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視頻火了。
博主分享了男友捐精的過程。
結果,轉發 6 萬,吵瘋了。
首先是表達内容引發部分網友不适。
博主起先并不認可男友的捐精決定。
「我婚還沒結,我的老公就要跟别的女人生孩子了 …… 你這是肥水流了外人田」
被男友科普捐精知識後,她轉變了态度。
認爲這可以讓更多獨立女性擁有選擇權。
稱贊男友爲「沒有瑕疵的女性主義者」。
接着,二人來到醫院詢問捐精事宜。
「人類精子庫在這,醫療美容的樓在這,獨立女性兩大救星。」
因我國精子庫并不對單身女性開放。
又因博主對獨立女性和女性主義的獨特語境定義。
種種說法,冒犯了幾乎所有女性主義者。
加之博主本人畢業于清華大學,讓人聯想到不久之前,同樣在女性話題上翻車的北大博主全嘻嘻。
于是二人的名字迅速登上熱搜,再度掀起讨論。
其中,最讓人不解的一個問題便是,頂級學府的高知女性,爲什麽還會在女性主義問題上頻頻翻車。
剛好,網飛新出了一部雙女主熱血爽劇。
其中部分劇情,與最近的讨論驚人契合。
或許,能帶來一些答案——
《女王制造者》
퀸메이커
其實,這兩次讨論之所以能「引衆怒」,并非因爲創作者「不懂」女性主義。
相反,相比于路人,她們對于女性主義知識的了解可能更多。
然而知道的越多,反而刀口越向内。
視頻内容緊扣「婚戀」「生育」「獨立」等女性痛點。
卻看不到主張,隻看到設計。
劇中的主角黃導嘻(金喜愛 飾),一開始就是這樣的人。
她是銀星集團公關部的一把手。
頂級年薪,能力斷層。
工作内容,就是替領導解決輿論危機。
黃導嘻的領導,是集團千金。
性格極端,不把窮人當人,更不把女人當人。
她毆打女員工,開除女性低保臨時工,造成罷工抗議。
以至于上了新聞,被要求出面道歉。
黃導嘻深谙性别紅利,用女性主義知識布局公關策略。
利用領導的産婦身份,擺拍哺乳吸奶照片。
加之媒體造勢,刻意強調女性在職場上的困境。
引發公衆對于女性不公的憤怒,繼而讓輿論兩極反轉。
而黃導嘻的女性身份,又讓她對女性痛處知己知彼,更能百戰百勝。
集團千金的老公白理事,稱自己被女員工以瑟污蔑性侵。
求助黃導嘻,幫忙處理麻煩。
黃導嘻便用以瑟曾爲學費去陪酒的舊事相要挾。
又利用自己的權勢,蓋章以瑟污蔑。
一通精準背刺,成功把人逼到辭職。
她沒有同理心,因爲似乎不需要。
隻要站好銀星集團一家人的崗,就萬事足矣。
當擁有足夠的社會資源,可以從中得利時。
普通女性的權益,是随時可以犧牲掉的東西。
但沒想到,并非所有人都願意忍氣吞聲。
以瑟用最慘烈的方式,死在了黃導嘻面前。
像帶血的巴掌,狠狠抽醒了眼前人。
那些計策、手段、威脅的話語,瞬間在眼前實體化。
變成了一把肉眼可見的殺人刀,握在黃導嘻手中。
她不堪煎熬,開始産生強烈的自我懷疑。
黃導嘻想起,爲了解決罷工問題,曾默認了一項「清掃行動」。
幡然醒悟的她,連忙趕去阻止。
但誰料,意外重重。
原本,女性讀書拼事業成爲「高知」「高管」,是爲更多女性争奪話語權。
但如今,卻頻頻上演「背刺」戲碼。
不僅讓人悲哀于女性同盟的脆弱,還引發大衆對「高知」标簽徹底祛魅。
疑惑爲何頂尖學曆卻認知落後,還趕不上一般人的覺醒程度。
但其實,這背後有多重原因。
能成爲社會鏈條中的強者,認知本就已存在巨大的幸存者偏差。
對底層女性的生活困境無法體認,才會帶來傲慢。
就像劇中,集團千金将底層女性當做哺育工具,消除自身的母職困境。
養孩子沒覺得難,也不必擔心工作。
便能因随意一件不順眼的小事,就打人、開除。
自己沒疼過,才會無所顧忌地出刀背刺。
而許多底層女性的覺醒,源自沉甸甸的真實生活。
她們嘗遍性别帶來的苦楚,才一步步總結出「破除困境需要自強」的結論。
就像因爲失業罷工的女性同盟,之所以選擇戰鬥。
恰恰是因爲沒有退路,沒有選擇,沒有公道。
女性主義追根溯源,便是來自這些苦難的經驗。
以提供給更多女性找尋坐标,擁抱同路人,不再孤單受難。
而由背刺者轉變成同路人,需要共同體認女性困境。
劇中,黃導嘻的覺醒,便是由從高處跌落來完成的。
第一重下落,是以瑟的死。
讓她認清白理事及所有銀星集團上位者的真面目,以及自身的位置。
黃導嘻并非出身顯貴,原本也是個普通人。
如今的一切,都是做财閥手中的獵犬撲咬同類得來。
所以讓其醒悟的第二重下落,便是社會資源的剝除。
以瑟之死,讓黃導嘻拒絕爲白理事競選首爾市長出謀劃策。
于是,房、車、錢瞬間消失,父親的肝髒移植手術也被取消。
成爲棄子的她,發覺自己的社會屬性剝落之後,被還原成了一個「離異帶着重病父親的四十歲女人」。
原始性别身份的回歸,讓她終于真正歸入女性群體。
才帶來第三重下落,便是同理心的落地。
她成功阻止集團謀殺罷工領導者吳景淑(文素麗 飾)。
不再站在集團高樓上俯視,敵對女性罷工者。
反而看到了吳景淑作爲女性人權律師的努力。
與黃導嘻不同,吳景淑自始至終踩在地面上不曾飄起。
她在底層女性同側,免費提供訴訟服務,帶領女工罷工遊行。
雖有着巨大的底層聲量,卻隻樸素地實踐,不願擔名。
二人本是冤家,互相排斥。
如今,卻因爲女性身份和相似的目标奇妙地結成同盟。
這次,她們握着同一把刀劍指政壇。
爲了不讓人渣白理事借助财閥勢力當上市長。
二人需要網羅一切力量,開啓艱難的競選副本。
誰知,過程中竟意外發現以瑟之死的真相。
而敵人,也遠不止白理事一個。
《女王制造者》是絕對的雙女主爽劇。
手段毒辣、心思細膩的公關精英,搭檔爆脾氣、堅持底線的人權律師。
二人一攻一守,一靜一動。
鬥智鬥勇,又攜手共進,互相影響,互相改變。
劇中甚至有意配備了全女性的選舉團隊陣容。
企圖在女性同盟關系的探讨呈現上有所縱深。
确實,正如網絡上頻繁激蕩的女性主義讨論,以及各種女權标簽的劃分。
女性同盟在許多人眼中,并不穩固。
「girls help girls」的口号之下,仍有各種「背刺」。
正如吳景淑的競選途中,艱險重重。
給她帶來意外重創的,便是自己親自救助的女工。
女工被威脅,作假證明吳景淑私吞錢款。
還拿吳景淑免費教授的勞動法和女性知識背刺。
給出善意,反而像在遞刀。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女性的覺醒之路實在太過艱難。
在父權社會制定出的規則中遊戲,各種刻闆标簽加碼打怪難度。
光是入局,都已需耗費多倍付出與努力。
再來,這路上被設置了太多向下沉淪的誘惑标識。
召喚臣服的聲音,不曾止息。
有錢有選擇,何必抗争。
有家有子女,便有顧慮有底線。
女性愈發需要更多人生範式,借此打下新的路标。
但卻無本可依,從零創造不亞于另開一片天地。
而本該用作加持的女性主義,卻逐漸被營銷成一門生意。
不僅被标簽化工具化,成了自我标榜的時尚單品。
被誤讀之後更變成了互相攻讦的利器。
劇中,白理事就爲了拉票,輸出慷慨激昂的「女性主義」言論。
但實則背後利用女性困境挑動對立。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正如這次「高知」女性在營銷之下成了「女性之恥」。
熱度是有了,但「高知」變成了譏諷意味的貶義詞。
這顯然與女性主義訴求背道而馳。
誰赢了,不好說。
但其實,正如雌競是一種思維馴化的成果,女性同盟的脆弱性也未必不是一種編造的叙事。
細想現實中,越來越多女性因相似的生命經驗,瞬間産生共情與連接。
「girls help girls」在不斷落地。
就像吳景淑有自己的家庭困境,自然知道女工選擇做假證的無奈。
面對女工誅心的質問,關心的卻是她的身體。
吳景淑不願意向女工讨罪,準備認輸。
誰知女工因愧疚企圖以死謝罪,替吳景淑洗清冤情。
而當吳景淑陷入真正的危局,女工又帶着同伴在門口抵擋來襲的記者。
「我們來保護你」
說到底,背刺的前提是曾将後背給過信任的同伴。
那迫使女性不得已調轉刀口的外力,才是真正的敵人。
認清此事,曾經的對手未必不能變成知己。
正如吳景淑與黃導嘻。
想當初拔刀相向,如今卻能安心交付後背。
而即便無法做攜手并進的戰友,也請不要向内出拳。
仔細辨析,不被亂象所迷。
耐心體認,不藏傲慢。
你我想要的,不過是同一個世界。
全文完。
助理編輯: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