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品智 PLSC,作者|黃小毅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數據顯示,國内休閑食品市場規模 2021 年已達到 8251 億元,預計未來 5 年将維持 6.8% 的年化增長,到 2026 年整體規模将達到 11472 億元。
但零食量販店這種模式,同質化嚴重、競争激烈。所以,誰先占領更大的市場,誰就掌握了主動權。這也成了近些年量販零食品牌紛紛轉型升級的主要原因。
9 月 27 日,零食有鳴官方發布公告稱:将全面進軍硬折扣全品類批發超市新業态,并在國慶期間,實現 189 家門店同時開業。随着公告一同打出的還有 " 一件也是批發價 "" 樣樣都是批發價 " 等宣傳口号。
根據官方顯示,零食有鳴的批發超市将選以社區、菜市場、農貿市場爲主,門店面積普遍升級至 200 至 400㎡;在商品結構方面,SKU 數超 3000+,除了魚肉制品、酒水乳品、方便速食等休閑零食水飲外,還擴充了紙品日化、日用百貨、米面糧油等日用和民生商品。
目前看來,以硬折扣批發超市爲代表的零售形态,正成爲不少量販零食品牌關注的新領域。
零食有鳴期待崛起
回溯近些年量販零食行業,頭部品牌不斷并購整合,行業集中度提升:先是萬辰集團整合好想來、來優品、吖嘀吖嘀、陸小饞零食爲好想來品牌零食,然後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官宣戰略合并。至此,形成了以零食很忙系和萬辰集團系主導的 " 兩超多強 " 格局,門店總數突破萬家已成定局。
在這其中,零食有鳴則以單日平均客單超 120 萬、年接待消費者人次超 4.3 億的運營能力,跻身成爲 " 多強 " 中的一員。
零食有鳴成立于 2019 年,總部位于成都,品牌的核心價值是解決了消費者購買場景的問題。
以往國人購買零食的渠道就隻能在大型連鎖超市與小便利店中擇其一,但前者零售困難,後者品類不夠的硬傷卻遲遲得不到解決。
零食有鳴瞄準這個需求痛點,主打 " 回家順手買 ""1 包也能買 ",自 2021 年 4 月全國第一家門店 " 成都雙楠路店 " 開業,以每月新開門店超 200 家的速度快速增長。
截至 2024 年 4 月底,全國門店總數已突破 3000 家,三年内自建 11 大倉儲物流中心總面積近 30 萬㎡,服務于全國 20 個城市的消費者。
此次布局的硬折扣全品類批發超市,實際上是 " 零食 + 超市 " 新模式,這種模式下的零食品類将得到進一步的擴充。但同時也對零食有鳴自身在成本運營、庫存把控以及供應鏈端的管理提出了更細化的要求。
批發超市的優勢
在目前 " 兩超多強 " 格局下,行業頭部平台門店數量已超過 25000 家,并且呈現出 " 強者恒強 " 的态勢。那麽,批發超市作爲零食量販平台轉型的首選,具備哪些優勢?零食有鳴又爲何會選擇批發超市這條賽道去破局呢?
一、成本優勢突出
首先,批發超市通常采用大規模采購的方式,因爲減少了單個商品的采購價格,直接從生産廠家購入,省去中間環節,所以大幅降低了品牌的采購成本,也減少了庫存積壓和物流成本,有效避免了落地作業導緻的二次裝卸搬運和物資損耗。
二、規模效應顯著
其次,批發超市對于多家零食量販平台也存在規模效應的優勢:一是單店面積大,提供更多的商品種類和數量,實現更高的市場份額和利潤;二是連鎖經營,批發超市通過集中采購、配送、管理的方式,将一個區域内的幾十家甚至上百家門店的零星訂貨彙總,由供應商集中送貨到分撥配送中心,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
三、适應多商圈發展
批發超市能夠适應多種商圈的發展,是其另一大顯著優勢。批發超市通常選址靈活,能夠根據目标市場的特點進行布局。無論是在城市中心、郊區還是居民區,都可以通過調整商品結構、價格策略和營銷活動來适應不同商圈的發展。
例如,此次零食有鳴轉向批發超市模式後,打造出 " 零食店 +" 的新商業模式,是傳統零食店與批發超市的結合。這種模式下,零食有鳴批發超市既可以作爲零食店的供應商,又可以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商品,相當于變成了一家小型超市,來滿足消費者的日常購物需求。
各大量販零食平台的轉型
實際上,量販式零食平台能否持續存活,關鍵點就是在于價格,便宜——是最先抓住消費者的根本。
據統計,2024 年各大知名零食品牌的客單價,零食很忙、好想來、趙一鳴、糖巢、愛零食等品牌均在三四十元左右,其中最低的零食艙的 22 元。
而便宜的商品大都來自散裝的 " 白牌 ",他們也是門店中真正賺錢的部分,這些商品一般都是來自小廠商生産,或者是自己貼牌,市場沒有價格參照,利潤空間就高。
所以,随着頭部 " 兩超 " 集中度的提高,競争環境越來越惡劣,迫使 " 多強們 " 都在謀劃和試行新的突破,也都不約而同選擇了轉型,這既是一種對未來銷售模式的探索,也是迎合消費者追求便捷、高效、個性化的體驗。
像零食很能嗨、桔子花開、零食旅行記、恰貨鋪子等平台也和零食有鳴一樣,早早布局了超市業态;而網批碼頭、有滋零食等平台,則是在考慮直接由量販零食轉型升級爲全品類折扣超市。
除了轉向超市,便利店則是不少平台的另一種選擇。行業内轉型較早且規模較大的當屬戴永紅零食。在戴永紅便利店内,增加了煙酒槟榔、日用小商品乃至鮮食咖啡等品類。與其說是便利店,不如說是 " 零食 + 煙酒日化 " 版的折扣店。
另一家 " 愛零食 " 也選擇進軍便利店領域,并以愛零食 · 便利品牌開放加盟。9 月 7 日,「零售商業财經」從愛零食便利店加盟工作人員處了解到,未來品牌便利店的形态類似于羅森等日系便利店,提供鮮食産品服務,所有貨品将由愛零食統一提供。
從轉型升級的兩大方向來看,超市是以廣泛的客戶群體、豐富的商品種類和低價優勢吸引消費者,店鋪位置多在商圈等地;而便利店的業态則聚焦社區居民,以提供便捷服務和豐富的零食選擇爲特色,布局在社區周邊。
兩種業态在量販零食行業 " 卷 " 成紅海的當下各有優勢,而各大平台能否抓住轉型的風口,将是一場關乎于自身存亡的殘酷競争。可以預計,行業即将面臨一輪重新洗牌的陣痛過程,有多少品牌能 " 存活 " 下來,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