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方案備受争議,根本問題是:現在的青壯年人都沒有工作,你讓 60 多歲的老頭延遲退休?
有網友編得段子:30 歲,你們嫌大,不招聘;35 歲,你們嫌老,要裁員;60 歲,你們又嫌小,要延遲退休?60 歲退休,你們覺得是人才浪費,40 歲下崗,你們覺得他們無用!
那麼,如果延遲退休在 2025 年落地,等于開出了中國曆史上第一班 " 早班車 ",對 1965 年 -1975 年出生的男性和女性來說,共同面臨這一個問題:多工作五年,多繳五年社保,少領五年養老金。如果統一延遲五年退休,實際上要付出 "15 年 " 的代價。
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為 77 歲左右。60 歲退休可領 17 年養老金,65 歲退休隻能領 12 年養老金,如果到時候平均壽命延長,随着年齡的增長,看病、醫療、家政等費用大幅增加,大家都在擔憂能不能保證晚年的生活質量。
我們都知道,公務員和事業編為什麼吃香?就是因為他們退休後的退休金基本等于在職工資,養老金替代率普遍在 80% 以上。但是,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替代率就非常低了。2022 年全國養老金平均水平隻有 3000 元左右,平均養老金替代率隻有 42%,企業退休人員一旦退休,生活水平就會嚴重下降。
那麼,為什麼人們還是不願意延遲退休呢?所以,就要一分為二來分析了。有的群體歡迎延遲退休,有的群體拒絕延遲退休,完全跟他們的立場和利益關系有關。
假設延遲退休在 2025 年啟動實施,對 1965 年至 1975 年的這一批人影響最大。在國人的骨子裡,都有一種趨利避害的基因,誰也不願意當試驗品,更不願意當出頭鳥,所以,這三種性質的人(三性人員)沒處說理去。
第一類人:工資低的勞動性崗位人員。在一線勞動的崗位工人,月薪一般不會高于 5000 元,扣除五險一金和個稅,到手也就三四千元,跟全國 3000 元的平均養老金水平也差不多。他們可不願意拖着老腿再幹月薪 3000 元的體力活,希望早一點退休,去找一個看大門、收停車費的工作。
第二類人:靈活就業性質的自己買社保的人員。目前全國有靈活就業人員 2 億多人,大多數都是在基層打零工掙錢或在家裡掙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般自己花錢買最低檔标準的、最低年限的社保。他們最怕延遲退休,多幹五年辛苦活,多繳五年社保,少領五年養老金,這麼算也覺得自己吃虧。
第三類人:職業遇到天花闆、家庭負擔重的人。這個年齡段的女性中年,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的母親。她們五六十歲,子女也三十歲左右了,如果沒有父母照顧孩子,子女根本無法兼顧事業與家庭。很多女性都盼着早退休,回家幫子女帶孫輩了。
PS:您認同嗎?請轉發,促進政策更加接地氣、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