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3 月 24 日美股盤前,小米公布了 2022 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業績報告,财報數據顯示,2022 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團營收 660.5 億元人民币,高于預估 653.6 億元 ;2022 年全年,小米總收入 2800 億元,同比下滑 14.7%,高于預估 2796.8 億元。
随後,小米召開了 2022 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報電話會,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與 CFO 林世偉參加了本次電話會。
盧偉冰坦言,2022 年對于小米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但同時也是小米能力脫胎換骨的一年,這些能力轉化爲商業成果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希望投資者和市場能夠給予小米一定的耐心和信心。
上半年市場可能仍會下滑
盧偉冰表示,小米 Q4 業績下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宏觀環境影響,如俄烏沖突、全球彙率波動以及高通脹等,它們對市場的影響依然比較大,Q4 沒有出現明顯的好轉。
另一方面原因是小米在在新的經營策略下,爲追求長期穩健的經營,主動進行了一些内部經營策略的調整,如海外庫存的去化等。
盧偉冰稱,從今年一二月份的情況來看,消費的複蘇仍需要一定時間,因此在今年上半年,市場仍可能出現同比下滑。但總體而言,盧偉冰仍對未來保持樂觀,認爲行業競争将趨于理性,庫存水平也會逐步回歸正常。
外界長庫存傳言不準确 清庫存有效
去年年初,小米開始了一系列清庫存的行動,而清庫存一定程度上也對小米智能手機的毛利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盧偉冰表示,第四季度小米庫存下降非常明顯,同比同比下降了 3.7%,環比下降了 4.8%。總體而言,小米的庫存仍然很健康。去年小米采取了許多清庫存的措施,這些措施非常有效。
此外盧偉冰表示,外界有傳言稱小米集團有一些比較長周期的庫存,這一信息并不準确:
我想借這個機會做一個簡單澄清,2021 年整個行業都預測 2022 年市場會有增長,但其實大盤是有很大下滑的。2021 年我們也和部分企業簽署了一些(合同 / 協議),根據相關約定,2022 年确實有一些庫存進來,但這些庫存是按照未來的預期價格進來的,而且這些庫存我們是可以在 2023 年穩妥地消化掉的,因此有些消息是不準确的。
印度市場面臨挑戰 但運營正常
盧偉冰表示,小米在印度市場确實面臨較大的挑戰,存在資金上的影響,但目前在印度運營仍然正常,未來小米會提升在印度業務的運營效率。小米相信印度司法的公正性,也相信在印度經營的合法與合規。
關于海外市場,盧偉冰稱,去年每個品牌都面臨巨大的壓力,但是小米在全球擁有最完整的基礎設施布局,因此沒有退出任何國家。這也是小米在市場回暖之後能夠快速恢複的重要原因。
關于選擇海外市場時,盧偉冰表示,過去過去會從市場大小和消費能力 / 産品結構這兩個維度來看市場,但是近幾年地緣因素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因此,小米選擇戰略性市場時,考慮市場風險要低,市場規模要大,購買力要強。基于這三個維度,小米選擇了全球大約 20 多個國家作爲戰略市場。在這些市場裏小米會形成比較重資産的投入,因爲相信長期的投資會有長期的回報。
AI 大模型方面有積累
對于最近大火的生成式 AI,盧偉冰表示,小米很早就在 AI 大模型等方面有嘗試,采用多技術路線并行,比如小愛同學就是典型的大模型落地應用場景,公司在此方面己有所積累:
我們小愛同學做了 6 年,在與用戶交互體驗中積累了長期可複用的經驗,未來我們會繼續做大模型的研究,引入更先進的大模型能力,包括探索多模态能力、智能座艙交互體驗提升等。"
新能源汽車價格戰
關于當下新能源汽車正在進行的價格戰,盧偉冰表示,小米汽車進度與預期相符。至于市場競争的情況,由于小米汽車上市還有一段時間,仍有空間進行相應的調整。
不了解 ARM 提高收費問題
關于市場此前報道的 ARM 計劃提高專利費用的問題,盧偉冰表示,目前還沒有看到特别具體的報道。
盧偉冰認爲,任何收費策略的改變,最後到落地都需要很長的周期,很難短期之内完成,因此短期内不會對小米的成本産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