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羅斯總統普京視察了俄軍南方軍區總部,并參觀了一些俄軍最新裝備。
本來這就是個例行工作,不過眼尖的網友發現,紹伊古和格拉西莫夫親自向普京介紹的這輛全地形車,看起來很像中國的陸軍裝備的山貓 CS/VP11 型 4x4 全地形車啊!
中國不是中立麽?啥時候向俄軍出口軍用全地形車了?
淡定淡定,這哪裏是什麽軍用全地形車,分明是農用車好麽?
其實,俄軍裝備的,并不是中國的山貓,而是一款很相似的 " 沙漠穿越者 "1000-3 型全地形越野車,是一款真正的民用産品。
俄軍其實以前沒裝備過類似結構的戰場全地形車,隻不過在中國的青銅峽的西部聯合 2021 演習中,解放軍的全地形車給俄軍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款小車不僅可以輕易塞進米 171 的貨艙、适應各種複雜的戰場地形,還能夠運載大量作戰物資,甚至能夠裝載火箭、榴彈發射器等重型武器,極大地提升了軍隊的機動性和作戰能力。
看解放軍用的爽,俄軍回去就打報告要這種小車。
不過,俄羅斯的車輛工業雖然談不上太差,但還真沒有類似的産品,如果從頭開始研制,時間沒法保證不說,以俄羅斯殘缺的産業鏈,成本也會飛到天上去。
▲俄羅斯 LuAZ-967 全地形越野車,顯然就不是一個時代的産物
自己沒有,那俄軍就隻能進口了,但問題在于,俄羅斯一直受西方制裁,而中國在俄烏戰争後中立,也不會向俄軍出口軍用車輛,這怎麽辦呢?
突然,俄軍發現了俄羅斯民用車市場上,有一款中國山東淄博奧德斯工業股份公司研發的農用車 " 沙漠穿越者 "1000-3 全地形車。
" 沙漠穿越者 "1000-3 是淄博奧德斯針對農用車市場、巡邏車市場、安防車輛市場以及沙漠越野娛樂市場推出的一款一種 4 × 4 的小型全地形越野車,其中 2022 款車長 3.35 米,寬 1.8 米,配備 1 台 1000CC 排量 85 馬力的汽油發動機,最高行駛速度爲 80 公裏 / 小時,涉水深度可達 0.4 米,理論續航爲 250 公裏。車後還有一個貨鬥,長度爲 2.3 米,可以裝載人員或者貨物,負載能力爲 550 公斤,全車總重量爲 1600 公斤,貨鬥還擁有自卸能力,實用性非常強。
俄軍一看參數,這和軍車也沒差多少嘛,關鍵是便宜,隻要 158 萬盧布(約合 12.6 萬人民币)!那還說啥啊,買吧!
于是俄軍一口氣就買了 537 輛基礎配置的 " 沙漠穿越者 ",經過試用,俄軍認爲這款越野車可以到達 " 普通卡車無法應對的環境 ",包括沼澤、沙漠、泥濘土壤或陡峭山坡等地方。普京視察後,俄軍又訂了 1590 輛升級款。
新的升級款主要是針對俄羅斯的環境做了定制配置,比如增加了加熱裝置、改裝封閉駕駛室防止冬天太冷,加固保險杠提高耐用性,升級後的版本要貴一點,漲到了 210 萬盧布(約合 16.7 萬人民币)。
▲ 2023 款沙漠穿越者
看看這些升級項目就知道,這種車是在冬天的烏克蘭戰場用的,目前,在紮波羅熱前線已經發現了這種車的蹤迹了。
那麽,這種全地形車到底是何方神聖,爲什麽會引發俄軍的青睐呢?
俄軍采購的 " 沙漠穿越者 ",其實是一種 UTV,全稱是 Utility Terrain Vehicle(實用型全地形交通工具),是近年來非常時髦的一種軍用車輛。
不過,它本來并不是爲軍用而生的。
UTV 脫胎于 ATV(不是你想的那個 AV,而是 All Terrain Vehicle,适合所有地形的交通工具),樣子基本上就是戰狼 2 中貧民窟追逐戰的那種雇傭兵四輪摩托車那樣。
ATV 的前身源于 60 年末的北美,北美地形分爲東、中、西三部分,其中西部爲高大的落基山脈,東部是阿巴拉契亞山脈,山脈的走向不阻擋來自北冰洋的寒冷氣流南下,60 年代末又偏偏遇上了百年難遇的大寒潮,整個美國都在雨雪之中瑟瑟發抖。
這樣一來,美國人發現自己的車輛在風雪交加且泥濘濕滑的路上,根本無法穩定行使,于是就想擁有一種輕便、小巧,且能在惡劣路況下行駛自如的車輛,作爲雨雪季的替代交通工具。
于是,本田 Honda 工業率先推出了一款名爲 ATC90 的三輪式全地形車,這就是 ATV 的雛形,也正式開啓了屬于全地形車的時代。
後來,人們發現了這種車超強的地形适應性能,所以很快被改成比賽賽車以及越野運動的專屬車輛。有了市場就有人研發,各大廠商都開始了進入 ATV 賽道,在 80 年代帶來了一次 ATV 潮流。
不過在 1988 年,美國政府處于安全性方面的擔憂,要求到廠家停止銷售三輪 ATV,統統改成四輪。
進入四輪 ATV 時代後,美國人把自己最擅長的四輪驅動裝到了 ATV 上,然後發現四輪驅動和 ATV 簡直是絕配,能夠讓它在各種地形如履平地,成爲名副其實的全地形車。
到了 90 年代,ATV 傳入中國,因其長相酷似摩托車,結構原理與摩托車相似,也有人稱其爲 " 沙灘摩托車 " 又或 " 四輪摩托車 ",不過當時的中國還比較欠缺越野文化,而且這種車沒法上牌子,所以賣得并不好。
而與此同時,ATV 演化出了另一種分支:UTV。
UTV 和 ATV 其實沒有太大區别,無非是 " 把式 " 轉向器,變成了方向盤,除此之外,UTV 還安裝有防滾架、安全帶等防護措施,有的 UTV 還設計了車鬥。
顯然,相比 ATV,UTV 更實用(能拉貨),也更安全(有防滾架),所以很快就成爲了越野界的新寵兒,在農用界和狩獵界,更是非常火爆。原因很簡單,在美國,大面積的原始森林開車肯定是進不去的,但是 UTV 沒問題,又或者去農場裏拉個草,給農機送點汽油什麽的,在任何場景都非常好用。
正是因爲 UTV 如此流行,不出所料就被美軍注意到了。
美軍發現,這種通過能力很強的小車,似乎天生就适合軍用。
UTV 采用框架結構,沒有車門車窗和擋風玻璃,非常容易進出,方便步兵下車作戰。發動機後置、四輪驅動布局,不僅增強了視野範圍,而且具備超強的越野能力。
整車通過懸挂、車架、上部框架形成一個整體,不僅結構堅固,而且減輕了重量,方便空運。發動機聲音也很小,稍有點距離,就根本聽不見了。
雖然 UTV 很小,但其裝載能力一點也不小,不僅能搭載 4 名士兵,而且能裝載半噸的貨物,也可以攜帶反坦克導彈、榴彈發射器、重機槍等支援火力。
最關鍵的是,UTV 非常靈活,美國雖然有步兵之友悍馬車,但這種車太大太重,機動性很差,巷戰中一旦遇阻就很容易陷入伏擊火力,而 UTV 就不一樣了,不僅速度比悍馬快,而且非常适合鑽入狹窄的巷道,靈活機動開展作戰。
此外,悍馬需要重型直升機吊運,而 UTV 用黑鷹這樣的中型直升機就能吊運,也可以在大型直升機内部裝載,機動能力更爲出色。
所以,美國是最早把 UTV 列爲軍用的國家之一,早在海灣戰争期間,美國特種部隊就搭載這種 UTV 穿梭在中東沙漠和城鎮中,執行了很多機動作戰、武裝偵察、供給供應和通信保障等任務。
近年來,美國普遍裝備了北極星 MRZR 型 UTV,這種車有世界頂級的全負載極限越野能力,車輛 truck-inspired 懸挂設計可以攜帶 3250 磅(接近 1.5 噸)的有效載荷或 9 名步兵,并以極高的速度在全地形路況下行使。
不過,随着北極星 MRZR 的逐漸老化,美國準備爲海軍陸戰隊列裝新型的 " 極輕型戰術車 "(ULTV,Ultra Light Tactical Vehicle),這種車在 UTV 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輕量化,車長隻有 3.7 米,能夠輕松的裝入 V-22 和 CH-53E 直升機内部,機降時,人員不用下車,直接開車駛出機艙直接投入戰鬥。
無獨有偶,作爲資深美粉,本着鷹醬有的兔子也要有的原則,中國這些年也沒少在全地形車上下功夫,常見的山貓 8x8 家族就不說了,就連 UTV,也推出了新産品,那就是山貓 CS/VP11 型全地形車。
CS/VP11 由兵裝集團重慶嘉陵公司研制(愛騎摩托的應該很熟悉),有 4x4 和 6x6 兩種版本,結構上可以看做一個雙座版的北極星 MRZR,車身縮短了不少。
CS/VP11 安裝有一台 1.3 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水冷柴油機,采用了适時四驅技術,可以自默認驅動狀态,根據輪胎附着力變化,将部分扭矩自動分配至前驅動橋,效果好,結構簡單,成本低。
同時,由于适配了雙 A 型擺臂 + 大行程減震系統的獨立架構,最大程度的強化了複雜路況的通過性,可以輕松的過 3-5 米的深坑、30 度的陡坡、爛泥地、沙灘河灘等,在山地、叢林等崎岖狹窄地域的綜合機動能力更突出。
同時,因爲體積小、重量輕,CS/VP11 不僅可以裝入米 -171 直升機的機艙運載,也可以吊挂運輸,機降之後特戰隊員可以迅速駕駛山貓搶占高地,向敵縱深突破。
當然 CS/VP11 的厲害之處不僅僅在于其全地形越野性能,而是在于其超強的模塊化改裝性能。
從目前曝光的一些改裝型号來看,CS/VP11 有戰鬥車、人員運輸車、醫療救護車、炊事車、火力支援車、彈藥運輸車、無人車等。
戰鬥車車頂架設了一挺 12.7 毫米重機槍,人站在車鬥上操作,根據需要也可以換成榴彈發射器、反坦克火箭筒等。
人員輸送型爲 4x4 結構,能搭載 4 名步兵和其配套的武器裝備。
救護車型有雙層擔架,而且還有一個能伸長的滑軌,把重傷員固定在擔架上就能直接把傷員送上車,減少了人員轉運帶來的二次傷害。
除此之外,另外一款救護車還有急救模塊,在野戰條件下也具備心肺複蘇、生命體征監護、輸液、吸氧和氣道開放救治功能。
炊事車爲 6x6 底盤,在保留了越野性能的同時,車上還安裝了鍋竈和冰箱,不僅能保鮮肉類和蔬菜,而且還能直接在車上清洗,抵達目的地域後可以直接進行煎烤烹炸類等工序,爲作戰一線提供 " 炒糖色 " 服務。
最誇張的是,解放軍新一代的無人戰車平台也是以 CS/VP11 爲基礎,采用了傳統動力 + 電液線控底盤方案向增程式油電混合動力 + 全電線控底盤方案,車頂安裝了光學攝像頭,車頭安裝了 270 度掃描的固态激光雷達,還有 2 組北鬥導航系統接收天線,車體前後左右有 4 組白光視頻采集系統和 2 組毫米波雷達,科技感拉滿。
顯然,中國的山貓 UTV 不僅不比美國的 ULTV 差,而且功能更多樣化,更能适應複雜的多樣化任務。
知道了 UTV 到底有多香,我們也就明白了爲啥俄軍會選擇從中國買 UTV。
俄軍的空突力量脫胎于蘇聯,迷信空降履帶式戰車,不過這種 " 鋁合金棺材 " 雖然有裝甲,防彈性能實在一般,而且空降輔助器械複雜,車輛的故障率也很高,而且還不能吊運。
而且在俄烏戰場上,這種履帶式車輛很容易成爲漫天飛舞的巡飛彈和自殺無人機的目标,面對從天而降的打擊,你有裝甲又有什麽用呢?
有時候,可能靈活的蛇形走位,比裝甲還要管用一些,UTV 專業的底盤懸架在烏克蘭這種爛泥地中可以以極高的速度機動前進,而且車身小巧靈活廉價,用反坦克導彈打不劃算,用火箭筒又很難直瞄射擊,更不要說進入攻擊航線就很難急轉彎的穿越機了。
這樣一來,就能讓己方人員在戰場擁有更高的存活率。
而且,履帶式車輛生産起來很貴,一輛 BMD 要 300 萬美元,差不多夠買 200 輛中國的全地形車了。這麽便宜的車,哪怕損失一些,也完全不心疼。
同時,你永遠要相信中國民企的供應鏈,因爲技術成熟,造這種車在中國根本不算個事,隻要錢給足,廠子裏的中國大叔加班加點都能給你造出來,一點也不耽誤你發動冬季攻勢。
▲這衣服一穿,爲啥瞬間就感覺沒逼格了呢?
更何況,烏克蘭已經在戰場上大批使用 UTV 了,車頂和車輛前方加裝了擋風玻璃和頂棚,車頂配備 Stugna-P 反坦克導彈。
東烏遍布泥濘平原和森林,烏軍有了 UTV,就可以在森林和田野裏神出鬼沒,完成運輸補給乃至偷襲作戰。
所以哪怕采購農用車,俄軍也必須擁有自己的 UTV,以應對烏軍的 UTV 優勢。
也許,這标志着俄軍在裝備領域的一次大轉變,曾經,俄軍對來自東方的裝備充滿歧視,而現在,經過了嘗試之後,也終于 " 真香 " 了。
支持三檔控溫,不用裏三層外三層,輕松過 " 暖 "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