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沒有。爲什麽這麽說?
事情是這樣:昨天,朋友提出兩個疑惑:
1. 他想了解一些男士品牌在雙 11 的宣傳策略,然後,用 Kimi Chat 搜遍全網,也沒有得到具體有參考價值的内容。
2. 他爲品牌推廣找了很多博主,但是,發出去的内容沒有打破圈層;領導也說,好像花了很多錢,似乎效果甚微。
不知道你有沒有上述感覺。或者說,感到信息太分散了,想找到具體的東西反而更難了?
前幾天,我在研究協同軟件 notion 的發展曆程。搜索了很多次,換了好幾種提問方式,最後才把信息整合起來得到完整的内容。
放在以前,這類内容由頭部媒體邀請創始人、或團隊進行一次專訪,集中呈現所有關鍵信息,很容易能找到,現在每個角度都有不同洞察,反而讓人難以找到原始資料。
所以,我覺得現在獲取信息的難度,反而增加了。
一
你興許會說,用 AI 搜索不就好了?AI 搜索隻能找到一些表面的内容,深度内容卻找不到。這裏面關鍵一點是在渠道整合上。
什麽意思呢?
渠道,想必大家都了解;簡單講,一個具體的信息到你耳朵、眼睛中的路徑。以前,路徑很短,不信,想一想,如果你現在想深入了解心理學的某個研究,會去哪兒找資料呢?
我們直接訪問幾個知名的心理學網站,或通過一些專業的文獻索引系統,比如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人民文學出版社等,就能找到。
那時候,信息不像現在這麽豐富,但質量更高,因爲發布前都經過嚴格的審核和制作,對應的渠道也很少。
現在,随着時間推移,這些傳統信息渠道被更多細分領域和平台取代。
雖然像 SCI 和 SSCI 這樣的權威文獻索引系統仍然很重要,但現在市場上,也出現了許多其他類型的文獻索引系統,把學科和領域細分得更加精細。
比如說:
一個心理學研究者,以前專注研究抑郁症方面的内容,主要訪問商務印書館等傳統的文獻索引系統就能獲取最新論文。
可現在,僅僅依賴 SCI 和 SSCI 不夠,他可能還要看 PsycINFO 和 PubMed 上的知識。
注:(PsycINFO 由美國心理學會(APA)維護,PubMed 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國家醫學圖書館(NLM)維護)。
這就引出了一個新的問題:盡管還有很多高質量的信息,但我們該如何發掘它們?專業的研究人員要在高度專業化、細分的平台上投入大量的精力,才能找到這些珍貴的資料,更何況我們。
我以前關注市場營銷時,隻要訂閱《銷售與市場》雜志就能獲取所有重要的話題和趨勢。現在,我完全不知道該訂閱什麽,信息渠道太多了。
從數字營銷、到消費行爲分析、從品牌管理到社交媒體策略,每個子領域都有各種在線資源,想追蹤最新的營銷趨勢,真的很難。
還有一點,渠道平台的内容也越來越混雜,在同一個地方,我們能看到各種各樣的信息,這讓我們難以區分哪些内容真的有用?
現在,我經常浏覽多個不同網站、公衆号,還用 RSS 閱讀器訂閱了一些站點,就是爲了能獲取一手關于創始人、或高管的采訪,太難了。
所以,渠道分散導緻内容更加分散,獲取效率低了。
二
信息效率不等于信息密度,AI 看似提升了效率,但在密度處理上有所下降。
爲什麽這麽說?
所謂獲取效率,即短時間内找到所需信息的能力;比如,你使用 AI 搜索,問它明天的天氣如何,AI 助手立即提供天氣狀況,這就是高效率。
而信息密度呢?則指在,一定時間内獲取到信息的總量;類似于,我閱讀一本技術相關的書,每一頁都包含大量的公式、代碼和解釋,這說明信息密度很高。
可問題是,AI 搜索沒有消除信息差,隻是讓原本昂貴的資源變便宜了。
前一段時間 A 股市場很火,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建議國慶後全力買入,看好市場反彈;而另一些人則認爲,連像我這樣的小白都想買股票了,那一定要謹慎對待資金。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任一方的建議,雖然看起來有 50% 的成功概率,但并不意味着這是好的選擇,因爲可能存在更優的第三種方案。
實際上,針對一個問題,即便用 AI 搜索深度研究一番,但每一次得到的答案都未必一樣,尤其是關于主觀判斷的東西。
還有一點,在現實中,獲取信息者隻有兩個選項,已經很幸運了,可大多數時候,我們面對 N 多種選擇,以及成百上千種不同的聲音;這種情況下,有時候看似都有道理的兩種意見實際上都可能是錯誤的。
所以,信息增加對大衆來說也意味着噪音的增加。
拿前幾天我的經曆來說:
租的共享辦公室到期了,覺得價格有點高,我在想,要不要找找其他選擇。但是,總得有個過渡的地方,于是尋思不如在家先過渡下,找到後再去。
然而,當用 AI 搜 " 如何辦公更高效 " 時,結果很失望。
AI 給我的結論是,有的說不要長期在家辦公,會消耗精力;有的說在家辦公容易把工作和生活混在一起,導緻工作做不好,休息也不好。
可我的根本需求是解決如何在家更高效工作的問題。這些答案似乎在解決其他問題,那麽,爲什麽信息密度這麽高,卻沒有我想要的内容呢?
因爲内容帶有焦慮屬性,能吸引流量和點擊。我原以爲隻有人類會點擊這些内容,沒想到,現在連 AI 抓取信息也開始以 " 點擊 " 爲基準了嗎?
的确讓人懷疑。
另外,這些噪音看過後會讓人産生誤判;我記得,心理學有個概念叫 " 決策規避 "(Decision Avoidance),簡單講:很多事情我們并沒有親身經曆,但因爲看到一些信息,就誤以爲自己已經經曆過了。
這導緻了許多人總追求 " 足夠好 " 的選擇,而不是最優選擇。當然,更可怕的是,在做足夠好選擇前,外部給你的信息,本就不屬于真實經驗,反而讓我們被無用的信息框住了。
換言之,也可能 AI 抓取的信息,是創作者用 AI 生成後,發到平台的,我們看到後,卻誤以爲真實經驗。
因此,信息越來越多,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卻更加難以獲取,我們被大量無用的信息所束縛,效率和質量反而下降。
三
而且,AI 也沒有縮小人們在理解信息時的認知差異。
信息本身是一種權利,它塑造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但信息分布和接受度往往并不均等,這種不均等導緻每個人對信息的理解不同。
就像 " 新質生産力 ",如果去問 10 個人它是什麽意思?也許你會得到 10 種不同的回答,哪種更接近本身的意思呢?我們還要從原始資料中找出來。
這就是信息階梯的體現。
不同的人根據他們接觸到的信息量和質量,對同一概念有不同理解,這種現象表明,信息不是平等分配,而是形成了一種層次性。
從根本上看,雖然互聯網環境在變化,但人本身并沒有太大改變,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差異依然巨大,這是無法否認的現實,就像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
以組織目标管理爲例:
我身邊有不少組織管理專家,他們離開公司後開始做這類課程。有些人認爲,組織應該向協同制轉變,像阿米巴那樣,未來要推行内部項目制。
還有人主張組織管理要扁平化,領導直接對下屬,減少中層傳遞信息的環節,以提高效率;另外,也有人認爲組織不應該被嚴格管理,他們覺得管人不如管項目,管事不如管結果。
這些不同的觀點反映了深層的認知差異,即使在相同的環境變化下,不同角色對組織管理的理解和反應也是不一樣的。
可是,有些老闆學完之後,回去立馬想落實這些理念,但在落地過程中卻發現很難推行。爲什麽?
因爲上層領導與下屬之間依然有信息鴻溝,有影響力的人把信息傳遞給别人,别人未必能夠理解透徹,即便理解了,層次也可能不一樣。
爲什麽黃蓉在武林大會上大大方方地教楊過打狗棒法,也不擔心技藝洩露,因爲即使信息公開,不同人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也大不相同。
有句老話,屁股決定腦袋,但有時換個角度想,不也是腦袋決定屁股嗎?有人聽得出話裏的意思,有人能聽出弦外之音,而有的人什麽都聽不出來,人們的認知能力和視角決定了他們如何接收和處理信息。
所以,盡管技術不斷進步,信息越來越普及,但 AI 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信息不平等的現實。
也許,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提升每個人的信息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維,以便大家能更好地消化和應用信息,才是更值得探索的問題。
不過,人本身是懶惰的,除非真的能爲我所用,不然,誰也不會閑的爲愛發電的收集和處理信息呢?
四
還有一點:互聯網試圖用良币驅逐劣币,但發現,改變起來也很難。
大家都知道,自媒體出現之前,我們看的信息由專業人員采集、編寫和審核後發布,我們要通過搜索引擎來找到這些信息。
但自從平台開放自媒體後,情況就變了,現在信息、交易的地方、和平台,三者都發生很大的變化。變化在哪呢?用一個詞來總結即:商業效率。
現在,海量信息不斷被創造和發布,其中很多關于地攤文學、心靈雞湯或重複的速讀内容;這些信息吸引了大多數用戶,用戶的轉發形成了自我傳播,這又爲品牌主帶來了更高的轉化效率。
當商業效率變高時,那品牌主自然更喜歡這些内容。
但問題是:那些真正有深度、能提升認識的高質量内容,在自媒體平台的算法推動下,往往難以得到足夠的關注,也難以成爲熱門内容。
這些内容要靠人工推薦來獲取曝光,但它們的價值和能否商業化之間并沒有直接的聯系,或者說,存在微弱的聯系,這就導緻了,内容價值與商業化價值很難劃上等号。
也就是說:雖然高效的信息傳播模式對于商業推廣很有幫助,但它可能導緻信息質量的普遍下降。
平台想解決這一切,又很難在于平台也要賺錢,也要保持運營,而平台本身賺錢模式,又脫離不了廣告主。
所以,好内容、具備常青價值的内容越來越少,要麽研究者、創作者們背後有資本贊助,要麽,純爲愛發電,不然,很難在 AI 加速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因此,即使是有價值的内容,如果與商業化的距離太遠,也可能被忽視。
不管怎麽說,我覺得,有四點:
1. 渠道分散,導緻内容更加分散,獲取效率反而低了。
2. 高質量内容很多,都存在看不到的文獻、學術網站上,這些網站太多了,大家不願意去深挖。
3. 本質上,AI 并沒有縮小人們在理解信息時的認知差異,畢竟,獲取信息很頭疼,人們不喜歡深思熟慮。
4. 互聯網平台想改變良币驅逐劣币的狀态,回頭卻發現,社會像一台商業機器,市場規則下運行時,往往是那些打動人心的信息加速了交易。這一切,不知道對嗎?
總結
每個人,都有信息繭房。
主動探索都很難走出繭房,更不用說,不知道自己被困其中的人了;這樣看來,AI 到底讓信息環境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呢?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王智遠,作者:王智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