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勾踐在範蠡和文種各種謀略手段的支持下,最終得以報仇雪恨,滅了吳國,也算大業有成。但是,勾踐卻對這兩個共患難的臣子不太放心,機敏的範蠡覺察到了勾踐的心思,招呼都不跟他打一聲,轉身跑路到陶地經商,沒用多久,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範蠡,從一個沒有立錐之地的窮人,翻身成了當地首富,人稱 " 陶朱公 "。
一天,陶朱公接到消息,二兒子在楚國殺人了,被關在了監獄裡,如果沒有意外,秋後就去下面找閻王做生意了。
陶朱公找家人來商量,看看怎麼救二兒子。
陶朱公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從小跟着他做生意,吃盡苦頭;二兒子生下來的時候,家境好了很多,沒吃過什麼苦;三兒子那簡直就是出生在蜜罐裡的老鼠,吃穿用度全都是最好的标準。
陶朱公沉思片刻,宣布他的決定:" 殺人者死,這不是一般的罪名,還好咱們家有錢,把各方面關系打點到,救老二一命還是不難的。老三,你去楚國,把你二哥給救回來!"
陶朱公說着打開大家面前的箱子,裡面裝了 1000 金,足夠在楚國運作一番了。
老大一看,這麼多錢,都要送出去,不由心疼,再看三弟,這個纨绔子弟,穿金戴玉,渾身上下的裝備,加起來得幾千金的身價,生怕老三把事給耽誤了,趕忙說:" 父親,孩兒作為長子,要為父親分擔重任,作為兄長,現在二弟受難,我又怎麼能在家享福呢?三弟年紀還小,救二弟這件事,還是我去辦吧?"
要說老大這想法,也沒錯,老三是一個敗家子,辦事能力還沒看出來,但是,花錢能力肯定是少有的,老大心疼錢,又怕辦不成事,這種心理,咱們還是能感受得到的。
但是,陶朱公拒絕了老大的要求,勸解他:" 救人不是普通的事,我安排老三去,自然有我的道理,你就不要管了。"
老大還不依不饒,他大概是覺得父親信不過自己,他為自己辯解說:" 長子被稱為家督,這麼重要的事,父親你不安排我去,說明你心裡不認可我,認為我不成器。父親你這麼做太偏心了,我心裡是無法接受的。"
如果隻是争辯一番也就罷了,大不了訓他一頓,實在不行抽他一頓,但是,老大不僅大吵大鬧,還要自殺。
陶朱公的妻子一看,哪能因為這個事讓自己死一個兒子呢,趕忙幫助長子說話:" 老大救弟心切,還是讓他去吧。萬一他想不開,整出來點事,那不是更糟了。"
陶朱公也很無奈,隻好安排大兒子去楚國救人。出發的時候,陶朱公拿出一封信交給大兒子,并特地囑咐大兒子:" 我有一個老朋友叫莊生,你到了楚國之後,把信和金子給他,然後就一切聽他的話就可以了,千萬不要質疑他。"
老大很快來到了楚國,帶着信和金子來到了莊生家拜訪。莊生住的地方很破,生活很貧困,這讓老大有點懷疑父親陶朱公的眼光了。
老大跟莊生簡單寒暄一下,就把陶朱公的信和黃金交給莊生,莊生看完信之後,把收起來,對老大說:" 沒你的事了,你趕快離開楚國回家去,我會盡力幫你,這點你可以放心。等你弟弟被釋放後,你也不要打聽内情,避免節外生枝。"
按理說,莊生說得一點也沒錯,如果陶朱公的家人留在楚國,難免會有人說閑話,這個關鍵時刻,避嫌是很有必要的,也避免卷入一些是非,莊生是一個明白人啊。
但是,這個倔脾氣的老大卻沒有聽莊生的話,而是留在了楚國的國都。老大為什麼不聽莊生的話呢?
他看不起莊生,大概是覺得,你莊生都混成這球樣了,家徒四壁,甚至連普通百姓都不如,不像是一個有本事的人。
所以,他質疑的同時,又自作主張,他在楚國也有一些熟人,幹脆奔走于楚國權貴之間,還覺得給救弟弟這件事加了一道保險。就算莊生辦不成事,自己總不至于落個空吧!
老大的仆人說:" 家主已經寫信托莊生全面負責救二少爺了,家主的眼光肯定不會差。現在您這麼做,分明是對莊生不信任,這豈不是會讓莊生不高興嗎?"
老大聽了仆人的話,搖搖頭說:" 我怕是父親所托非人啊!我去拜訪莊生的時候,他家裡窮得老鼠都不光顧,我覺得莊生辦不成這麼大的事。要辦成這件事,還得靠咱們自己,我如果能辦成了,父親也會對我刮目相看的。"
老大這真是花錢求人,又不信任人家啊!
再說莊生其人,莊生在楚國那是以清廉耿直聞名的,地位崇高,連楚王都把他當作老師。莊生雖然家裡窮,但是,影響力卻很大。
莊生送走老大之後,對老婆說:" 陶朱公是我的老朋友了,他都開口了,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觀了。送我的這些黃金,都不要動,将來把事辦成了再全退回去。"
莊生老婆有點迷糊了,問莊生:" 你既然不想要,為什麼還要收下呢?"
莊生給老婆解釋說:" 如果我當初不收下,人家還以為我敷衍,不會用心幫忙呢,難免會對我有意見。我先收下錢财,再去給對方辦事,他們就安心了。"
看人家莊生,多懂人情世故!這其實也告訴我們,你求朋友辦事,一定要帶着東西去,收不收是人家的事,你不帶東西去就是無禮,無禮就是失禮,就是不懂人情世故。
莊生真是一個值得交往的朋友,前腳答應下來的事,回頭就找了個時間去辦。
這天,他來到了王宮,對楚王說:" 天象變化,災難降臨,大王應該及時應對,化解災禍呀!"
楚王向來很信任莊生,趕忙問:" 先生一定早就有解決辦法了,快快講出來,本王馬上照做。"
莊生鄭重地說:" 想要化解天災,大王應該向蒼天祈禱,同時大赦天下,自然遠離災禍。"
楚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決定照着方法執行,召集大臣商談。
老大買通的楚國權貴,自然也知道了這些消息,馬上通知老大,老大覺得自己真是有先見之明,莊生這個人,果然不靠譜!
于是,對仆人說:" 楚王要大赦天下,二弟自然就會被釋放了,我得找莊生把錢要回來,他什麼也沒幹,不能便宜了他,讓自己吃虧。"
老大又跑到莊生家裡,莊生看到老大還在楚國,很驚訝,問他為什麼不聽話離開楚國,老大說楚國有朋友告訴他,楚王要大赦天下,還故意加重語氣說:" 早知道楚王要大赦這消息,我就不來麻煩先生了。我家裡的錢财也總是捉襟見肘,這樣也就不用花冤枉錢了。"
莊生聽了,臉色很不好看,他知道老大是來要錢的,回身拿了當初的 1000 金,還給了老大。老大基本的客套也沒有,拿了錢,就告别了莊生。
老大這事做得不地道啊,不管是不是莊生把事辦成的,這錢哪能自己去要回去呢!這一舉動無疑是把莊生推向了對立面。
莊生對老婆說:" 陶朱公家的老大真不是東西,簡直就是一個勢利眼,翻臉無情啊,隻惦記着那點俗物,根本不考慮我的感受,我居然還幫助這樣的人,被這個小輩給耍了啊!"
君子是實誠,但是,君子不是傻子。利用君子,脅迫君子,尤其是跟君子玩心眼和手段,隻會把君子變成敵人。君子玩起來陰謀詭計,未必比小人差了,同樣的計謀,效果甚至還要更好!
莊生又到王宮見楚王:" 大王,聽說陶地有個富豪的兒子在咱們楚國殺了人,他的家人拿出來很多錢,賄賂楚國朝堂官員。現在民間傳說,大王之所以大赦天下,是為了找個理由,釋放那個富豪的兒子,不是為了免去楚國災禍。"
楚王聽了,非常生氣,有錢算什麼,在王權面前,啥也不是!立刻下令,先把陶朱公的二兒子推上斷頭台,接着第二天大赦天下,用事實來制止流言。
自作聰明的老大,最終隻能帶着二弟的屍體回到了家裡。
陶朱公看到二兒子的屍首,并沒有感到意外,他歎了口氣說:" 老大從小跟着我做生意,吃過很多苦,知道賺錢不容易,所以,長大後把錢财看得很重,不肯舍财。老三生下來的時候,家裡非常富有,他看着賺錢很輕松,所以,花錢大手大腳,從來不會吝惜錢财。不會舍财,别想辦大事,隻有讓别人得到好處,你的事情才會更容易做成。這就是當初為什麼我不同意老大去的原因啊。"
【子霄讀史感悟】
跟君子交往,一定要守住一個字——誠,君子最讨厭的就是欺詐虛僞和陰謀算計。
恰恰,陶朱公家的老大就犯了這樣一個錯誤,背信棄義,翻臉無情,重财輕義,最終莊生給他上了一堂社會人情課:别跟君子玩心眼。
當然,陶朱公也給咱們上了一課:要辦大事,先舍錢财!出多少錢,就能辦多大的事!
你覺得是這樣嗎?
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讀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