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文字:2432 字
閱讀時長:10分鍾
"
2 月 14 日,極氪、吉利汽車分别發布公告,宣布極氪完成領克收購及注資事項,極氪持有領克 51% 的權益,領克成爲極氪非全資附屬公司,極氪科技集團正式成立。

此舉雖然是吉利汽車戰略整合的重要一環,但鑒于當年極氪是在領克的基礎上 " 長 " 出來的,2024 年銷量也低于領克,不免讓一些人唏噓感慨," 兒子吃掉了爹 "。
但商業并購從來都不講 " 先來後到 ",而是取決于誰代表着更先進的生産力。
1
青出于藍勝于藍,極氪與領克有不同的生長邏輯
不妨先從以下事實入手,思考一個問題:這些年所有傳統車企都在努力轉型,但憑一己之力成功殺出血海的,隻有極氪一家。
在所有新能源車企中,極氪是最快實現赴美 IPO 的,從成立到上市僅用 37 個月。相比之下,特斯拉走了 7 年,蔚來用了 4 年,小鵬用了 6 年,理想用了 5 年。
這兩個事實分别說明了用戶和投資人對極氪的認可,但爲什麽是極氪?
2022 年極氪 001 大火後,水滴汽車曾對企業各闆塊的負責人進行過一次深度訪問,彼時筆者便發現了極氪的獨特之處。首先,它在不斷積蓄重新定義汽車的技術實力,包括 SEA 浩瀚架構的全面進化;堅持全棧自研智艙智駕系統,積極布局 AI 大模型領域;同時,極氪也是業内少數完成産業鏈垂直整合的廠商,實現了從電芯原材料到電池包、CTB 電池技術,再到電驅、電控的全棧自研和自産。
廠家表示,極氪始終遵循 " 生産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 " 的策略,以确保技術的持續領先和産品的不斷更新。強大的技術能力不僅讓極氪具備抵禦風險的能力,更擁有進攻的底氣和韌性。同時,技術本身的複利特質也爲企業帶來了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其次,極氪具備科技公司核心的由内而外的創新能力。舉兩個最典型的例子,在商業模式上,極氪依托吉利集團的強大背書和重資産支持,自身則以輕資産的方式靈活運營。這種獨特的持股結構,不僅讓極氪能夠充分利用集團資源,降低科研和供應鏈成本,更賦予了品牌純粹的用戶思維。憑借精準的市場定位、積極靈活的響應機制,以及前瞻性的洞察力,極氪成功開辟了一條有别于傳統豪門和新勢力的 " 第三賽道 "。
在産品策略上,極氪緊抓多元化和個性化消費趨勢,打造了多款形象鮮明、腔調十足的車型。無論是開創純電獵裝新品類的 ZEEKR 001、超前豪華的 MPV ZEEKR 009,還是重新定義車内空間的 ZEEKR MIX,都爲行業樹立了新的标杆。如今極氪不僅與領克形成了明顯的品牌區隔,在整個市場中也具有極強的差異化特質。
馬斯克在很早之前就說過," 護城河 " 理論已經過時,對企業來說真正重要的是創新能力和創新節奏,這才是保持競争力的關鍵。
此外,極氪擁有适應時代趨勢的思維方式,它打破了 " 産品導向 "、" 鏈條式 " 的工業化思維,吸收了 " 用戶導向 "、扁平化和生态化的互聯網思維,注重用戶體驗與叠代速度。雖然這種思維上的轉變看不見摸不着,但我們能從企業的組織架構、做事方式、産品呈現、營銷策略等各個方面,清楚地感知到。

總而言之,極氪的起勢離不開領克的托舉,但極氪與領克的生長邏輯是截然不同的:領克是吉利與沃爾沃強強聯手對傳統汽車進行的一次有益改良,本質上仍屬于制造型企業;而極氪是集齊天時地利人和後的一次徹底進化,底色已變成了以創新爲核心驅動力的科技公司。
2
攥指成拳,構建更大的創新勢能與前景
在新能源轉型的初期,汽車企業往往會采取多線并舉的策略,在不影響原有基盤的情況下,做盡可能多的探索,以最小的試錯代價,快速找到明确的通路,市場因此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态。
但如今我們已進入以智能化爲核心的下半場競争,轉型路徑明确,市場競争激烈。面對巨額的研發投入,迫切的規模化需求,以及與日俱增的成本壓力,攥指成拳,集中資源發揮最大威力,才是明智之舉。
整合之前,極氪和領克各自都面臨着很大的市場挑戰。從銷量數據看,2024 年極氪交付量爲 22.21 萬台,領克品牌總銷量 28.54 萬台,二者都未完成銷售目标,且背負着沉重的成本。
合并後,二者的協同效應将大大提升。極氪科技集團 CEO 安聰慧表示,未來将以 " 極氪 + 領克 " 雙品牌驅動,整合電子電氣架構、智能駕駛等核心技術平台;雙方将建立統一的管理體系,并從四個方面開啓新一輪内部管理變革,包括産品研發協同、制造體系革新、用戶運營升級、智能體系突破。
據悉,未來極氪定位 " 豪華科技品牌 ",聚焦 30 萬及以上市場,以中大型車爲主,中型車聚焦純電,大型車聚焦超級電混;領克定位 " 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 ",聚焦 20 萬及以上市場,小型車聚焦純電,中大型車聚焦混動。新集團在産品研發上預計提效 15% 以上;" 大制造 + 大質量 " 一體化管理預計提效 20% 以上;以 AI 驅動企業管理質變,實現企業整體運營效率提升 20% 以上。

減少内耗,互爲增益的極氪與領克,将登上更高的台階。2025 年,新集團計劃達成 71 萬台的年銷量目标,其中領克 39 萬台,極氪 32 萬台,實現 40% 的同比增長。企業将通過兩年的努力,躍遷爲年銷百萬級的全球化高端豪華新能源汽車集團。
3
吉利收了沃爾沃,中國車企也有可能收了大衆豐田
縱觀全球汽車産業,後生 " 吃掉 " 前輩的例子不勝枚舉。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也受到了外界的各種質疑,被說成是 " 蛇吞象 "," 公主下嫁 " 等等。現在回看,吉利與沃爾沃的聯姻早已成爲業界公認的成功商業并購案例。
事實上,無論是社會進步還是市場競争,新舊更替,長江後浪推前浪才是主流,誰更先進,誰更有實力,誰就是主導者。
還在感慨 " 兒子吃掉爹 " 的人,多少有些因循守舊了。極氪并購領克在戰略、财務、創新與發展等主要商業維度上,都能實現共赢,應是所有人樂見的結果。
并且更重要的是,隻有丢掉了 " 論資排輩 " 的老觀念,才能長出雄心。吉利汽車也好,極氪科技也罷,都是中國汽車快速崛起的體現。筆者相信,憑借先進的技術、思維方式以及經營管理模式,中國企業一定能引領全球汽車産業,屆時我們收購大衆豐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滴汽車立場。
作者|殷 楠
編輯|王 磊
責編|祁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