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這麽多年東西,驚覺 Premacy 是第二款完整寫完發展史的車型
2010 年第二代 Premacy 走進曆史,接棒的第三代車型在同年登場。在維持上一代産品力的同時,馬自達亦對其進行了不少改良。
首先是它的外觀。這裏我們得将時間往前調一點… 2016 年,馬自達在洛杉矶車展發布了名爲流(NAGARE)的概念車,之後的一系列概念産品、商品車也開始逐漸運用類似的設計,同樣,到第三代 Premacy 上,你可以看到繼承自流的理念,就羊個人來講實在是不太能接受這一期的馬自達設計,當然了,外觀這種東西真的就見仁見智見仁見智。
馬自達流
雖然外觀改動頗大,但實際尺寸跟上一代并沒有明顯差異,車身高度跟軸距更是跟上一代保持一緻。
這一代 Premacy 的側面線條可以說最大程度地體現出 " 流 " 的設計主題。
至于内部,第三代 Premacy 對整個中控台的設計進行了調整,抛棄了過往較爲方正的風格。一些亮點設計則與上代沒有太大差異,譬如你依然可以看到雙側滑門(可選裝電動),内藏儲物格,中間位置還能變身成杯架的第二排座椅等等。說到第二排座椅,馬自達将中間位置的靠背長度往下延長了 50mm,坐墊的厚度長度分别增加 15mm/50mm,一切都是爲了優化其舒适性表現。
動力部分,前期的第三代 Premacy 取消了老款 2.3L 機器,僅保留 2.0L 動力,數據爲 150ps/186Nm,匹配 5AT,視乎不同配置,馬自達也爲 Premacy 提供 i-STOP 啓停功能,可以提升 7% 的燃油經濟性。到 2013 年中期改款,Premacy 也得以裝備創馳藍天動力以及 6 個波的創馳藍天變速箱,進一步優化油耗表現。
引入創馳藍天動力傳動總成後,僅最低配的 20CS 以及 4WD 車保留老 2.0L 機器。畢竟當時的創馳藍天技術還沒完全鋪開嘛。
或者說到馬自達的車,很多人會想到操控……額,即便是坐 7 個人的 Premacy,其操控也頗受消費者好評,尤其是第二代 Premacy,爲了發揮自身長處,馬自達提升了第三代 Premacy 的車身剛性,重新調整了減震器,對轉向軸各接頭進行了改良,用馬自達的話來說:" 新一代車型追求線性的駕駛感受,讓你體驗到其整體動态的統一感 "。
哦對了,也得提一下第二代日産 Lafesta,其實它就是 Premacy 的 OEM 版本,兩者的區别主要體現在配置版本以及車頭部分的差異。
第三代車型是 Premacy 車系生産周期最長的一款,一直到 2018 年才跟 Biante 一起正式停産,如果說後者未能獲得預期的市場表現,跟馬自達姗姗來遲以及本身設計的一些不合理導緻的,那麽末代 Premacy 的黯然退場,更多是因爲市場的轉變。随着這兩款車型走進曆史,馬自達也不再生産 MPV 車型,同期登場的全新 SUV CX-8,則作爲他們的錯位競争替代品,(在部分市場)絕贊活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