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原文傳送門:
原文摘要:
1." 勿意 ",不要臆想,不要異想天開
不要 " 我認為 ",不要你想。你完全可以到現場去看看到底是什麼樣,去問問專家,專家會告訴你真實的世界是怎樣的。
2." 勿必 ",不要一定怎樣
不要 " 一個流程必須這樣 "" 一件事一定要這麼幹 ",如果一個人堅持一成不變,經常會出現重大的錯誤。
3." 勿固 ",不要固化印象
不要說 " 我就這樣了,敵人也就這樣了,事情也是這樣的,市場也是這樣的,客戶也是這樣的,他們不會産生任何的變化,他們都會按照我想象的他們這樣,一直持續待下去…… ",事情往往不是你想的 " 這樣 "。
4." 勿我 ",不要過于自我
自我是個好東西,一個人沒有自我,定不下來事。但是一個人如果總想着我,看不到周圍,看不到競争對手,看不到客戶,看不到同伴,事情也是沒法做下去的,也無法從小處着手,因為他被自己框得太狠了。飄在雲裡,漂在水面,沉不下去。
舉個小例子——訂餐,有多少人拿到訂餐信息之後,非常清楚穿什麼?去哪兒?什麼時候去?進哪個包間?坐在什麼位置?吃什麼?
用這個标準來看,百分之九十九的訂餐信息是不準确的,至少沒有最優化。這種事都不能從小處着手,其他大事怎麼能期望他做成?
隻有大處,沒有小處,落不了地,眼高手低做不成事,不行。隻有小處,沒有大處,格局不夠,自己做不成大事,而且還可能耽誤領導的大事。
所以" 大處着眼,小處着手 " 的做事法則,看上去簡單,其實是一輩子的修煉。
如果你逼問,是選小處着手還是選大處着眼?兩害取其輕,我會說,還得選小處着手,至少能成就些小事,再修行修行,成大事可期。不會管一個醫院還好,連手都不會洗,那連一個醫生都當不好了。
我沒見過,幹不了小事,但是能幹成大事的人。一室不掃,天下也掃不了。但掃了天下,不掃一室,有時候不是不能,而是懶得幹了。
☞如果你喜歡這樣導圖,
請多留言多點贊,我們會持續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