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輔助駕駛的話題經常提及,尤其是 2023 年,很多車企都已經将智能駕駛的功能,開放至國内一線城市的市區道路,相對高速路段,城區路段條件環境更爲複雜,尤其是會有太多不确定性。
但随着硬件、軟件的雙重叠代,越來越多有着技術優勢的品牌開啓了智能駕駛城市路況的先行者,也讓用戶逐漸認識到了智能駕駛目前距離上限,還有很遠很遠。
1
特斯拉 AutoPilot 又出事了?
近日,根據外媒報道,特斯拉正在面臨美國國家交通安全管理局的多項碰撞事故調查,目前,美國加州總檢察長辦公室正在對特斯拉 AutoPilot 功能安全性問題及 " 誤導性 " 營銷進行調查。
先來說說最核心的 " 誤導性營銷 ",這個話題相對比較關鍵。
目前,國内智能駕駛,或者說自動駕駛分爲 5 個等級,分别爲 L1-L5 級之間,每個級别分别代表車輛可以實現自動駕駛的能力,以及出現問題以後的責任劃分。
目前國内的自動駕駛,仍處于 L2 到 L3 的過程階段,即便是很多車企都已經開放了智能駕駛城區功能,但仍舊隻能在宣傳上,稱自己爲 L2 級别,甚至這些車企爲了想要宣傳的比其他品牌更牛,有說自己是 L2+,甚至還有說自己是 L2++,依筆者看,如果未來法律法規遲遲不确定 L3 的開放,可能會有 L2++++++ 的可能出現。
而特斯拉卻不信邪,在國外直接宣稱自己爲自動駕駛。
根據外媒爆料,一位特斯拉 Model 3 車主,其 AutoPilot 開啓以後,輔助駕駛系統不穩定,并向聯邦貿易委員會發起投訴,其中包括 " 幽靈 " 刹車問題。
根據這位車主表示,該車主購買了完全自動駕駛選裝包,也就是 FSD 版本,但感覺自己被騙,因對産品不滿意,想要發起全額退款。
根據目前的信息來看,特斯拉一定是将 FSD 功能宣傳爲全自動駕駛,按照國内的等級劃分來看,至少也是在 L4 級别,相較于國内的 " 保守派 " 來看,确實國内更爲開放,正是因爲開放的管控,所以給了特斯拉誇大宣傳的機會,所以用戶在實際購買以後,發現和宣傳并不一緻,導緻用戶大批量投訴。
特斯拉在 2012 年就公開推出自己的 AutoPilot 系統,也一直在積極部署和優化軟件進行叠代,如果按照純視覺感知方案來看,特斯拉确實處于遙遙領先的位置,但在國内交通路況更爲複雜的環境下,國内很多車企依舊依賴于激光雷達,但也有很多品牌爲了擺脫高成本的激光雷達方案,開啓了融合感知探測方案,進行城市、高速路段的智能駕駛方案。
目前,沒有車企能夠在所有路段完成真正的全自動駕駛方案,所以特斯拉此次被調查,也實屬情理之中,也确實應該敲打一下特斯拉的 " 營銷噱頭 "。
2
智能是汽車的噱頭嗎?
其實就當前的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智能汽車領域,智能化的腳步還是影響了很多傳統用車體驗。
最直觀的就是智能座艙方面,使用頻率最多的就是語音交互,其實不局限于此,傳統汽車領域,自動遠近光燈,也是屬于判斷、感知的智能化方向,隻是功能過于渺小,以至于很多消費者忽略了該功能的智能方向。
在交互時代迅速覆蓋以後,動嘴和動手将變得更爲簡單,畢竟開車的時候動嘴,停下的時候動手,二者配合,也無形之中增添了行車的安全性,所以智能化,并非噱頭。
但像前文提到的特斯拉,在行業并不允許,功能并未完善時,就拿來宣傳,包括國内品牌也同樣如此,很多品牌在開發布會時,PPT 上的功能非常齊全,并且非常完善,但實際交車以後,很多功能卻寫着 " 暫未開放 ",即便是官方也隻回答後續會 OTA 推送,結果買車一年,都沒等到所謂的 " 期貨 " 功能,這就存在欺詐、噱頭營銷的可能。
所以各位小夥伴在選購車型時,尤其是在廣告、發布會等渠道看到了某些宣傳信息,一定要認真核實以後,在做判斷,千萬不可盲目下定,否則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 "OTA 等待 " 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