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科學探索獎名單出爐!
此次共有 49 位獲獎者,其中 7 位女性獲獎人,占總獲獎數比 14%。
尤其在數學物理領域 6 位獲獎人中占半數席位,包括清華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單芃、物理系周樹雲、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楊曉菲學者在内。
今年有 6 位獲獎人年齡在 35 歲以下,其中包括像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曹雲龍,曾入選 2022 年度 Nature 十大人物。還有前沿交叉領域浙江大學馮建東,他瞄準的單分子蛋白測序方向被稱爲 " 世界性難題 "。
他們将連續 5 年獲得總計 300 萬元資金。
截至現在,科學探索獎發起六年來,已累計 297 位獲獎者。
那麽聚焦信息電子領域,來看看獲獎人有哪些?
信息電子領域
方璐:探索光計算光場智能成像理論與關鍵技術
她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14 歲考上中科大少年班,随後保送到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碩博連讀。
目前研究領域在計算光學交叉研究。去年,她的課題組提出了面向大規模光電智能計算的 " 光學 - 人工雙神經元學習架構(DuAl-Neuron opTical-artificial lEarning,DANTE)"。
DANTE 突破了大規模光電神經網絡物理建模複雜、參數優化困難等桎梏,網絡規模提升一至兩個數量級,訓練學習速度提升兩個數量級。
沈超:探索基于逆向思維的人工智能安全攻防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隸屬于智能網絡與網絡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信息物理融合系統教育部工程中心。
主要從事智能系統安全與控制、人工智能可信與安全、智能軟硬件測試的研究。
汪萌:探索基于多模态交互的心理障礙輔助診斷與幹預
合肥工業大學教授,目前主要從事人工智能、模式識别及多媒體信息處理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他本科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随後在 2008 年 7 月至 2011 年 8 月先後在微軟亞洲研究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章秀銀:探索毫米波通感融合芯片的數字化設計理論和 AI 設計方法
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教授、博導、副院長章秀銀,同時也是 IET Fellow,中國通信學會會士。
研究領域爲智能感知與無線通信,包括智能無線感知、5G/6G 移動通信射頻芯片、天線、算法與系統等。
他本科畢業于重慶郵電大學,随後在華南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完成碩博研究。
周鵬:探索超節點性能晶體管和亞 1 納秒非易失存儲器
複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周鵬,目前從事新型二維層狀半導體電子器件與特性研究、下一代 CMOS 兼容非易失存儲器研究。
他曾經利用新材料發明了高速與非易失兼得的新型存儲技術,實現了高面積效率單晶體管邏輯原位存儲技術,獲得了高性能存儲器件,高效率算法和驗證性芯片。
已累計 297 位獲獎者
每年," 科學探索獎 " 評審委員會将每年遴選出不超過 50 名、年齡不超過 45 歲、在中國内地及港澳地區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研究領域包含基礎科學、前沿技術兩大領域。
2022 年起," 科學探索獎 " 新增醫學科學領域,共設 10 大領域,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新材料、天文和地學、生命科學、醫學科學、信息電子、能源環境、先進制造、交通建築、前沿交叉。
此次獲獎名單上,49 位獲獎者來自 29 家機構,包括像香港大學、四川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都有科學家上榜,其中有 10 家機構首次有人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