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對于傳統燃油車巨頭電動化轉型這一獨特命題,值得讨論的地方有很多,但真正值得關注的車企隻有大衆汽車集團。
2022 年 7 月 22 日,強硬推動大衆集團電動化轉型的改革派 CEO 迪斯,突遭 " 政變 ",就在大衆集團軟件部門 CARIAD 的會議現場,迪斯收到了下課通知:" 你即将下台,公司給你留了 24 個小時,盡快做出回應。" 要知道,這比 " 勞動合同 " 上簽的時間,要足足提前了 3 年。
奧博穆與迪斯
取代迪斯的是保時捷 CEO 奧博穆,是大衆集團内一手培養出來的 " 自己人 "。一時間," 人走茶涼 "" 人亡政息 "" 大衆轉型宣告失敗 " 等評論充斥着媒體的字裏行間。
但最近大衆的頻頻動作,證明幾乎所有媒體的預測都錯了。
6 月 21 日,大衆汽車集團在霍根海姆賽道舉行了資本市場日 ( Capital Markets Day ) ,在大會上,大衆再次堅定了電動化轉型的堅強決心。
對此,本文删繁就簡,直擊本質,看看大衆的電動化轉型的根本思路到底是什麽。
大衆,正在走向三星模式
大衆轉型的思路,像極了三星。
衆所周知,在智能手機替代功能手機的曆史震蕩中,諾基亞轟然倒下,但鮮爲人知的是,當時還有一家企業也面臨着同樣的危機,那就是三星,作爲功能機時代全球市場份額第二的手機企業,它完成了跨越,并且在智能手機時代,拿到了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
你沒看錯,盡管崇拜蘋果的人很多,力挺華爲的人也很多,盡管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已經沒有存在感了,但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手機企業,卻是三星。
爲什麽三星能做到?
有一個詞叫 " 暗能力 ",簡單來說,你做一件事,會培養出其他的能力,這些能力眼下雖然不能變現,但是也許在未來會有一天,你會憑借這些暗能力,找到新的業務和賽道。比如阿裏巴巴因爲舉辦 " 雙 11",爲了應對巨大的流量,所以它的網絡技術能力很強,這一暗能力,爲現在的阿裏雲奠定了基礎。
而三星之所以能做到全球市場的份額第一,根源在于三星幾乎掌握了手機生産的全産業鏈,這是國内手機廠商甚至蘋果都不具備的能力,即使它失去了中國市場的全部份額,也能活得很好。
而當下的大衆,走的正是三星模式。
首先,作爲一家上百年的汽車帝國來說,它的暗能力,也是協調龐大産業鏈的大規模運作能力,利用自己的資本優勢,深度綁定中國産業鏈,至于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則能争一分是一分,
其次,當深度綁定中國産業鏈後,大衆能夠可以利用最先進的技術,奠定自己在全球市場的優勢。
大衆的三大關鍵動作
理解了大衆轉型的根本戰略後,我們也就能讀懂大衆的三大關鍵動作的真實含義。
首先,技術平台重新調整,最新 SSP 純電平台 2026 年落地。
我們都知道,傳統燃油車巨頭電動化的轉型意志是否堅決,就是看它是否斥巨資打造了電動化開發平台。
在大衆汽車投資者報告會上,奧博穆披露了旗下最新純電平台 SSP 的進展,該平台将于 2026 年落地。這是繼之前 600 億歐元電動化開發平台 MEB 之後的最新平台開發計劃。
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SSP 平台車型可支持 160-1740Ps 的功率區間,可以落地 L4 級自動駕駛技術。此外,該平台車型将配備大衆子公司 Power CO 的電池,可在 12 分鍾内将電量從 10% 充到 80%。
至于新平台将采用的 Power CO 電池,也将采用标準化的電芯,在實現規模化經濟的同時,擁有最大程度的靈活性和競争力。此外,該電池特定的化學成分還可根據不同細分市場的要求進行定制。
官方數據顯示,未來五年大衆汽車集團的投入已經上漲到了 1800 億歐元。
而對于傳統内燃機的投入,大衆汽車集團正在逐步縮減。到 2027 年,集團整體的投資比例将降至 11% 以下;到 2030 年,這一比例将降至 9% 左右。
其次,是深度擁抱中國産業鏈。
衆所周知,大衆在智能化方面的能力,一直廣受诟病。
2020 年 8 月,大衆的 OTA 模塊,不堪重負,難以給即将交付的新車 ID.3 安裝系統軟件,結果隻能讓大衆的工程師連夜加班手動更新。這一尴尬窘境成爲大衆乃至整個歐洲汽車産業的縮影——由于錯過互聯網時代,歐洲本土根本沒有能夠勝任智能化轉型的互聯網技術公司。
更廣爲流傳的是,今年大衆高層在參加完上海車展後,德國本土的軟件團隊集體失業。
這就是歐洲燃油車巨頭想要轉型的先天不足。這一原罪性的缺失讓許多分析人士認爲,歐洲的智能化根本沒戲。
但是這不意味着大衆隻能幹瞪眼,大衆的策略很簡單,深度擁抱中國最先進的智能駕駛産業鏈。
2022 年 10 月 13 日,有一條産業界的大消息,那就是大衆汽車集團宣布投資 24 億歐元,折合人民币 168 億元,旗下的軟件公司 Cariad 與地平線成立合資企業,大衆占股 60%。
2023 年 5 月 28 日,大衆正式官宣,大衆安徽項目計劃總投資 231 億元人民币,包括生産基地與研發中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 141 億元人民币,車型上市前研總投入約 90.5 億元人民币。
要知道,合肥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還是智能網聯産業鏈的重鎮,素有 " 合肥模式 " 之稱,蔚來、比亞迪等車企在此都有重要布局。
對于大衆來說,在合肥,無論是智能化,還是供應鏈體系一體化和本土化,都可以在這裏更快實現。
而在投資者大會上,大衆宣布在合肥的投資,不僅是一個研發中心,還将成爲 " 全網絡電動汽車開發、創新和采購的新中心 "。據介紹,該研發中心将整合車輛和零部件的開發、采購,從而使新産品和技術的開發周期縮短 30%。
簡單回顧一下曆史,我們會發現,奧博穆與迪斯的思路,一脈相承,既然本土軟件團隊不給力,那就是繼續發揮資本優勢,買買買。
2019 年與哈曼早在軟件 App 方面合作,2022 年與博世和 Mobileye 在智能駕駛方面合作,與高通在芯片方面合作。直到現在,在中國斥巨資與地平線在智能駕駛方面合作,與中科創達在車聯網以及娛樂系統方面進行合作。
最後,是制定相對的全球市場銷量目标。
對大衆來說,重點當然是拿下北美和中國市場。
要知道,大衆披露的 2023 年第一季度财務業績中,營收增長 22% 至 760 億歐元;營業利潤爲 57.5 億歐元,營業利潤率爲 7.5%,在多個市場獲得了爆發性增長。歐洲銷量同比增長 68.1%,美國銷量同比增長 98%,其他地區銷量同比增長 37.1%。
也就是說,大衆電動車除了在中國折戟沉沙,在海外市場,已經可以和特斯拉掰手腕了。
首先來看北美市場,作爲全球汽車第二大汽車市場之一,大衆北美的銷量份額隻占到大衆全球的 10.5%,這與大衆全球第二大汽車品牌的地位是眼中不相符合的。
主要原因是,大衆品牌的産品與北美市場的需求錯位。大衆品牌以轎車和緊湊中小 SUV 爲核心産品,但北美市場消費者更喜歡的是中大型皮卡以及 SUV。
因此,在 2021 年前後,大衆集團通過子公司收購了北美的農用機械公司 Navistar 以及其經典皮卡和 SUV "Scout" 的 商标,并計劃通過本地公司投放适應的産品,來進一步擴大大衆在北美的市場份額。
其次看中國市場。
那麽在投資者大會上,面對激烈競争的中國市場,大衆的目标是 " 國際品牌第一,全市場前三 "。這對制霸多年中國市場的大衆來說,顯然是認慫了。
2022 年中國市場在大衆全球的份額爲 39%,已經超越了歐洲本土市場成爲大衆集團最大區域市場。也就是說,盡管有龐大的海外市場做支撐,但大衆必須守住中國市場,所以大衆反複強調,變革的核心,都是爲了扭轉大衆在中國市場的不利态勢。
盡管和三星走的是一樣的路子,但決不能重蹈三星在中國的慘敗覆轍。
對于大象來說,如果一次轉不過身,那就再轉一次。
從 2021 年以來,大衆在改革的道路上沒有停止腳步,作爲業界高度關注的标杆性企業,從不被看好,到改革進入深水區,一步步走得很穩,相比于日本車企的冥頑不靈,大衆更有可能在未來五到十年,完成華麗的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