産業中的人都在讨論大模型,而在 Sora 出來之後,人們又紛紛讨論 Sora 如何地具有了理解世界運行的物理規律的問題。而所謂的 " 大力出奇迹 ",核心就在于,動辄以百億、千億、萬億級的數據訓練,是人工智能如今得以跨越式發展的基礎。
圖 / 豆瓣
所以,英偉達在短短一年時間之内,市值上升了十幾倍,黃仁勳也代替馬斯克成爲了世界首富。但是英偉達的好日子不過才剛剛開了個頭而已,Meta、微軟和 Google,都像不要錢一樣地訂購 GPU,動辄以幾十萬張爲起點。而 OpenAI 的山姆 · 奧特曼,更加提出了 " 登月計劃 ",要募資 7 萬億美元來解決人工智能發展的芯片問題。
這是諸多看熱鬧的門外漢們在媒體中的熱點話題。但如果在産業界和國家層面,問題探讨停留在這個話題上,那麽對于産業,對于企業,對于市場,幾乎毫無意義:因爲它隻是科技豪門的一個金錢遊戲——它與普通人無關,也與普通企業無關。
而這,恰恰是周鴻祎,從 ChatGPT 出現伊始,就開始站在産業和企業角度上思考的問題。
在 2023 年 7 月的一次演講中,周鴻祎的話題就是:" 把大模型拉下神壇,變成每個企業都能應用的東西 "。這就是 " 人工智能 +"。
從當前開發人工智能的前沿公司而言,OpenAI 也好,谷歌的 Gemini 也好,包括國内騰訊、阿裏,都在進行大模型的開發,這其實就是科技大廠豪門的大佬之争。它們想要做的,是人工智能時代的基礎設施。
周鴻祎不斷地在強調,技術路線不止一條,大模型也不止一個。顯然,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夠成爲堪比工業革命的一場新技術革命,恰恰就在于,人工智能将會重塑整個技術世界,一切都将以人工智能作爲基礎,重新構建。
▲周鴻祎(圖 / 網絡)
而對于所有企業來說,核心就在于如何應用人工智能,構建出自己的人工智能應用,從而服務自己的企業和産業。" 人工智能 +",不是空中樓閣地讨論大模型的模式,或者 sora 的驚豔,而是如何把大模型楔進自己的企業和産業之中。
對于如何實現人工智能 +,他有着十分具體的設計,是對于人工智能切實而有效的應用。例如,在行業使用中要進行深度的訓練。而在企業化的應用中,必須是企業内部知識庫與 AI 的配合使用。
垂直化是他一直不遺餘力着眼的重點:
不要試圖用一個大模型解決所有問題,大模型未來在企業落地形态一定是多個垂直模型組合,垂直模型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更強。
反而,盲目求大是他所反對的,而是小型化與專有化的大模型,降低成本,部署靈活,安全可控。
這是一個 30 年來在科技前線創業的老兵的 " 老成謀國 ",當人工智能成爲一種流行詞彙的時候,他幾乎成爲了一個預言師,提前給出了 " 人工智能 +" 的應用配方。
可是,就像中國的許多企業在互聯網時代中曾經的驚慌失措一樣,當一項新的技術挾萬鈞之力進入到整個市場之中時,一家具體的公司,一項具體的業務,乃至一個具體的員工,該如何才能成爲這波人工智能的技術革命中,不成爲被甩在後面的落後者?
這可能就是周鴻祎所說的 " 人工智能神話 ",對于未知技術的陌生,使人們産生了未知的恐懼。他在一次演講中表示:" 大模型有點像數據庫技術一樣,将來是每一個數字化系統、每一個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的标配。"
在 ChatGPT 誕生之後的一年時間裏,周鴻祎幾乎全身心投入了對人工智能的研究、傳播與實踐,在所有的社交媒體平台、公開演講、視頻拍攝、直播論壇中。在公衆眼中,他不僅僅是一個人工智能信仰者,而已經成爲了布道者。
一個布道者的責任,當然不會僅僅停留在傳播的階段,而是如何去實踐,尤其當人工智能注定要成爲重塑技術世界的因素。
因而,早在 2023 年 6 月,他就已經聯合了 100 多家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成立了 GPT 産業聯盟,通過發展 100 家 GPT 垂直行業的合作夥伴、攜手發展 1000 家 GPT 應用生态合作夥伴、爲百萬家客戶提供 GPT 一站式服務,在 GPT 産業上下遊對接覆蓋。同時,GPT 産業聯盟還将爲會員開放 API 和插件系統,賦能不同行業細分場景應用的智能化升級。
這是人工智能 + 具體而微的真實實踐,也是把人工智能進行場景化的企業應用的方式。讓人工智能服務于真實的場景與業務。例如,率先得以應用的包括了稅務和企業客服。
垂直開發,行業開發,甚至是企業開發,這些人工智能的企業級應用必然決定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已經奠定之後多數公司與個人的命運和生死存亡。人工智能不是天外飛仙或者雲山霧罩,按照周鴻祎的話說," 它的定位應該是一個工具,而且是一個生産力工具 "。隻有被使用的工具,才具有改造和革命的生命力。
當然,周鴻祎也的确是一個布道者。作爲一個商業世界的搏浪者,他恐怕也深刻地明白當一個企業面臨一項全新的技術時可能面臨的恐懼與慌張,所以,他說,要開 100 場公開課:這可能也是人工智能 + 的一個良好的起點,破除未知的恐懼,導引人們學會使用人工智能。
迄今爲止,中國依然是一個趕超型的社會,一個趕超型的經濟體系。人工智能已經成爲了大國競争的國之重器。然而,把已經成爲人類共同财産和共同發展工具的技術,以 " 人工智能 +" 的方式,踏實地變成可供執行和使用的産品,信仰它,實踐它,運用它,才是這項新的技術突破,帶給我們的真正的福祉和機會。
這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 " 人工智能 +" 戰略給每個人帶來的機會,也是周鴻祎及早預見和布局的意義:每個企業,都能在人工智能時代中,找到自己騰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