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網購踩雷了,你會發出來提醒其他買家嗎?
不少人買東西前,都習慣看看商品評價、搜搜相關測評。
最近有個博主買衣服覺得踩雷了,發出來卻遭到了網暴:
"沙貝、坐等你死、網暴是你應得的……"
圖源:抖音@大四喜 下同
爲什麽網友的反應會如此之大?
因爲她買的不是普通的衣服,而是來自鹿晗潮牌U.G.C一件價值1500元的外套。
沾上明星,又給出了負面評價,無形中得罪了飯圈。
先來看看這位博主在測評視頻裏說了些什麽——
她收到後發現衣服質量大不如價格,于是從自己曾作爲服裝從業者的角度進行了測評解讀:
衣服設計平平,線頭很多。
還有不少斷線,前後片的連接處甚至被車得歪七扭八。
膠齒拉鏈質量一般、袖标用料普普通通……
她簡單估算了下,這件衣服成本約在60元左右,如果在一線工廠甚至可以控制到45元左右。
而她買衣服花的1500元,可以買整整30件。
綜上,她覺得這件衣服不值它的價格。
可就是這麽一條測評視頻,戳痛了部分鹿晗的粉絲。
發酵後,加上鹿晗接連兩條ins都提到"鍵盤俠",似乎意指該博主,事情自此開始演變成一場罵戰。
粉絲的評論中,不僅誕生了很多略顯幼稚好笑的"消費者有罪論"——
"不管什麽品牌,概率上總有幾件質量不好,買到了就是倒黴蛋,能怪誰,隻能怪你運氣不好……"
後來甚至上升到了對博主的人身攻擊、外貌羞辱:
"該死、面相惡毒、雙眼皮哪兒割的說出來讓我們避雷……"
随着辱罵、詛咒甚至惡意造謠越來越多,這位博主不得不再發一條視頻來澄清一些假傳言。
看到博主如此遭遇,不少路人跟着倒吸了一口涼氣:
"質量不好以後不敢說了,特别是明星品牌。"
粉絲,不是消費者?
這不是明星自創品牌第一次"翻車"。
不久前,歐陽娜娜的自創生活方式品牌nabi推出了浴袍和睡衣,988的标價讓不少人望而生畏。
圖源:網絡 下同
再看浴袍成分表,聚酯纖維占到了86%,輿論更是一片嘩然。
聚酯纖維是什麽?
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滌綸,特點是價格比較低廉。
業内人士算了一筆賬,這條浴袍的成本大概在65元左右。
歐陽娜娜曾在vlog裏提到過,自己創辦品牌及制作服裝的不易。
包括花費了很多時間、多次打版,想要"找到最舒服的面料"等。
最終呈現的結果卻是用便宜的面料,賣出了遠超出同類産品市場價的價格,讓不少人覺得失望。
這場讨論也演變成了一場罵戰,粉絲們義憤填膺:
"腦回路病态、嫌貴就别買、找準自己的定位、明星也不是說自己開的是兩元店……"
在他們眼裏,買不起是因爲你窮,至于價格愛定多少定多少。
爲了維護評論區,粉絲們甚至自發買起了水軍,并将部分評論價格高的人稱爲"下頭毒婦"。
這樣的罵戰,在飯圈很常見。
推出自創潮牌的王鶴棣,也因爲價格、抽簽發售等引起了人們的争議。
有人質疑,抽簽發售的饑餓營銷并不明智,1000元的衛衣也對學生黨粉絲不友好。
但在粉絲眼裏,這些衣服就不是賣給路人的,不買就沒有讨論的權利。
甚至動辄還會被粉絲問候全家。
原本高價格與質量、成本、設計是否相匹配,隻是消費者對于商品的正常讨論。
但因爲涉及到了明星自創品牌,在相關的讨論下,無一例外都能看到粉絲維護高價格的評論。
總結就是一句話:不買沒有發言權,買不起就是你自己窮。
如今自創服裝品牌的明星不在少數,像極了當初他們一窩蜂都擠去開餐飲店的樣子。
而高定價和成本之間的價格差,到底是不是明星在"割韭菜",先不說。
抛開主理人是明星的身份,一家企業在市場上售賣的産品好壞,是理應受到公衆監督的。
粉絲們卻隻想堵住所有人的嘴。
這也就逐漸發展成了網暴,他們開始将這種方法,用在喜歡的明星可能會出現負面新聞的任何時刻。
不久前,王一博在宣傳電影《無名》時,被問到類似對角色的看法、對自己的啓發等問題。
他不是答不對題,就是說無法回答。
類似的片段被打上"絕望的文盲"tag,在網上越傳越廣,甚至還被找到了更多的片段資料——
"到此一遊"幾個字都寫不對;
自己名字裏的"博"字也會寫錯;
說不出成語甕中捉鼈,還自創了"伸手捉鼈"……
但在粉絲眼中,回答不出問題不過是王一博太過社恐,不願意回答沒有意義的問題。
還有粉絲自稱是70後的研究生,如果遇到訪問同樣也說不出所以然。
而寫不對字,則是現代人的标志。
大家都常常提筆忘字,娛樂圈有不少學曆低的明星,爲什麽隻盯着王一博不放?
向下滑動 查看更多
随着"絕望文盲"事情愈演愈烈,上了熱搜後,還有更多明星的"文盲"事迹被扒出。
甚至有人給他們分了級,王一博已經是其中的第四代。
不出其外,這些被打上文盲标簽的藝人基本都存在字寫不對、讀不對,以及英文拼寫錯誤等情況。
但在粉絲眼中,偶像們的光環仍在,這些全是污蔑和造謠。
還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
于正跟上了這波熱度,用"學霸"一詞來自誇,沒想到結果反将自家藝人白鹿的大專學曆送上了熱搜。
這又引發了一波延展的讨論:
學曆低就是文盲嗎?
顯然不是。
看看央視網發文評這批"絕望文盲"時,是怎麽定義的:
"此種語境中的‘文盲’,并不是要搞什麽學曆歧視。
術業有專攻,學曆水平和業務能力并不一定直接挂鈎。
大家口中的‘文盲演員’,往往是指那些文化儲備不高、腦袋空空,劇本讀不明白、角色無法理解的演員們。
平時的宣傳中,我們沒少聽到明星說自己拍戲有多辛苦、爲角色犧牲了多少之類的話,但讓他們正正經經地談談感悟時,他們的語言常常又貧瘠得讓人尴尬。"
除了王一博,央視網随後又給出了幾個演員的例子,他們的表現确實令人咋舌。
官媒,也成槍靶子?
在央視網這篇文章發出去後,很快也上了熱搜。
因爲公衆号留言的精選機制,我們無法得知央視網文章的留言情況,但可以從微博的反應猜出一二——
有粉絲大罵央視網,甚至遷怒于現場提問的觀衆。
有粉絲說央視網收錢寫小作文,發現控評無效後又揣測有人故意要搞王一博。
所以他們抱團,繼續控評、屠版、互踩。
有媒體轉發#央視網談絕望的文盲#後,評論區迅速聚集了大量的王一博粉絲。
他們聲稱"絕望的文盲",是指和王一博出演的《無名》同爲過年檔的電影《滿江紅》(此處不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滿江紅》的文盲争議)。
同時,将矛頭不斷引向易烊千玺。
因爲央視網在談到《滿江紅》時,提到了一句"黑紅也是紅",于是王一博的粉絲認爲這是在挺易烊千玺。
鬧劇不斷發酵,路人都看不下去了。
不知道"文盲"絕不絕望,反正這種控評互噴的場面,看得人真的很絕望。
後來發展到,隻要發表了相關的看法,就會引來他們的控評。
甚至普通人的微博也不例外。
有人因爲轉發了港媒對"絕望文盲"的點評,遭到了謾罵。
他氣到發博,認爲王一博沒有回應、引導粉絲行爲,反而使得自己被罵:
"希望有代表能提管理、整頓明星的議案,提高明星的門檻。"
和他一樣,小視知道我們這篇文章發出來,一定也會引來這些粉絲的謾罵。
但是我們必須要說。
爲什麽?
發現了嗎,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再也不敢随意讨論明星。
普通路人也不敢發明星相關的微博,怕遭到粉絲的攻擊。
哪怕是央視網這種官媒,在那篇絕望文盲的文章底下點贊最高的評論,一上來就說:
"小央央,你好勇。"
因爲在飯圈眼裏,沒有路人,更沒有官媒。
隻要意見相左,吹着控評的号角,立刻一擁而上。
隻要是轉發#絕望的文盲#事件的新聞媒體,無論哪家、什麽級别,立刻會被加上"大子老招數 藍V矩陣"的标簽。
沒沖過幾年浪,都感受不出來這短短幾句中的陰陽怪氣。
飯圈的控評能有多恐怖?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當年的pgone紫光閣事件——
當時因爲pgone被爆出和李小璐的事情,他的粉絲立刻也開始執行控評買水軍那一套流程。
可"忙中出亂",他們将紫光閣當成了一家飯店。
于是,一條"紫光閣地溝油"的話題不斷增加熱度。
網傳的截圖中,還有人出主意說,要投訴紫光閣飯店的衛生問題。
向下滑動 查看更多
紫光閣看到自己上熱搜後,立刻發微博回應:
"紫寶寶隻能躲在樓下食堂紫光閣飯店裏瑟瑟發抖!"
這一回應,也迅速引發了一波玩梗。
共青團中央,成了"賣青團的小作坊"。
各地的共青團,也成了青團店的分店。
飯圈不僅不将官媒放在眼裏,同時也将法律置之度外。
因爲經紀公司爲時代少年團不同成員,做了單獨的新專輯封面,于是迅速演變成了一場成員間的比拼大賽。
結果是,馬嘉祺的後援會被曝出涉嫌組織粉絲借款集資沖銷量。
借款的金額下限爲60份單獨封面,也就是說粉絲手持身份證拍照後,提供身份、銀行信息,就背上了10080元的借款。
對不少還在上學的孩子們來說,這筆追星費交得實在有點狠。
但這隻是追星氪金的一小部分切面,他們甚至發展出了内部分化與比拼,買得少甚至都不敢發出來。
想問問他們,爲愛豆毀掉自己的人生,值得嗎?
如人民網評,這已經不是簡單的飯圈畸形文化問題,而是需要嚴肅對待的社會、法律、金融問題。
更狠的是某加拿大男星,在锒铛入獄後,他的粉絲開始紛紛規劃劫獄。
向下滑動 查看更多
其荒謬程度令人費解,甚至有人開始爲犯罪開脫,甚至辱罵起了公檢法......
比起這些,或許撕番位、唯粉對峙、電影鎖場......都隻是小巫見大巫了。
隻是苦了那些,因爲飯圈養号被誤傷的名著、經典們。
因爲在飯圈眼裏,除了愛豆,其他人事物都不重要。
縱容,隻會害了偶像
正因爲飯圈越來越猖狂,不少人隻能自行"閹割"表達欲。
電視劇不好看、演員演技差,都不敢再像過去一樣發微博議論、吐槽。
而當明星出現道德、法律問題,也不敢在公共社交媒體平台讨論、批評。
因爲怕被人肉,怕被網暴,怕被罵祖宗十八代。
粉絲容不下一點點對愛豆的批評,而被畸形飯圈文化,灌注成長出的明星呢?
我們看到他們接二連三的翻車。
吸毒、嫖娼、強奸......他們看不到批評,周圍全是溢美之詞,自以爲可以做一切事情,都可以免受責罰。
而他們眼中,粉絲又是怎樣的存在?
在張恒放出的聊天記錄中,某代孕棄養女明星對于她的粉絲們定性略顯尴尬:
"鄉下人。
好說歹說騙過來的。"
向下滑動 查看更多
飯圈心疼哥哥姐姐,他們卻隻當這份錢好賺,享受着這份崇拜。夠諷刺嗎?
可能有人會問,我崇拜一個明星,喜歡一個明星,有錯嗎?
《奇葩說》有一期聊到了飯圈,黃執中直接拿出了一個ppt,将這個問題說的很透徹。
可以一起來測試下看看自己的追星是否屬于健康的熱情——
一、崇拜無罪,但排他很危險。
如果你喜歡一個明星,覺得他/她很優秀,沒有任何問題。
但如果你開始産生"隻有咱們哥哥是好的"這種想法,就開始陷入危險中。
飯圈大規模認爲其他偶像都在蹭自家流量、其他偶像都是垃圾,這就是危險的。
如果你身邊有追星的朋友出現這樣的想法,要及時制止她,說明他/她身處的環境有問題。
二、警惕身份剝奪,你可以有任何負面評價。
每一個人都是不同個體。
與性别、姓名無關,而是我們的喜好、品位,對事獨立的見解和看法不同。
如果是健康的關系,應該是我們對同樣的作品,能提出優缺點。
而不是對着偶像的作品,一股腦就是稱贊,沒有任何其他的看法。
健康的熱情,會讓我們看到更多,而不是更少。
如果一千個粉絲和一個粉絲沒有任何差别,就說明産生了身份剝奪。
三、開始模仿極端榜樣時,就并非健康的熱情了。
有人爲偶像花了幾十萬買專輯,你連一根口紅、一個包包的錢都出不起嗎?
當有人以此來質疑和衡量你對愛豆的愛是否真誠,說明你所處的群體裏,已經有人将極端偶像作爲模仿對象了。
這個世界,不會隻有你家哥哥一個明星。
明星可以有千千萬萬個,别人喜歡其他明星也不存在任何問題。
如果你喜歡一個歌手,可以買一張唱片,哪怕你出不起口紅和包包的錢,你的熱愛依然是有價值的。
這才是讓你看到了這個世界。
我們見證過曾經大排長隊的明星餐飲店,淪落到閉店、加盟商集體維權;
我們見證過站在流量頂端的明星犯了罪,淪爲階下囚、徹底淡出公衆視野;
我們見證過粉絲後援會不惜去非法集資,将粉絲的熱情變爲赤裸裸借貸賠上自己的人生……
如果批評不自由,則贊美毫無意義。
如果追星的過程中,隻剩下嫉妒、怨恨和排他,給别人或自己帶來無限的壓力。
那這份熱情就沒有什麽好驕傲的了,因爲這個世界不該是這樣的。
監制:視覺志
編輯:Haru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