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動化時代,車市格局也在慢慢改變,福特想要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發展,需要破繭重生。
撰文丨餘家進
責編丨江楓
設計丨 PinZow
智能電動化浪潮下,任何一家車企都不敢怠慢,而福特作爲百年車企巨頭,自然也想在電動化大勢下屹立于潮頭。不過福特選擇的路徑與其它車企不同,不是單打獨鬥,而且組團上陣,既與甯德時代合作,又與大衆汽車聯手,強強聯合一起在新能源車市場征戰。近日,福特與大衆合力打造的首款純電動車型也正式曝光,新車的到來,意味着福特在新能源車市場的反擊戰正式打響。
爲電拼盡全力
福特作爲百年車企的代表,早已想在電動化領域做标杆。早在 2019 年新能源車市場開始爆發之際,福特就帶來了首款量産純電動車 Mustang Mach-E,随後又陸續發布 F-150 Lightning 和 E-Transit 等新能源車,産品陣容覆蓋了乘用車和商用車兩個細分領域,其中,Mustang Mach-E 還在 2021 年被引進國内。
有着上百年的技術積澱,福特打造的純電動車也深受市場好評,無論是駕駛樂趣,還是行駛質感,均得到很高的評價。可惜,新能源車市場高手如雲,在特斯拉和比亞迪等車企的強勢沖擊下,福特的新能源闆塊沒能延續燃油闆塊的良好表現。
如今新能源車賽道的入局者衆多,競争激烈,此時福特更不敢怠慢,近期爲了轉型電動化也是動作頻頻。在今年 2 月份,福特就與甯德時代簽下協議,據悉福特将會出資 35 億美元在美國密歇根州新建一座磷酸鐵锂電池工廠,通過一家子公司 100% 持有股權,而甯德時代将會提供技術幫助和專利許可支持。
然而,一邊是投入巨資建設工廠,另一邊則是爲了節約人工成本而進行大裁員。有消息稱福特在未來 3 年會在歐洲地區裁員 3800 人,理由就是爲削減成本并在電動車市場保持競争力。
人工成本省下了,但是研發制造電動車的費用卻是源源不斷地投入。爲了電動化闆塊更好發展,福特表示到 2026 年将在電動車上投資超過 500 億美元,同時也會擴産電動車陣容,預計 2024 年再推出 7 款電動新車,目标是 2026 年達到 200 萬輛的電動車年産量。而在這些 7 款新車中,其中 2 款是全新電動 CUV 産品,以大衆 MEB 平台架構打造。而近期在網上熱傳的福特與大衆首款純電動車就是其中一款。
未來是機遇與挑戰并存
關于福特首款純電動 CUV,目前官方沒有公布太多信息,但有消息稱,由于新車誕生于大衆的 MEB 平台的關系,新車與 ID.4 之間應該會共享許多設計特點,并且很可能是雙馬達四輪驅動設定。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有了大衆 MEB 平台賦能,福特在新能源車領域的試錯成本會比單打獨鬥的車企更低,畢竟省去了平台架構的研發費用和時間成本。要知道大衆汽車僅是打造一個 MEB 平台,所花費的時間至少要 5 年以上,并且在資金的投入方面是高達 70 億美元,這種耗時、費錢的東西不是所有車企都能承受的。
至于大衆 MEB 平台的實力,相信大家有目共睹,大衆 ID. 家族在市場上有着不錯的熱度。相信福特背靠 MEB 平台,打造的純電動 CUV 也會有着不錯的産品力。
在轱辘哥看來,福特的電動車型在産品力過硬基礎上再保證車型推新速度,那麽福特改變當前新能源闆塊的低迷成績還是很有希望的,甚至有望在合資品牌中突圍而出。目前,大部分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車領域的表現并不理想,以今年 2 月份成績舉例,2 月新能源車國内零售滲透率 31.6%,但是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 4.2%,而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高達 52.9%,這意味着,合資新能源車基本都處于起步階段,競争激烈度相對較低,福特純電動車型突圍而出的機率很大。
對于福特來說,較大的挑戰主要來源于來勢洶洶的自主新能源車企,自主品牌得益于國内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較爲完善的新能源産業鏈,發展速度遠遠快于海外車企,同時造車成本也相對較低,甚至服務渠道也更爲完善。若福特純電動車型難以控制成本,那麽車輛的産品力再強悍,也不一定能獲得較好的市場成績。
智能電動化時代,車市格局也在慢慢改變,市場不再圍繞着傳統車企構建未來,消費者購車也不再唯合資論。這種環境下,福特想要延續燃油車時代的好成績,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發展,也需要打破桎梏,對旗下産品進行改革,拿出叫好又叫座的新能源産品才是在新時代緻勝的關鍵。