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迪爾說史 Author SOUL 迪爾
在朝鮮戰争爆發前夕,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裝甲作戰的影響,人民軍和韓軍的步兵師團編制中都配備有一定數量的反坦克炮,其中韓軍一個師團配備 18 門美制 57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人民軍一個師團配備 48 門蘇制 45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
蘇聯紅軍在二戰中使用的 M-42 型反坦克炮
人民軍裝備的 45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主要爲 1942 型,簡稱 M-42 型,1942 年于莫托維利哈第 172 号工廠在原先 1937 型 45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的基礎上升級改造而來,主要升級措施包括将原先的 46 倍口徑長度炮管延長爲 68.6 倍口徑長度,使得炮彈發射初速從 760 米 / 秒增加到 870 米 / 秒,此外炮盾裝甲厚度也從 4.5 毫米增加到 7 毫米,能更好地保護炮組成員免受步槍流彈的傷害。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M-42 型 45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一共生産了 11156 門,該火炮起初出世時,能有效抗擊戰場上的所有德軍中小型坦克,但到 1943 年正面裝甲厚度超過 80 毫米的德軍虎式、豹式及四号 H 型坦克陸續登場時,M-42 型 45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開始變得有些力不從心,被迫将反坦克主力的位置讓位于新研制的 1943 型 57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
不過由于 M-42 型 45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尚能在側面對德軍坦克造成一定傷害,加之由該型火炮發射的高爆破片彈和鉛彈也能對敵方步兵造成不小傷害,所以在 1944-1945 年間,蘇軍還是生産了 6600 多門該型火炮,占其總産量的 60% 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閑置的 M-42 型 45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都被蘇軍移交給人民軍使用,但在實際作戰中,人民軍反坦克兵也發現,該型火炮對于朝鮮戰場上的美軍的主力戰車—— M-26 型 " 潘興 " 重型坦克——的正面也已基本無法造成多少傷害。
據 1950 年 9 月 17 日在孝令面被捕獲的第 1 步兵師團反坦克炮大隊 3 中隊長崔煥仁(최환인,21 歲,鹹鏡北道會甯郡人)大尉招供,M-42 型 45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的最大射程爲 4400 米,但在實戰中發現人員殺傷彈在 1200 米的距離上發射、穿甲彈在 500 米的距離上發射最有效,但由于操作火炮的炮兵普遍隻有 3-4 周的訓練時間,在實際作戰中經常還沒到達有效距離炮彈就被匆忙打出去了。作爲平射火炮,該型火炮在使用時必須架設在開闊場地上,因此很容易被敵方發現。
人民軍反坦克炮中隊編制
M-42 型 45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在人民軍步兵師團中也并非完全集中使用,首先,每個步兵師團都會下轄一個反坦克大隊(AT Bn),大隊長爲中校,此外還有一名少校文化副長,負責官兵們的思想政治和文化教育工作,中隊長爲大尉或上尉,小隊長爲中尉,分隊長爲上士或中士,均不設其他專職副職。大隊部内的其他軍官還包括大尉供給股長、少尉财務股長等,以上軍官均配備蘇制 TT-33 小手槍一支,其餘士官配備蘇制波波沙沖鋒槍一支,士兵配備蘇制莫辛甘步槍一支。
編制上,反坦克大隊下轄四個中隊,其中第 1-3 中隊爲反坦克炮中隊,每個中隊有官兵 45-47 人,分爲兩個作戰小隊四個分隊及一個後勤供應小隊,裝備該型火炮 4 門及用于牽引火炮的卡車 4 輛,每門火炮按編制攜帶 200 發炮彈。大隊部還直轄一個指揮小隊,負責作戰時的通訊、偵察和觀測作用,該小隊擁有卡車 2-3 輛。
反坦克炮大隊的第 4 中隊則爲反坦克槍中隊,有官兵 90 人,分爲三個小隊,裝備有蘇制 14.5 毫米口徑反坦克槍 36 架及輕重機槍各 3 挺,實戰證明這種反坦克槍也是一種完全過時的武器,無法對敵方坦克造成任何傷害,隻能作爲人員殺傷武器使用。因爲集中使用效果不大,在實際作戰中,該中隊的各小隊常被分拆給各步兵聯隊使用。
除了這 12 門集中在反坦克大隊的反坦克炮外,人民軍步兵師團的每個步兵聯隊裏也設有一個反坦克炮中隊(AT Gun Battery),該中隊編制有 5 名軍官、13 名士官及 37 名士兵,指揮官爲中尉中隊長,下轄三個小隊六個分隊,裝備有 M-42 型 45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 6 門及運輸火炮和炮彈的馬匹 24 匹,每門火炮編制狀态下攜帶 50 發炮彈,炮彈的補充由師團炮兵聯隊供應部門提供,中隊指揮機關沒有無線電台或有線野戰電話等通訊器材。
正在射擊的人民軍 M-42 型反坦克炮
在大隊級層面,人民軍步兵師團的每個步兵大隊也設有一個反坦克炮小隊,有官兵 20 人,分爲兩個分隊,裝備有 M-42 型 45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 2 門。這樣,按照每個人民軍步兵師團有三個步兵聯隊九個步兵大隊及一個反坦克大隊計算,每個師團在編制上所裝備的反坦克炮可達到 12+6x3+2x9=48 門,比日本陸戰史研究普及會出版的《朝鮮戰争》一書中的雙方步兵師團武器編制對比表上所宣稱的 42 門還要多 6 門。
八月攻勢(第四次戰役)後期,鑒于前方戰事不利,人民軍在後方陸續組建了第 18、19、41、43、45、47 步兵師團及第 24、25、26、31、32、33、35、38、39、40 獨立步兵旅團(六大隊制)等單位,由于反坦克炮及有經驗的炮兵數量嚴重不足,以上單位均取消了師團或旅團部直屬的獨立反坦克大隊編制,僅保留了各步兵聯隊直屬的反坦克炮中隊及各步兵大隊直屬的反坦克炮小隊,這樣每個新師團理論上裝備有反坦克炮 36 門,而每個獨立旅團僅裝備反坦克炮 12 門。
在實際反坦克作戰中,人民軍發現,面對正面裝甲厚度 120 毫米、重達 40 多噸的美制 M-26" 潘興 " 式重型坦克,M-42 型 45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的正面打擊無異于隔靴搔癢,最爲有效的反坦克手段反而是工兵部隊所裝備的蘇制反坦克地雷。然而能使用反坦克地雷的工兵部隊爲第 576 獨立工兵聯隊第 5 大隊及各師團直屬的工兵大隊,在建制上與反坦克大隊及各步兵聯隊并無從屬關系,因而在實際反坦克作戰中無法與從屬步兵部隊的反坦克炮部隊形成有效配合。
爲了進行有效的工炮配合反坦克作戰,人民軍統帥部遂于 8 月上旬組建了兩個由反坦克炮兵和工兵混編的反坦克聯隊,即第 848、849 部隊。第 848、849 部隊于 8 月 8 日組建于平壤,前者聯隊長和其他官佐信息均不詳,後者聯隊長則爲 35 歲的金奎錫(김규석)上校,抗戰期間參加過朝鮮義勇軍。除了聯隊長外,反坦克聯隊部其他官佐還包括中校參謀長、少校副參謀長、中校文化副長、中校會計股長及五名打雜的士官。
二戰中的蘇聯紅軍 M1943 型反坦克炮
第 848 反坦克聯隊的總兵力爲 600 餘人,分爲三個大隊,其中第 1、2 大隊爲反坦克炮大隊,每個大隊有官兵 150 人,分爲三個中隊九個小隊,每個炮兵小隊裝備有一門新運抵的蘇制 M-1943 型 57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及一輛牽引火炮用的卡車,該型反坦克炮威力比 M-42 型更大,平時攜帶 60 發炮彈。除了軍官配備手槍、士官配備沖鋒槍及士兵配備步槍外,每個中隊還配備有 2 挺蘇制 DP 輕機槍用于自衛,每挺輕機槍攜帶槍彈 300 發。
第 848 反坦克聯隊組建後,于 8 月 18 日抵達漢城,8 月 25 日抵達榮州,據 1950 年 9 月 20 日在九山洞被捕獲的該聯隊 1 大隊 2 中隊 2 小隊卡車司機洪管洙(홍관수,25 歲,平安南道介川郡人)招供,其中第 1 大隊于 9 月 13 日經安東 - 義城公路開赴大邱北前線,但因受美軍的空中封鎖而無法前往一線作戰。仁川登陸後,還未與美韓軍正面交戰的第 1 大隊最終在美軍空襲下潰散。此外由于訊息的缺失,該聯隊第 2 大隊的最終下落則不得而知,不過估計也多半和第 1 大隊是同樣的結局。
第 848 反坦克聯隊的第 3 大隊則爲多兵種合成混編部隊,總兵力 300 餘人,下轄布雷、沖鋒槍、反坦克槍、通訊、工兵、偵察及醫療小隊各一。據 1950 年 9 月 20 日在九山洞被捕獲的該聯隊 3 大隊 1 中隊 1 小隊戰士金容彬(김용빈,25 歲,全羅南道長城郡人)招供,該大隊抵達九山洞後,原定前往永川前線增援,但因永川被韓軍奪回而作罷。9 月 17 日,韓軍向九山洞發起反攻,第 3 大隊的官兵們被迫以普通步兵身份參戰,由于士氣低落和缺乏訓練,三天後該大隊即宣告覆滅。
再說第 849 反坦克聯隊,該聯隊在建制上被配屬給第 105 裝甲師團,下轄兩個大隊,其中第 1 大隊爲反坦克炮大隊,大隊長金圭植(김규식)少校,參謀副官張學奎(장학규)大尉,共有軍官 18 人,士官和士兵 150 人,分爲三個中隊六個小隊十二個分隊及補給、通訊小隊各一,每個炮兵分隊有官兵 10 人,裝備有一門蘇制 M-1943 型 57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一輛牽引火炮用的卡車及一挺用于自衛的蘇制 DP 輕機槍,補給、通訊小隊各有官兵 20 人,裝備無線電台 5 部。
美軍第 5 騎兵團檢查人民軍遺棄的 M-42 反坦克炮
據 1950 年 9 月 20 日在倭館被捕獲的該聯隊 1 大隊通訊分隊無線電發報員吳承烈(오승열,18 歲,平安南道南浦市人)中士招供,該大隊于 8 月 29 日抵達安東,9 月 3 日經夜間行軍轉移到金泉以北六公裏處,負責在洛東江西岸的倭館地區建立防線,由于連日遭到空襲,兩門反坦克炮在轉移途中被毀。9 月 20 日,美軍大部隊開始強渡洛東江,該大隊在接敵後不久就潰散,第 3 中隊長劉浩峰(유호봉)中尉陣亡。9 月 21 日,該大隊殘餘官兵 80 餘人先後向美軍繳械投降。
第 849 反坦克聯隊的第 2 大隊也爲多兵種合成混編部隊,大隊長李東熙(리동희)大尉,總兵力 200 餘人,下轄工兵中隊、重機槍中隊和反坦克槍中隊各一,其中工兵中隊長爲李東亞(이동니)大尉,有軍官 6 人,士官和士兵 120 人,分爲四個小隊,裝備有蘇制反坦克地雷及人員殺傷雷 100 餘枚、探雷器材 3 具及運輸地雷的卡車 4 輛;重機槍中隊有官兵 30 餘人,裝備有蘇制馬克西重機槍 4 架;反坦克槍中隊長爲金忠剛(김중항)中尉,有官兵 35 人,分爲三個小隊,每個小隊裝備有蘇制 14.5 毫米口徑反坦克槍 3 架。
據 1950 年 9 月 21 日在若木被捕獲的該聯隊 2 大隊反坦克槍中隊副中隊長李軍燮(이군섭,26 歲,鹹鏡北道鹹興市)中尉招供,在與第 1 大隊分手後,第 2 大隊即抵達若木一帶布防,9 月 21 日晨,眼看美軍大部隊反攻在即,大隊長與中隊長都抛棄隊伍乘坐卡車離開前線,他所在的反坦克槍中隊在一座木橋旁挖掘了工事以躲避空襲,并等到當日中午美軍抵達時全部投降,投降的原因是該中隊的所有官兵從未接受過反坦克槍的訓練,不知道該如何使用這種武器。
而據 1950 年 9 月 20、21 日先後在若木主動投降的該聯隊 2 大隊工兵中隊 4 小隊 4 分隊長金永煥(김영한,21 歲,平安南道江西郡人)中士、4 小隊 1 分隊戰士崔正培(최정배,18 歲,鹹鏡南道平原郡人)等人招供,由于該中隊官兵均系強征入伍,又因連日補給不足和缺乏訓練而士氣低落,所以在閱讀了美軍散發的傳單後,他們都利用單獨外出埋設反坦克地雷的機會,向美韓軍主動投降。工兵中隊主力最終也在 21 日的反攻作戰中被基本殲滅。
自毀後被遺棄的中朝聯軍 M1943 型反坦克炮
在三八線被突破後的撤退作戰中,由于 45、57 毫米口徑反坦克炮不适用于山地戰和遊擊戰,加之該種火炮所需的炮彈不方便補充,該種武器逐漸退出了戰争中後期的戰場舞台,隻有少數被中朝聯軍用作山地戰中的步兵支援火力使用。雖然一些人民軍步兵大隊中還曾保留了反坦克小隊的編制,但也都不再裝備該型火炮,其官兵也都被當作普通步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