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1 月 10 日訊(記者 趙昕睿)據深交所最新披露,正謀求創業闆上市的施美藥業于本周末終止審核。記者留意到,深交所本周終止審核的 3 家 IPO 均來自創業闆,主動撤單爲同一原因。除施美藥業,另外 2 家 IPO 企業分别爲緻遠電子和萬方科技,分别由中信證券和招商證券保薦。
11 月 9 日晚,深交所公告,因創業闆 IPO 施美藥業與保薦機構國金證券撤回上市申請,深交所決定對發行人終止審核。除主動撤單的因素外,在年内于 8 月 16 日被證監會罰款并暫停證券服務業務的天職國際正是發行人本次申請上市的會計事務所,或也是另一重要因素。
爲正常推進上市進程,在天職國際處罰決定書下發後,部分 IPO 就已迅速公告更換會計事務所,但少數 IPO 既未更換新的會計事務所也并未撤單。各交易所顯示,從天職國際處罰書下發至今,天職國際提供服務的 IPO 還有 6 家,但大多因終止審核已與上市無緣。
其中,上交所共 2 家 IPO 審計機構爲天職國際,分别是科創闆北鬥院和興天科技,分别由中泰證券和西部證券保薦,已被終止審核。深交所爲 1 家 IPO,是由華泰聯合保薦的創業闆嘉諾科技,因撤回被終止審核。北交所則有 3 家 IPO,包括錦華新材、珠海鴻瑞、大鵬工業,因根據相關規定,審計機構被處罰暫停展業,所以 3 家 IPO 變更爲中止審核,分别由浙商證券、東方證券、東方證券保薦。
值得注意的是,施美藥業在天職國際被正式下發處罰前,就已向深交所申報更換會計師,審核狀态在 8 月 2 日也變爲中止。後續從 9 月 30 日公布需補充提交新的财務資料到撤單前,也并未披露更換會計師的進展。天職國際的處罰影響對于上市曆程本就一波三折的施美藥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主動撤單成爲了最後的選擇。
發行人曾在新三闆挂牌,更換 3 家上市輔導機構
記者在梳理公司過往上市進程時發現,這并不是施美藥業第一次沖擊 IPO,最早從新三闆不斷轉換賽道。
施美藥業早前于 2016 年 4 月 26 日開始就在新三闆挂牌。自 2018 年 5 月 24 日退市兩年後,拟沖刺 IPO 闆塊從科創闆轉向了創業闆,并先後由五礦證券、國信證券和國金證券三家券商上市輔導。監管對發行人先前在新三闆挂牌期間及摘牌後的相關事項是否合法合規、是否存在受到處罰的情形也在問詢環節中進行了提問。
據申報稿披露,施美藥業是一家以研發爲核心驅動力的創新型醫藥企業,專注于仿制藥的研發、生産及銷售。核心業務主要包括醫藥研發與定制化生産業務、化學藥制劑生産銷售業務等 2 大類。本次拟募集的 6.08 億元則計劃投向公司主營業務的建設,以此提升公司研發能力。
作爲一家以研發爲核心驅動力的藥企,發行人近年也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報告期内(2021 年到 2023 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别達到 3077.16 萬元、 4019.94 萬元和 7193.10 萬元,占營收比重分别爲 20.80%、21.82% 和 17.83%。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研發及技術人員占員工總數爲 52.87%。
持續經營能力方面,發行人在報告各期分别實現營收 1.48 億元、1.84 億元和 4.03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 65.17%。淨利潤則分别實現 0.52 億元、0.76 億元和 2.08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 100.91%。可以看到,2023 的業績表現大幅增長,但與此同時,占比較高的主營業務因毛利率下滑引發監管關注。
主營業務收入中,化學藥制劑生産銷售業務提供最多貢獻,在報告期内收入分别爲 6223.64 萬元、8892.07 萬元及 2.00 億元,毛利率在報告期内則分别爲 82.05%、76.20%、87.90%。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業務其中 99% 以上的收入則來自于核心産品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下稱 " 地平片 ")的生産及銷售。從高占比數據來看,發行人單一産品風險也在問詢環節中受到監管質疑。
結合上述主要業務 2022 年毛利率發生下滑,以及主要産品地平片被第八批國家藥品集采中标情況,監管在問詢環節中要求發行人對上述主要業務毛利率下降,以及後續毛利率變動趨勢,是否存在持續下滑風險進行說明。公司對此稱,公司化學藥制劑生産銷售業務毛利率在 2022 年下降主要系地平片單價下降所緻,較 2021 年下降了 34.39%。
此外,介于 2023 年上半年地平片的集采中選價格高于 2022 年的平均單價,且毛利率有所提升,故不存在毛利率持續下滑的風險。
與第三大客戶存在合同糾紛案
除單一産品風險,發行人與第三大客戶的訴訟糾紛案在問詢環節也受到高度關注。
最新招股書顯示,施美藥業在報告期内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中,入選的 15 家企業就有 9 家爲新增大客戶。而在 2023 年前五大客戶中,發行人、山東創新與第三大客戶同濟醫藥在 2023 年 3 月開始進行首次合作,并簽訂了金額爲 3300 萬元的相關藥品研發成果轉化合同。發行人披露,與同濟醫藥的合作也是導緻 2023 年業績較 2022 年大幅增加的原因之一。但唏噓的是,首次合作卻引發彼此對簿公堂。
根據具體訴訟和仲裁情況,同濟醫藥認爲公司與山東創新未配合相關藥品的 MAH 權益及生産場地變更,因未履行合同義務構成違約,并要求進行相關賠付。雖後續進行了反訴,但公司銀行存款被凍結了 2813.98 萬元。最新一次反訴進展爲今年 5 月 28 日的第三次開庭。
記者在翻閱最新招股書發現,對于同濟醫藥上訴有關未變更 MAH 權益的情形在其他權益人身上存在相同情況,與招股書披露信息或爲不符。公司在招股書中表明,2 項非布司他片的藥品注冊證書權益人已轉爲蘭花藥業,磷酸奧司他韋顆粒已轉換成諾泰生物,碳酸镧咀嚼片已轉換成廣東希黛。但上述 4 項相關信息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披露的卻不一緻,截至目前,4 項藥品的權益人均如上圖所示,仍爲施美藥業。公司未變更 MAH 權益的情形或不止一次。
目前,公司與第三大客戶訴訟案件仍未作出判決,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實際影響還需以法院的最終判決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