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證券市場周刊,作者 | 朱寶
在經濟弱複蘇影響下,大消費闆塊年内走勢乏善可陳;但在經濟數據改善背景下,細分的食品飲料領域呈現漸進式複蘇,尤其預制菜有望成爲穿越牛熊的賽道。
" 後疫情時代 " 預制菜概念悄然走俏," 預制菜進校園 "、" 餐館使用預制菜須明示 " 等話題頻上熱搜。人們的消費方式與飲食習慣,既追求營養健康又要便捷省事的需求不斷攀升,讓預制菜産業成爲炙手可熱的餐飲細分賽道。2023 年,預制菜首次被寫入中央一号文件,助推預制菜産業邁上新台階。
顧名思義,預制菜就是提前制做好的菜肴。它們通常使用一種或多種農産品爲主要原料,經過标準化流水作業,進行預加工 ( 如分切、攪拌、腌制、滾揉、成型、調味等 ) 和預烹調 ( 如炒、炸、烤、煮、蒸等 ) 制成,并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預制菜可以在食用前通過簡單加熱或烹饪等方式,直接食用或再次加工食用。對應到二級市場來看,包括安井食品、千味央廚、龍大美食、味知香、巴比食品等都逐漸成爲投資者耳熟能詳的标的。
A 股預制菜景氣度向好,銷售單價和銷量有望同步提升
數據顯示,我國預制菜行業依然處于發展初期,在政策紅利驅動下,資本加速湧入賽道,有望進入群雄逐鹿的藍海市場,在差異化競争中以較快速度邁入成熟階段。
從曆史上看,2014 年~2019 年,我國預制菜産業鏈(偏中上遊)相關企業新注冊量增速保持在 2.7% 至 29% 之間,現存相關企業 258.4 萬家。 截至 9 月 25 日,今年我國新注冊 51.7 萬家産業鏈相關企業,接近 2022 年全年新注冊量九成。
具體說來,2019 年,我國新注冊 19.6 萬家預制菜産業鏈相關企業,超過 2013 年新注冊量 2 倍。 2020 年開始,産業鏈相關企業新注冊規模加速擴張,2020 年~2022 年,新注冊量分别同比增加 55.1%、36.3%、39.4% 至 30.3 萬家、41.3 萬家、57.6 萬家。 從地域分布上,我國預制菜産業鏈現存 258.4 萬家相關企業,安徽、河南、山東分别有 20.9 萬家、20.4 萬家、20.3 萬家,居全國前三; 湖北省現存 18.1 萬家,排名第四; 此後依次爲雲南、廣東、湖南、四川等地。
從融資角度看,2018 年以來,我國預制菜賽道累計有 75 個品牌産品完成 114 起融資事件,披露融資總額超 90 億元。 從頻次看,近 3 年預制菜融資更爲活躍,其中 2020 年完成 22 起融資事件,同比增加 83.3%,成爲近 5 年頻次最高一年。 2021 年完成 30 起融資事件,同比增加 36.4%。 2022 年餐飲消費賽道遇冷,賽道全年融資頻次雖減少,但依然有 28 起。 而截至今年 9 月,我國預制菜賽道已完成 8 起融資事件。
近 5 年,預制菜品牌披露融資金額集中在千萬級以上,合計有 64 起,占比超八成。 其中億級融資項目 18 起,占比 22.8%。 從融資輪次來看,A 輪及 A 輪以前的早期融資最多,有 63 起,占比 55.2%; 其次是 B 輪和戰略融資,分别完成 13 起,各占 11.4%。
從海外情況看,日本和美國預制菜行業發展相較我國更具先發優勢,對于我國預制菜行業發展趨勢也有一定借鑒意義。 從日本看,行業于 1970s 先後完成 BC 端的導入并持續增長,1990 年之前,B 端市場增長貢獻更大。 而在宏觀經濟下行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因素影響下,預制菜銷售渠道逐步由 B 端向 C 端實現切換。 美國方面,速凍技術的創新推動了預制菜行業的興起,此後宏觀經濟增長、快餐連鎖業态的發展、冷鏈設施逐步完善等成爲推動行業快速擴容的主要驅動力,當前已處于成熟期。
具體到微觀層面,日本和美國頭部企業在産品、渠道、供應鏈、品牌等多維度持續打造競争優勢,對國内相關企業具有參考意義。 國内人口變化趨勢類似日本,老齡化、少子化特征日漸明顯。 參照日本 C 端預制菜購買特征,老年人購買頻次會更高,預制菜對獨居人口吸引力相對更大。 随着國内銀發經濟興起和結婚率下滑帶來的獨居青年群體增長,C 端消費群體持續擴容,行業有望實現銷售客單價及銷量同時提升。
需求端、供給端、政策端同步擴容,全國性品牌龍頭企業值得關注
預制菜的産生和迅速崛起,與 " 快餐經濟 " 的需求增多密不可分,同時與人們越來越注重效率與品質的生活觀念高度适配。目前我國預制菜下遊 B 端市場約占據八成的預制菜消費市場。具體而言,需求端、供給端、政策端同步擴容,進一步打開行業發展空間。
B 端方面,餐飲連鎖店進程化加快、餐飲場景多元化,爲預制菜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預制菜滿足連鎖餐飲提高出菜速度、穩定餐品品質、降低成本等需求,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總成本。C 端方面," 一人食 " 應用場景增加、生活節奏加快等,令預制菜成爲小型化家庭消費者尋求簡單化、便捷化一日三餐的絕佳解決方案。據相關數據,2022 年京東預制菜成交額增速達 160%,超 400 家品牌提供超 2000 類産品。而在疫情結束後,2023 年 "618 期間 ",京東超市預制菜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超 100% 的品牌仍超 20 個。
供給端方面,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爲行業擴容提供堅實基礎。數據顯示,2016 年至 2022 年,我國冷庫容量規模由 3035 萬噸增至 5686 萬噸,CAGR 爲 11.03%。進一步看冷藏運輸車變化,同一時期,我國冷鏈運輸車保有量規模由 12 萬輛增至 38 萬輛,CAGR 爲 21.2%。同時政策端方面,各類預制菜政策接連落地,去年 12 月以來,福建、山東、廣東、廣西紛紛成立産業聯盟;同期,國家級預制菜産業聯盟等也相繼設立。
Wind 數據顯示,A 股預制菜闆塊共有 31 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 5600 億元。但由于行業正進入群雄逐鹿階段,具有産品矩陣優勢、客戶及渠道優勢、供應鏈完善的企業更有機會在競争中領先,其中全國性品牌的行業龍頭更爲值得關注。
目前涉足該行業的公司主要分六類,以綠進食品和味知香爲代表的專注預制菜領域的企業 ; 冷凍食品企業拓寬預制菜産品線,以安井食品、三全食品等爲代表 ; 上遊農牧水産企業向産業鏈中遊延伸,以國聯水産、龍大美食等爲代表 ; 餐飲企業拓展預制菜業務,以同慶樓、海底撈等爲代表 ; 零售企業依托線上平台拓展預制菜業務,如盒馬生鮮、叮咚買菜等 ; 傳統食品加工企業依靠品牌優勢發展預制菜業務,如雙彙發展、得利斯等。
根據相關公司中報,這些預制菜企業業績增速明顯。其中,龍頭安井食品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 68.94 億元,同比增長 30.7%。預制菜已成爲公司第一大業務,在總營收中占比超過三成。财報數據顯示,預制菜業務實現營收 21.99 億元,同比增長 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