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每天都給人一點新的震撼。
條姐打開頁面,一瞬間恍惚了——
今夕是何年?
你沒看錯。
樣闆戲,又火了。
隻不過這一次,不是大爺大媽們,憶苦思甜、追憶芳華來了。
而是年輕的寶子們淪陷其中。
他們通過視頻二創的形式,重溫經典,賽博起舞。
頹系青年們,找到了最新的雞血。
知道的,是在玩梗。
不然,聽這話說的還以爲是女鬼要吸陽氣呢——
" 磁場弱了就來看看樣闆戲。"
" 氣血好足,活人感好強,正能量好滿。"
越活越回去了?
其實,就算樣闆戲今天不翻紅。
今天我們的身邊,不也充斥着樣闆戲的翻版。
01
這陣風最早刮起來,是因爲網友發現了一種" 正得發邪 "的表演方式。
紮着雙馬尾的小女孩,面若銀盤,眼似銅鈴,神采飛揚。
△ 該圖已成爲不少 00 後的新頭像
還有這個——
一個出自河北梆子《渡口》,拍攝于 1975 年,準确來說,并未列入樣闆戲行列,但也遵循了當時的創作理念。
另一個出自現代芭蕾舞劇《沂蒙頌》,同樣出于 1975 年,是第二批樣闆戲之一。
它們靠着一股當下年輕人少有的精氣神,擊中了不少網友的心巴," 好久沒見過這麽生機勃勃的人類 "。
不少梗因此應時而生,# 語文書成精、# 正得發邪、# 好癢,脖子要長紅領巾。
越來越多片段被翻出、剪輯、二創,并且複制粘貼似地換上同一段電子音樂。
其中不少,你可能刷到過。
" 走路五分鍾,肘擊 200 人。"
" 不好,同志們,我踩到地雷了。"
" 原來我們早有阿瑪尼!"
一些博主聞風而動,開始跟風模仿,梳上同款發型、做出同款表情,還跟着做高難度的跳躍動作。
如果說,還隻是網友殺時間用的網絡下飯菜。
但漸漸越來越多人開始正兒八經爲樣闆戲平反。
比如。
" 說白了是戲班子的動作,一群恨國黨做文章罷了。"
似乎,是藝術家自發的,沒有特殊指示的。
但是看看真正參與過樣闆戲創作的人是怎麽說吧。
汪曾祺,多數人認識他是因爲散文。
其實,他也是八大樣闆戲《沙家浜》的作者之一。
因爲個人才華被欽點參與創作,也因此獲得了一定的政治庇護。
但回過頭來,汪曾祺的評價是——
" 樣闆戲 " 也是中國文藝史上一場噩夢。" 樣闆戲 " 一去不複返矣。有人企圖恢複 " 樣闆戲 ",恐怕是不可能的。
——汪曾 祺《" 樣闆戲 " 談往》
今天,有人誇誇其談 " 樣闆戲是藝術的精品 ",有道理嗎?
當然了。
你想想看,從全國搜羅來一大批如汪曾祺造詣深厚的人才,強迫創作,反複打磨,要是搞不出一點藝術水準,那才奇了怪了。
但這就像是從别人家裏繳來幾十口鐵鍋,煉出一爐鐵水。
這爐鐵當然也有一定的價值。
但。
抵不上被它破壞的價值。
樣闆戲是出了成果。
但這背後損耗的,一,是藝術家的生命。
他們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在某種 " 命題作文 " 上,而無法自由發揮才華,去完成自己最想要的創作。
二,是整個文藝環境。
樣闆戲的表演方式,今天有人喜歡,未必不可以。
但問題在于,在當時," 隻能這樣 "。
當樣闆戲變成了唯一的标準,其他的藝術風格和藝術創新都不允許存在時,枯萎的是整片森林。
我幹了十年樣闆戲,實在幹不下去了。不是有了什麽覺悟,而是無米之炊,巧婦難爲。沒有生活,寫不出來,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樣闆戲實在是把中國文學帶上了一條絕徑。
——汪曾祺《認識到的和沒有認識到的自己》
今天也并不是要重新評價樣闆戲,因爲曆史早有斷論。
隻不過,曆史也會慢慢颠覆。
02
今天的大部分觀衆,包括條姐在内,都沒有完整看過原版的八大樣闆戲。
但我們不會不知道那意味着什麽。
《霸王别姬》。
程蝶衣等人坐在劇院裏,所讨論的 " 現代戲 ",指的便是京劇樣闆戲。
樣闆戲沒有直接露臉。
但脅迫着人的 " 樣闆 ",卻無處不在。
被噤聲的讨論、被燃燒的戲服、被摁着下跪的京劇演員 ……
而宣傳教化的樣闆戲,成爲以權謀私的工具。
程蝶衣的徒弟小四,激情昂揚地支持現代戲。
爲勞動人民說話?支持藝術創新?
留意這個鏡頭——
當師傅被抓走,排練室隻有他一人,他拿起虞姬的發飾,念起虞姬的唱白。
曾經屬于師傅的位置,終于落到他的手裏。
張藝謀的《歸來》。
女兒丹丹得知父親從農場逃了,第一反應,不是擔心父親的安危,而是表忠心——
穩定立場,劃清界限。
大義滅親,隻爲了一個角兒——
《紅色娘子軍》快選角了,丹丹想要演女一号吳清華。
就像今天網友的直覺—— " 正得發邪 "。
既然看上去如此的正。
爲何還是隐隐讓人感覺涼飕飕的?
這可能是逆向觸發了恐怖谷效應——
那些人面色那麽的紅,精神那麽的亢奮,說話那麽中氣十足,唯獨就是少了一絲真實的人味。
而今天。
網友看到了 " 氣血旺 "" 防 emo" 的一面。
卻同時也陷入了曆史虛無主義。
一切的災難都能被遺忘、玩梗和改寫,一切嚴肅的反思都可以讓位給娛樂。
在條姐看來,這是一種創傷萌化。
即,遇到問題時,我們不願嚴肅地面對,因爲一面對就要接受無力感。
于是通過萌化的語言,淡化了、回避了問題。
比如,當初那些甜到倒牙的 " 勵志語錄 ":
阿冠、嘔泥醬、武漢小笨蛋、呼呼痛痛飛 ……
2022 年,川渝遭遇極端天氣,持續高溫,山火四起。
點進評論區一看。
忙着玩梗,狗頭、紅油火鍋。
今年,重慶高溫。
幹旱到無法實施人工降雨。
結果演變成了賽博笑話 " 一個城市能好笑到什麽程度 "。
在鋪天蓋地的 " 哈哈哈哈哈 " 中,本地居民的心酸傳不出去。
于是變成了——
你創傷你的,我萌我的。
同樣。
對于樣闆戲,禁锢了多少藝術家的創作,好像不重要。
如果穿越回去,來來去去隻有八大樣闆戲可看,那麽網友肯定是要憋瘋的,但今天在網上給它 " 平反 ",又是理直氣壯的。
除了看清樣闆戲之外。
今天更該問的是——
有這麽多的人,竟然懷念起貧瘠枯燥的戲碼,到底說明了什麽?
03
當時的文藝創作要遵循一個重要的方針—— " 三突出 "。
即,"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來;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來;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即中心人物來。"
聽上去很拗口。
通俗來說,就是正的要越正,邪的要越邪。
一個人物的屬性,要通過服飾、化妝、表演、燈光,全方位地凸顯出來,人隻有黑和白的二元。
或者更黑和更白。
這對觀衆來說。
不需要深度思考,隻需要整齊一緻地歌頌這個,仇恨那個。
就達成了任務。
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形容一個東西是 " 樣闆戲 ",指的是什麽?
臉譜化、格式化、說教意味濃厚。
是的。
今天在網絡上翻紅的樣闆戲很死闆。(别看許多人在吹捧,但也就是短視頻刷刷,沒幾個有耐心能看完原片)
但這種 " 倒退 "。
何嘗又不是對當下的抗拒。
許多影視劇,也正在變成" 新式樣闆戲 "——
好就是好,壞就是壞。
捧這個,恨那個,制造對立。
一次又一次複刻行業舒适區内的創作模式。
家庭劇。
渣男、出軌、抓小三。
愛情劇。
誤會、追妻、撒糖。
職場劇。
哦忘了,我們沒有這個東西。
大多是以職場爲背景闆的家庭劇、愛情劇。
全都是概念先行。
過去的樣闆戲,正面人物必須高大全、反派人物必須壞到底、故事走向必須邪不勝正、作品内核必須主旋律。
今天的影視劇,也愈發是爲了宣傳某個理念,達到某種情緒效果,而去進行創作、營銷。
哪怕畫面再美、噱頭再足、流量再高,都無可回避一個問題——
内容失真。
現在有些人将樣闆戲的畫面,奉爲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稱 " 那個年代的人真是有精氣神 "。
對不起,你看到的,隻是一幅幅宣傳畫像。
樣闆戲的精氣神,來自舞台加工,來自演員的信念感。
卻接不通那個年代真實的地氣。
△ 圖源:《中國》(1972)
現在的影視劇,依然在遮蔽現實、制造幻像。
可能若幹年後,人們從當下的影視劇中了解我們這個時代,也會同樣走進 " 認知誤區 " ——
哇那個年代的窮人好有錢。
窮得揭不開鍋,是吃自熱火鍋。
更緻命的——
今天的作品,再也難以擺脫 " 價值審判 "。
是無視作品,根據立場,做出敵我判斷。
《逆行人生》還未上映,就已經被判了罪:
有錢人演窮人,窮人花錢看有錢人,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窮人越來越窮。
《封神》。
是鼓吹 " 男人和馬 " 的 " 爹味 "。
而最近的《好東西》。
又是教唆男人結紮的 " 女拳 ",虎撲評分不及格。
看個電影,爲什麽要審判這個,審判哪個?
似乎每部電影裏,都要找到一個 " 罪人 ",全民共讨之。
而這種網友掀起的 " 冷飯熱炒 ",也像是對當下過于無聊的一種反抗——
當周遭環境依然蕭瑟無趣。
大家失去了方向,唯一能做的就是掉頭回去看看,還能從土裏刨出點什麽來。
時間過去半個世紀,我們以爲告别了樣闆戲。
誰知道又闖進另一個迷陣。
就像《霸王别姬》中的段小樓。
看似西楚霸王、氣宇軒昂。
在處處是紅線的年代。
一個眼神過去。
他也就洩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