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 GDP 增速與房地産數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4 月 16 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 2024 年一季度宏觀經濟和房地産各項數據,一季度國民經濟延續了回升向好态勢,實現 GDP 同比增長 5.3%,超出市場預期的 4.9%(爲 wind 一緻預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 6.2%,固投比 2023 年加快 1.5 個百分點,失業率同比下降。
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這樣的經濟複蘇态勢和韌性一片叫好。
就在當日,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速爲 3.2%,較今年 1 月的預測上調 0.1 個百分點。
IMF 表示,雖然全球經濟仍保持顯著韌性,随着通脹向目标水平回落,經濟實現較爲平穩的增長,但是增長并不均衡,仍将面臨重重挑戰。
IMF 維持了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預計中國經濟今明兩年将分别增長 4.6% 和 4.1%。說明一季度 5.3% 的增長率,已經遠超市場期望。
與此相反的是一季度的房地産數據,仍是全線下行。數據顯示,一季度,房地産開發投資下降 9.5%。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 22668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 19.4%;新建商品房銷售額 21355 億元,下降 27.6%。
同往年對比可見,房地産市場仍處在調整過程中。
比如,住宅新開工量從 2021 年一季度的 2.71 億平米,降到 2024 年 Q1 的 1.25 億平米,降幅爲 54%。
四個年度的 Q1 增減數分别爲 30.1%、-20.3%、-17.8%、-28.4%,今年的一季度下跌最深。
1~2 月,創 2017 年來同期次低,而被市場寄予厚望的 3 月,銷售并未好轉,單月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基本與 1~2 月相當," 小陽春 " 無影蹤,同時成爲 2016 年以來 " 最差的 3 月 "。
針對一季度房地産整體萎靡的數據,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發布會上表示," 要理性看待此輪房地産調整 "。
首先,今年一季度房地産銷售指标降幅擴大,也有去年對比基數的原因。去年由于特殊情況影響,3、4 月份房地産銷售迎來 " 小陽春 "。
但對比去年 6 月份以後房地産各個月的銷售總量,發現今年 3 月份房地産銷售總量比去年下半年各個月絕對水平都高,這說明今年一季度尤其是 3 月份房地産銷售回落,确實有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的原因,絕對量水平并不低。
城市與區域治理研究院副院長蘇志勇表示,梳理最近 10 年商品房銷售數據可以看出,商品房銷售從 2016 年起就保持在每年 15 億平方米以上的高位,2018 年至 2021 年更是連續 4 年銷售面積均超過 17 億平方米,2021 年達到近 18 億平方米的高位。
2022~2023 年連續兩年下滑,2023 年下滑至 11 億平方米,創出 10 年來新低。
而今年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 22668 萬平方米,雖同比下降 19.4%,但保持此銷售水平,全年銷售面積也将達到 11 億平方米左右,考慮到如今供需關系的轉變,總量并不算低。
其次是支持房地産穩定發展的政策措施效果還在持續顯現。受因城施策政策影響," 寬信用 " 政策信号頻出,一季度全國超 127 省、市級别出台 152 次寬松性政策,北上廣深杭等核心城市先後松綁限購。
政策的作用也在持續凸顯,統計局數據顯示,房地産 " 三大工程 " 拉動了房地産投資 0.6 個百分點,顯現出成效。
從一季度數據看,房地産國内企業貸款降幅收窄了 1.2 個百分點,這跟 " 白名單 " 融資政策落地有直接關系。
此外,今年以來,還有 30 多個城市提出住房以舊換新政策,在各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今年 3 月份房地産銷售面積和金額比 1~2 月份降幅分别收窄了 1.1 和 1.7 個百分點。
這三個方面數據顯示了支持房地産穩定政策效果在持續顯現。
但從另一個方面看," 政策救市 " 的作用局限性正在顯現。
從本輪房地産調整以來,市場對政策救市的期望一直很大,這裏面當然有前期政策 " 緊箍咒 " 念得太多的原因,但政策肯定不能讓房地産重回 2021 年的高點了。
而且一個重要的信号是,一季度 GDP、CPI、居民收入這些數據很漂亮,但房地産數據很差,這也間接強化了監管的信心——房地産行業要發展,但是每年 10 萬億左右的銷售已經足夠了,沒必要再重回房地産高投資、高周轉的老路了。
從中央一再強調 " 防風險、穩市場、促轉型 " 的路徑看,決策層 " 去房地産化 " 的決心和意志是相當強的,這幾年各地都在尋找房地産替代行業,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裝備制造業等都在探索中,今年火起來的 " 新質生産力 ",本質上也是一種對舊生産力的平替。
那麽如何看待後續房地産行業的走勢呢?
從産業地位和産業發展趨勢來看,我覺得房地産行業仍無需悲觀。
從房地産行業的地位來看,依舊是國民經濟支柱産業。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去年 12 月份安信證券 2024 年年度策略會上的演講中表示,2016 年以後房地産價格快速上漲的核心原因是土地供應的驟然收緊,在投資、銷售等數據上,并沒有出現典型的泡沫化迹象。
長期來看,中國房地産投資占 GDP 比重應該在 7% 左右,以此數據作爲衡量标準,2021 年這一數值爲 12.84%,經曆兩年調整,2023 年回落至 8.8%,但仍在合理中樞之上。
發達國家的過往經驗看見,日韓、美國在經曆房地産泡沫後房地産投資占 GDP 的比重長期在 7% 左右,比如日本城市化在 20 世紀 90 年代經曆了長達十年的房地産泡沫破滅的過程。
但是日本房地産投資占 GDP 長期維持在 6.5% 的水平。美國 2004~2008 年經曆了快速的房地産泡沫化,在 2014 年以後,美國開始從經濟危機中恢複。
從 2014 年開始,美國房地産投資占 GDP 的比重也在 7% 左右。
" 在 2005 年美國經濟泡沫化之前,房地産投資的占比接近 8%,考慮到中國仍然有一定的繼續推高城市化的空間,考慮到中國的城市化過程仍然沒有結束,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我們在這些比較之中所得到的 7% 的水平,應該是未來長期房地産投資占比中樞的下端。" 高善文在演講中指出。
今天中國房地産行業經過二十幾年的高速擴張後出現調整是正常的,房地産階段性調整,有利于房地産後續構建新模式,實現高質量發展。因爲傳統的産能可以市場出清,開發商能夠建更好的房子,提供更好的服務,這對消費者也是有利的。
特别是,中國當前的城市化進程仍未完成,這三年的房地産調整讓很多人悲觀到忘了這一個基本國情。
2023 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爲 66.2%,但是按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還不到 50%,還有 2.97 億的農民工在城裏沒有完全市民化。
同時,現有的住房存量中,90 平米以下的中小戶型房子還是占絕大多數,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化深入推進,中國房地産市場改善性需求、剛需都還比較大,這也是中央推動 " 三大工程 " 發力的初衷和着力點。
因此對于後市,雖然無法再期望政策救市,但精準的托底政策,讓房地産行業回歸正常仍可期待。
高善文預測,2024 年中國房地産投資占 GDP 的比重應該就會跌破 6%,也許會跌到 5.5%、5.7% 左右的水平,房地産市場将出現明顯的 " 超調 "。
從一季度數據來看,市場确實持續深度調整,房地産開發投資、新開工将持續處于較低規模,同比走勢暫無明顯回升迹象。特别是銷售方面的疲軟,導緻開發企業壓力加大,爆雷的風險已經從恒大蔓延到萬科這樣的市場優等生了。
在這種情況下,政策托底的作用就顯得尤爲必要。
年初以來,房地産政策延續了持續寬松的主基調,後續中央層面勢必繼續穩步推進 " 三大工程 " 建設,配售型保障房建設提速,或将加大财政對建設配售型保障房财政補助、貸款貼息等。
特别是在融資端,延續 " 金融 16 條 " 相關支持政策,落實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和 " 白名單 " 制度,有效疏通了房企融資渠道是當務之急。
在地方層面,政府将充分發揮調控自主權,逐步放開各項限制,重點城市進一步降低個人購房門檻,取消限購、限售等限制性措施或者放寬社保繳納年限等,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下調房貸利率、交易稅費等。
政策的作用是保障和促進合理的住房需求,将房地産行業拉回正常的軌道,而非制造新一輪的虛假繁榮。
No.5754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梁雲風
參考資料:中國房地産報,《一季度房地産數據出爐 政策還需精準發力》;衆和證券,《房地産行業融資及重組市場觀察季報 | 2024 年一季度》;朱羅紀,《GDP 那麽好了,還能指望大救房地産嗎?》上證報,《高善文:房地産市場已經超調,關注兩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