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出遊,不少朋友會選擇親近大自然,不過有時我們卻忘了和野生動物保持合理的距離,引發危險。比如近期就有男子在野外投喂棕熊,結果差點發生危險。
圖片截自四川觀察
報道這類事件的媒體,多次使用了一種耐人尋味的标題風格,大意是 " 繼投喂網紅狼之後,又開始投喂熊了 "。對于可可西裏遊客投喂狼(請注意,這件事的主語不應該是 " 狼 " 而應該是 " 遊客 ")的事件,許多人抱着一種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态度,甚至對勸導 " 不要投喂 " 的人惡言相向,然而當投喂棕熊登上熱搜,危機意識也姗姗來遲。至少在一件事上網民達成了共識:熊可比狼危險多了。那麽,熊到底有多可怕,有哪些行爲會增加被熊襲擊的風險呢?今天咱們就來詳細聊聊。
更無豪傑怕熊罴?
棕熊是最爲危險的陸生大型動物之一。首先它的體型夠大,越大的動物,往往破壞力也越大。有一篇屍檢報告顯示,一位被棕熊攻擊的受害者,死于頸椎高度彎曲和變形,原因是被熊掌拍了腦袋。棕熊這種體重動辄上百甚至數百千克體重的動物,即使不使用尖牙利爪,靠其蠻力随便拍一巴掌也足以緻人重傷甚至死亡。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其次,随着人們的保護意識提高,包括熊類在内的野生動物數量在增長,分布範圍在增加,與人相遇的可能性自然也會增長。而現在親近大自然的戶外運動越來越流行,更進一步提高了人和棕熊 " 相會 " 的可能。特别是許多遊客并不了解動物,遇到熊還 " 傻大膽 " 地上去投喂、拍照。
棕熊也是與人發生沖突頻率最高的動物之一。棕熊被視爲青藏高原最危險的動物。2014 到 2017 年,青海省給 7494 例猛獸造成的财産和人身損害提供了賠償,其中有 42% 是棕熊導緻的,而其中 14 例緻人死傷的案例,都與棕熊 " 作案 " 有關。全世界範圍内,2000 至 2015 年間記錄在案的棕熊攻擊人事件共有 664 起,緻死率 14.3%。
不僅棕熊,其他的熊在食肉動物傷人事件總數中都是排名靠前的(有一個例外,北極熊,它攻擊人的報告很少,因爲人很難接觸到它)。即使是 " 友誼使者 " 大熊貓,在動物園裏也有一大把的傷人記錄。總之,對于熊這一類動物的态度,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順帶一提,攻擊人最多的熊類不是棕熊,而是懶熊,懶熊是主要生活在印度次大陸的一種小型熊。它對付主要的捕食者——老虎,會采用非常激進的還擊策略。因爲靠捕食大型動物爲生的老虎,非常怕受傷影響行動能力,所以即使打得過懶熊,老虎通常也不會硬碰硬。糟糕的是,懶熊遇見人的時候,也會主動沖上來,這導緻了許多可怕的死傷。聊過了熊的危險性,再來聊聊哪些因素會提高熊攻擊人的風險。
偷野餐的熊很可愛嗎?不!
食物吸引是首要的風險因素。
有一部漢納 - 巴伯拉動畫公司(Hanna-Barbera Productions)出品的動畫《瑜伽熊》,主角瑜伽熊是個偷遊客野餐的 " 慣犯 ",已經忘記如何在野外覓食了。這個角色是有現實原型的,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迪那利國家公園(Denhali National Park)等幾處保護區,曾經有許多棕熊和美洲黑熊被人類的食物(有遊客的投喂,也有垃圾堆裏的殘羹)吸引,熊翻垃圾堆甚至一度成爲黃石國家公園的一景了。
盡管熊翻垃圾堆看起來頗爲有趣,但後來血的教訓告訴人們,讓熊把人類和食物聯系在一起,是一件多麽危險又愚蠢的事情。黃石國家公園從 1872 年到 2018 年的經營曆史中,發生過 8 起熊攻擊置人死地的事故。其中一起是熊有偷營地食物的 " 前科 ",一起是熊不久前正在垃圾堆裏覓食,另一起則是熊鑽到帳篷裏偷東西吃,結果與人狹路相逢。
在我國三江源地區進行的調查發現,導緻人熊沖突的重要原因也是食物。棕熊經常闖進牧民房屋,尋找儲存的食品,死家畜和廚餘也會把熊吸引到居民區來。在新疆和西藏,類似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去年年底,還有兩頭棕熊闖進了新疆祁曼塔格鄉的鄉政府(說是一個 " 鄉 ",其實這裏隻有兩幢房子,一幢是保護區中心站,一幢是鄉政府,都被熊入侵過)。
棕熊雖是雜食動物,但一般不會把人看作食物。在黃石國家公園,棕熊爲了捕食而殺人的事件,隻有一起。如果棕熊因爲别的原因,比如護食或者受驚吓而殺了人,它也可能會吃人肉,但這和故意爲了吃而殺人是不一樣的。
因此,好消息是,我們隻要不提供能吸引它的食物,熊接近人和攻擊人的幾率就會大大減小。1970 年,黃石國家公園通過了一部熊管理辦法(Bear Management Program),嚴格管理食物和垃圾,不要讓熊對人和人的居住地産生興趣。在我國青海,有一個民間野生動物保護機構雪境,爲當地牧民做了很多防熊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嚴格管理垃圾,以免熊被引誘到居民區來。
小熊很可愛,但熊媽媽超可怕!
在野外和小熊互動,也可能爲自己帶來殺身之禍。帶崽的母熊,敢于直面任何對幼崽的潛在威脅,如果人讓母熊感到了這種威脅,後果往往非常嚴重。
2024 年 5 月 19 日,在美國懷俄明州的信号山(Signal Mountain),遊客伯克(Shayne Patrick Burke)意外驚動了一隻帶崽的母棕熊,熊撲上去襲擊了他。
幸好伯克很聰明,帶了驅熊的辣椒噴霧,而且被熊撲倒時,還記得護住脖子等要害部位。他還很幸運,熊咬到辣椒噴霧被嗆跑了,他的手機有信号,聯系到了妻子(她懂得急救術,教他用手頭的東西做止血帶)和救援人員。隻要運氣稍微差一點,伯克先生可能就無法生還了。
根據《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的文章(順便一提,這是筆者看到過的署名作者最多的一篇論文,足足有 60 人),2000 至 2015 年間,全世界範圍内的棕熊襲擊人案例中,有 47%" 肇事者 " 是帶小熊的母熊。育兒期的母熊十分敏感,會把人視爲對幼崽的威脅而發動攻擊,本節開頭提到的伯克先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野外遇到的小熊十分可愛,很容易讓人忽視接近小熊是多麽危險的事。2023 年 10 月 7 日,青海玉樹一名遊客在毫無遮攔的情況下,向帶崽的母棕熊 " 打招呼 ",更早之前,還有遊客投喂小棕熊的視頻,背景是一片歡聲笑語。這又驗證了前文提到的一個矛盾,戶外旅遊流行起來之後,越來越多不了解野生動物的遊客接觸到熊,就會增加傷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防患于未然,可以這樣做
前面說的主要是 " 不要招惹熊 ",現在咱們再聊聊我們可以做哪些主動的預防措施。
根據研究,全世界的棕熊襲擊人案例裏,還有一個經常出現的因素是 " 突然性 ",有 20% 的襲擊事件裏,熊和人是突然相遇(sudden encounter)的,導緻熊受驚。一般而言熊是怕人的,但它受驚時的攻擊也同樣緻命。
所以防熊的一個主要思路,就是要早早提醒熊人的存在,避免與熊突然相遇。在有熊的地方,人要盡可能結伴活動,發出更多聲音,讓熊遠遠地聽到人聲并躲開。人多," 偵察 " 的眼睛也更多,更容易察覺熊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在野外,不要離開遊客行走的道路,以免和熊 " 不期而遇 "。
合适的器械也是防熊的常用方法。伯克的例子又可以證明,防熊噴霧是能救命的。前面提到的保護機構雪境,他們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幫助牧民用帶刺的圍欄、電網等設備保護房屋,避免棕熊進屋毀壞東西,減少人熊沖突。但棕熊也在不斷嘗試突破防線,甚至有熊會在電網下挖洞鑽過去。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總是充滿變數,需要靈活應對。
最後,也是很多人都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把熊打死 " 爲民除害 " 可以嗎?答案是不可以,因爲熊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受法律保護,除非面臨生命威脅否則不可以傷害熊。
一篇研究三江源人熊沖突的論文,提出的建議是,如果一頭熊造成了異常多的破壞,對它可以使用比較 " 暴力 " 的處理手段:用鞭炮和橡皮子彈把它吓走,把它關起來不放歸野外,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比如威脅到認得生命安全時也可以擊斃。擊斃的工作需要正規協議管理,由專業人士執行。
但是,我們還是要認識到,熊也是生物多樣性的一部分,所謂 " 爲民除害 " 畢竟是不得已時的辦法,如果人和棕熊沒有不必要的接觸,熊本身可以不成爲 " 害 "。與大自然打交道,更多時候,我們需要學習的是該如何防患于未然,爲什麽非要放任矛盾激化再拼個你死我活呢?像什麽 " 投喂 "" 玩耍 "" 摟抱 " 之類會給人和動物帶來風險的行爲,真的不要再出現了。
策劃制作
作者丨紅色皇後 科普創作者
審核丨黃乘明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策劃丨丁崝
責編丨丁崝
審校丨徐來、林林
相關推薦
1.爲什麽有人顯老,有人顯年輕?這 5 點原因讓你 " 老得更快 "
2.維生素 C 含量比橙子還高,熱量還超低!這種秋天水果錯過真的會後悔
4.這個神秘的地震波,在全球傳播了整整 9 天,嚴重後果卻很少有人察覺
5.網友姥姥家的棗樹突然就 " 發瘋 " 了?還會傳染?真相竟然是這樣!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複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