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9 月的到來,爲期 90 天的暑期檔落下帷幕。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 8 月 31 日 21 時,2023 暑期檔總票房超過 206 億元,創下中國影史暑期檔票房新高。取材自電信詐騙題材的電影《孤注一擲》總票房目前已超 36 億元,問鼎今年暑期檔票房榜首。
" 前幾天和團隊去參加《孤注一擲》的宣傳活動,我一到場他們就管我叫導演。我趕緊糾正說,不對,我是這部影片的監制,申奧才是《孤注一擲》的導演。" 這種在甯浩看來 " 蠻奇怪 " 的場景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當他作爲監制與青年導演們站在一起時,大家總是習慣性地将影片導演的印象投射到甯浩身上。
2006 年,還是新人導演的甯浩憑借《瘋狂的石頭》,讓觀衆看到國産電影市場的另一種可能。熱衷藝術電影的甯浩,也找到了市場接受與自我表達之間的平衡點。十年之後,已成爲中國電影市場中堅力量的甯浩,希望聚集更多既有藝術個性又能兼顧大衆市場的青年力量。2016 年,他掌門的公司壞猴子影業發起 "72 變電影計劃 ",《我不是藥神》《孤注一擲》這些暑期檔票房冠軍都是從中走出的新生代力作。
這些爆款的誕生背後,有沒有一種算法和公式?暑期檔收官之際,甯浩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 NBD)的專訪。
圖片來源:豆瓣
讓他打起精神最好的方式 是投入下一個項目的創作
NBD:現在回過頭來看,你當時做新人計劃的想法和挑選人的眼光是怎樣的?
甯浩:我們在 2014 年、2015 年就開始做實驗了,當時市場上的新人導演計劃還比較少。這源于我當時的一些感觸,2014 年 9 月,我導演的長片《心花路放》(2014 年國産片票房冠軍)上映後,能感受到中國的電影市場正變得越來越熱。當時有很多跨界熱錢湧入電影産業,但這些投資方不清楚要找什麽項目,而很多有才華的青年導演又不知道該怎麽做出第一部作品。我就想,我們還是要支持有才華的導演,讓專業的電影人來做專業的青年導演支持工作。所以我和我的搭檔王一冰一拍即合,把 "72 變電影計劃 " 做起來。
NBD:你是怎麽挖掘到《孤注一擲》導演申奧的?
甯浩:申奧從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業畢業一兩年後,在廣告片領域已嶄露頭角。我自己也是拍 MV 過來的,這基本是一條導演成長的常規路徑。我和他合作過廣告片,覺得他很聰明、執行力非常好。我就跟他聊,願不願意一起來弄點東西,他說還沒想清楚。他那時還沒有想好要不要做一個職業導演,我說沒關系,我等着你。
NBD:作爲《孤注一擲》的監制,你是如何 " 陪練 " 申奧的?
甯浩:奧哥(申奧)執導了上一部電影《受益人》之後,他的情緒還蠻低落的。《受益人》作爲低成本制作,取得了超兩億元的票房,讓投資方小有盈利,其實已經很不錯了。我跟他說,已經做得很好了,新人導演很難一蹴而就。我拍《瘋狂的石頭》也不是第一部了,是我的第三部電影。
現在市場上排到前面的電影動辄幾十億元票房,大家覺得似乎票房過億稀松平常,實際上經統計就會發現,票房過億非常難得。以 2019 年爲例,上映電影 1263 部,僅 90 部票房過億。
有一次我和他去廣西桂林開會,我看他胡子拉碴,看上去很頹,我說你一挺精神的小夥兒,怎麽把自己搞成這樣?我知道申奧這種電影學院的好學生,心氣兒很高,安慰的話多說也沒用,讓他打起精神最好的方式是投入下一個項目的創作。
我跟他提出網絡詐騙這個題材可以考慮,結果他也正好關注這方面選題,還寫過一個故事。我們就商量,把他原計劃中其中一個角度單拎出來。他就一猛子紮進去了,沒過多久又拿出一稿新方案。我說這個方向沒問題,可以做了。所以申奧是一個素質非常全面的導演,執行力很強。這種新人你不需要去敲打他,他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已經夠大。
大家看到的是爆款,但沒有看到的是沉沒成本
NBD:壞猴子影業和 "72 變電影計劃 " 簽約導演的合作方式是什麽?
甯浩:我們一般是簽 " 部投約 ",比如三部電影的合作。由壞猴子影業來負責做項目組盤的工作,包括爲影片找投資、搭建演員班底、提供劇本和剪輯意見等,從各個方面幫助經驗尚淺的年輕導演來完成他們的作品。
NBD:《孤注一擲》的第一出品方是壞猴子影業,相當于該片的主投資方?
甯浩:我們每次都是組合投資,我們不會自己把所有投資都大包大攬,中影、阿裏等也在該片出品方的序列。
NBD:《孤注一擲》的投資體量能否透露?
甯浩:宏觀上看,現在國産電影的投資分爲超低成本、低成本、中型體量、大體量、超大體量五檔。總成本幾百萬元的電影,基本上是以小範圍上映爲目标了,屬于超低成本。我們扶植青年導演的第一部作品,一般是從低成本的這一檔起步,即 2000 萬元 ~3000 萬元的投入,這個投資級别能讓影片達到相對全面的市場配置。
投資額度在 5000 萬元以上 1 億元以下的,是中型體量影片。中型體量影片其實是最難把控的一類,如果做對了,它能創造票房奇迹;最有可能賠錢的也是它,投入七八千萬元,票房隻有一兩千萬的可能性也很大。《我不是藥神》《孤注一擲》均爲中型體量。
再往上就是大成本體量影片了,投資在 1.5 億元以上。追加到 3 億元以上的,屬于超大成本投入,這種體量的項目壓力也是巨大的。
NBD:所以今年的暑期檔很有意思,中型體量的電影《孤注一擲》與超大成本影片同台競技,《孤注一擲》被譽爲市場 " 黑馬 ",是在你們意料之外的嗎?
甯浩:我們從來不去計劃爆款這件事,爆款真的很難計劃,所有中型成本的爆款點都有運氣成分在。大家看到了《我不是藥神》和《孤注一擲》成爲爆款,但大家沒有看到的是我們在開發這種類型時投入的沉沒成本,有的項目未能如願做出來,就成了沉默成本,所以中型體量的投入是項目與項目間的平衡。
如果是一家資本型基因的公司,那可以砸重金去匹配最優質的資源、最好的特效。但我們壞猴子影業的基因是創作型,雄厚的資本肯定不是我們的優勢,所以我們揚長避短,從創作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精耕細作項目開發的前期工作,這樣才能盡量規避風險。
平常心看待成功,還要平常心看待很多失敗
NBD:爆款雖然無法預計,但當一個作品被市場檢驗爲爆款時,主創團隊還是很歡欣的。《孤注一擲》成爲爆款後,你的感受是什麽?
甯浩:這應該是一種獎勵,我們會感到之前的努力沒有白費。那麽長時間的耕耘,也有鼓起勇氣賭一把的成分,也有理性選擇的經驗和眼光……種種因素綜合在一起,也是對我們沒有看錯人的驗證。這些欣喜,屬于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大家都有貢獻,都很開心。然後我們高興一陣兒後,就得進入到下一個計劃中去了。
甯浩 資料圖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NBD:還真是停不下來,幾年前我們采訪你的工作夥伴時,大家對你的評價也是如此——絕對停不下來,而且不允許自己快樂太久。
甯浩:我在工作上的确如此,對我而言工作像是戰鬥,這場戰役赢了一個小勝仗,還得去研究下一場,因爲不見得下一場就能穩赢。做電影尤其沒有常勝将軍,所以平常心看待勝利,看待成功,還要平常心看待很多很多的失敗。
NBD:接下來你自己的電影項目是什麽,可以透露嗎?
甯浩:關于一些個人表達的故事。比如《我和我的祖國》系列裏出租車司機張北京的故事,我還對工廠的故事感興趣。這些年發生了很多事情,我的生活從未孤立于這個時代和社會。體驗當下,把握住對當下的感受,并且表達出來。
NBD:今年暑期檔的兩部電影《消失的她》《孤注一擲》,都在短視頻上形成了成功的傳播裂變。對此你有一些觀察和總結嗎?
甯浩:短視頻已經成爲了信息傳播的大流量載體,它在電影宣發領域的發酵,是自然而然的過程。在側重視覺傳播、全民傳播的當下,短視頻的優勢在推廣營銷上非常突出。當然這也和内容有關,如果内容不适合這種傳播,也很難借助這種力量。
NBD:這幾年電影産業也因經濟大環境受到較大沖擊,對你們壞猴子影業的影響是什麽?
甯浩:其實道理都一樣,大家都在一個經濟大環境下。但電影的好處是,錢多時做大制作,錢少時就做小制作,總能找到表達的方式,咱們本質上是靠手藝吃飯。我認爲,我們電影創作者最重要的是去感受真實的生活,我一直覺得搞藝術靠的是 " 體感 "。你不能把自己和生活剝離,外部環境熱了、涼了、起風了,你得感受到。然後當你感覺到了,你就如實地表達你的 " 體感 "。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