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險數顯示,2023 年 1-2 月上汽斯柯達累計銷量 3662 輛,同比下滑 66.28%,其中 2 月銷量 1729 輛。在過去的 2022 年,斯柯達在中國市場暴跌,全年銷量僅 4.46 萬輛,同比下滑 37.4%,跌幅僅次于俄羅斯。
在大衆汽車集團中,斯柯達是銷量第三的品牌,然而斯柯達在華銷售的 8 款車型卻無一銷量低迷。具體車型來看,昕銳是斯柯達銷量最好的産品,2023 年 2 月累計銷量 470 輛,明銳和柯珞克分别爲 320 輛、199 輛。此外,科迪亞克爲 161 輛,柯米克和明銳爲 136 輛,速派爲 69 輛。
《汽車行業關注》查詢上汽斯柯達官網了解到,目前斯柯達在國内經銷商數量不足百家,經銷商數量最多的省份是上海,爲 8 家,其它省份基本維持在 2-3 家左右。
斯柯達何去何從?外方似乎已有退市之意。2022 年底,斯柯達總經理克勞斯 · 澤爾默(Klaus Zellmer)在接受 Automobilwoche 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的競争太激烈了,我們将與中國合資企業的合作夥伴一起考慮我們将如何進行。如果我們想集中精力,值得查看所有場景,然後做出決定。此外,克勞斯 · 澤爾默指出,可以考慮隻在中國銷售汽車,而不是生産汽車。
對于這一消息,斯柯達中國回應表示,作爲公司正常商業化運作的一部分,斯柯達将會繼續對其在國際汽車市場上的定位進行評估,并且調整戰略以适應當地汽車市場的發展,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中國市場。
2005 年 4 月,斯柯達與上海大衆達成合作,斯柯達汽車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開啓斯柯達汽車國産之路。2006 年 9 月,Š KODA 品牌正式啓動,宣布其中文名 " 斯柯達 ",成爲上汽大衆旗下第二品牌。
自斯柯達入華以來,一直以 " 德系品質 " 爲背書," 上海大衆斯柯達 " 的标簽成爲斯柯達在中國市場身份的象征,盡管它是被大衆汽車集團收購的捷克汽車品牌。進入 2010 年後,斯柯達加快産品布局,先後推出 A 級入門車型 Rapid 昕銳、首款 SUV 野帝、行旅車 Rapid Spaceback 昕動,并開展進口車業務。
2016 年 7 月,斯柯達國産車型的尾标由 " 上汽大衆 " 變爲 " 上汽斯柯達 ",欲強化斯柯達品牌的獨特性。獨立後的斯柯達确實取得一定成效,2016 年 -2018 年斯柯達在中國市場銷量連續三年超過 30 萬輛,分别爲 33.0 萬輛、33.3 萬輛、34.1 萬輛。至此,斯柯達在中國的輝煌也達到頂峰。但與衆多合資品牌類似,上汽斯柯達銷量迅速暴跌,2019 年 -2022 年分别爲 28.2 萬輛、17.3 萬輛、7.12 萬輛、4.46 萬輛。盡管在此期間,斯柯達也做出各種嘗試試圖改變銷量下滑的局面,例如推動車型更加本土化、降低售價等,但最後都無濟于事。
在上汽大衆内部,上汽斯柯達的定位略低于上汽大衆,但兩者保持同平台生産,産品功能相差不大。随着市場競争複雜化,大衆品牌價格下探、自主品牌價格上攻,雙重夾擊下留給斯柯達的生存空間日益狹窄。至于斯柯達首發會退市,目前暫無定論,但如今的斯柯達對于上汽大衆來說,就像是一塊燙手山芋,斷臂求生不無可能。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